兰州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2016-02-25李金峰时书霞
李金峰,时书霞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730101)
兰州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李金峰,时书霞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730101)
[摘要]近几年,兰州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条件,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和国内其他优秀旅游城市相比,旅游开发方面仍处于基本层次,旅游市场开拓力度还不足。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和“丝绸之路: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兰州旅游业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以兰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处的区位优势,提出兰州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具体思路及对策,试图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实施全方位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兰州;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
一、兰州实施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1.旅游资源条件
兰州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祁连山地的交错过渡性地带,自古以来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的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元文化交织,孕育了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84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此外还有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和永登县连城镇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十一五”期间,在兰州市政府宏观调控下,兰州市旅游局、兰州市园林局等部门携手合作,启动了水车博览园、龙源、金城关、黄河文化园、黄河水上漂流等项目,打造了别具特色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使兰州成为蜚声中外的“黄河之都”。
2.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的“陆都心脏”,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六联”的位置,自古就是丝绸之路著名的商埠重镇和“茶马互市”的中心地区,是与丝绸之路同时兴起的一座充满诱惑力的历史古城,在促进和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兰州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西北旅游三大区域与六条主线的集散中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陇海(兰州—连运港)、兰新(兰州—乌鲁木齐)、兰青(兰州—西宁)、包兰(包头—兰州)、兰渝(兰州—重庆)等铁路和西兰、甘青、甘川等公路干线交汇于兰州。随着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东西方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越加突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3.文化资源独具魅力
兰州有着珍贵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代建金城郡以来,丝路文化、彩陶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河文化在兰州交相辉映。古老的丝绸之路,给兰州留下了众多关隘、城堡、文物古迹和传说,曾出现过“丝绸西去、天马归来”的盛况。进行丝绸之路“凿空之旅”的张骞、历尽千辛万苦到天竺取经的玄奘、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在兰州留下足迹。明肃王墓、中山铁桥、兰州文庙、城隍庙、白云观、四库全书收藏馆、鲁土司衙门旧址、红城感恩寺、青城古镇、金崖古镇、马家山遗址等各类文物古迹多达600余处。这些文化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为兰州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旅游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兰州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进入战略性发展机遇期。兰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2003年,兰州市委发布《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把旅游业作为兰州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和定位。为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展开全方位的旅游合作,甘肃省政府与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自2011年以来陆续启动了“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以及“青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专题节会,通过“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宣传口号,不断强化兰州在丝绸之路旅游带的地位和“黄河之都”的旅游形象,助推兰州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顺利实施,兰州各旅游区基础设施和游乐设施逐步改善,旅游可达性逐步增强,旅游产品内容日益丰富,旅游业发展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
1.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跨区域旅游合作应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运用统一标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进行系统调研与评价。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旅游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具体做法是:(1)建立旅游资源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将旅游资源评价内容划分成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2)在构建AHP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相对重要性判断(使用多专家参与的德尔菲法进行评价项目的赋权)和赋值计算;(3)通过现场勘查,建立模型,进行评价。一般建立如下评价模型:
公式中Fi为第i项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中的权重,Mi为第i项旅游资源特质和规模指数,Vi为旅游者对i项旅游资源的需求指数,n为区域旅游资源总项数。
采用上述AHP法对兰州市赋存旅游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略去中间计算环节),得到兰州市各旅游景点(区)分级评价表(表1)。
表1 兰州旅游景点分级评价表
综上分析,相比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而言,兰州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还不够多,高品位旅游资源相对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兰州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兰州市实施跨区域旅游合作,应立足于区位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实施综合开发。
2.旅游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旅游信息化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旅游业运营水平、优化旅游产业体系、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是创建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保障和途径。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各行政区域间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流程和实施机制,避免各自为政、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产业要素的融合发展。
3.地方政府间共同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为保证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丝绸之路经济带应打破地方壁垒,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机构,由政府牵头,聘请相关专家,编制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应在原有地方性旅游规划基础上,对旅游合作的条件、内容和方式综合进行评估,制定行之有效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最后提出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实施细则。通过制定共同的旅游发展规划,区域间利用互补的优势旅游资源,形成市场合力,促使旅游经济效益呈现质的飞升。
4.旅游公共标示语规范化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和向西开放的前沿城市,主要公共场所配上英文译文已是大势所趋。标识语翻译对推动和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提升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化背景下,对旅游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准确性要求极高,作为旅游地留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以及整体形象、旅游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化便成为兰州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此为契机,促进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旅游公示语规范化建设。
三、兰州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实施
跨区域旅游合作的本质含义是指一些地域相邻、发展水平相近或者利益诉求经协调趋于一致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相互合作关系来构筑集团利益框架,并在集团利益框架下通过利益均衡来谋求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迫切地要求各种资源在空间和要素两个层面进行高效和有序的整合。
1.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和纽带,优化旅游产品组合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陆上商贸和文化大通道,自“张骞凿空”以来,历经2000多年沧桑。它东起长安(今西安),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阿富汗、身毒(印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而达地中海东岸(今罗马),全长7000多公里。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丝绸之路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开的数据显示,仅丝绸之路中国段就拥有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0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个国家森林公园。丝绸之路跨区域旅游合作中,文化旅游成为沿线旅游开发的重要突破口。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之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带动作用,优化境内旅游产品组合,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圈。
2.强抓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打造黄金旅游线路
长期以来,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甘肃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小、散、弱”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等原因,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不完全适应。2014年6月,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中外19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代表共同发表宣言,表示将合作发展丝绸之路旅游,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共同体。当时19国签署的《重振丝路联合发展——丝绸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宣言》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宗旨,建立政府和民间互访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合作;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联手举办旅游节会和主题宣传;建设丝路旅游共同体。为适应此现状,甘肃应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以交通运输为连接,打破行政区域分割与约束,发挥节点城市在区域空间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旅游线路组织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主题突出原则,发挥兰州核心节点城市优势,通过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优化配置,“以热带冷”,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成为跨地域旅游合作的新航标(表2)。
表2 “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形成的主要区域旅游线路
3.强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兰州的美誉度和感召力
兰州历史悠久,黄河穿城而过。尽管2004年兰州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但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业城市闻名,在人们眼中还是一个工厂烟囱林立、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至今,在众多省会城市中,兰州还不是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改变人们的传统印象,是兰州发展旅游的一大课题。2014年第一季度游客满意度调查中,乌鲁木齐、拉萨、银川、兰州位居榜尾,这个排名并不是偶然的。因此,兰州应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重新塑造兰州市宜游宜居的“黄河之都,魅力金城”城市旅游新形象。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各区域也应利用好独特的旅游资源,明确主题、分段建设、分步实施,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旅游形象塑造全过程,然后将地方性特色旅游形象整合形成“形象叠加”态势,强化“精品丝路”的旅游形象。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大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范围,最终形成当今世界覆盖区域最广泛、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从而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的旅游竞争力。
4.点轴推进,轴线贯通,纵深辐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区位与交通是兰州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的一大优势。依托日趋发达的交通条件,兰州完全可以在区域旅游合作上大做文章,变劣势为优势,从过去的旅游过境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集散地,把黄河文化旅游带和丝绸之路旅游带交汇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以“点—轴”理论为依据,确立一级节点,然后带动二级节点建设。尤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而言,应以兰州为首要节点,敦煌、酒嘉、天水为二级节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廊道,逐渐辐射到陇南、白银、张掖、武金、平凉、庆阳等次一级旅游区域,形成“一线多节”的省际旅游网络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打破孤立的、静态的格局,使旅游产业从小生产走向大循环。最终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新疆段、陕西段乃至于中亚、西亚等形成以“丝绸之路”为文化载体的国际化旅游网络。
5.异业联动,实施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战略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言,培育和构建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对提升其整体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旅游业是依托旅游资源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关联性使其成为拉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其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区域应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优势,将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进行整合,在政策环境、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商和沟通,逐渐形成较为稳定、长期的旅游产业聚集。最后,发挥旅游产业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旅游产业集群为依托,优化产业价值链,采用横向渗透和纵向延伸,最终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产业集群体系。
6.加强跨区域联盟,共谋旅游产业发展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在经历了景区(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三个阶段后,开始进入区域竞争时代。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跨区域协同合作,使旅游产业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形成跨区域的旅游产业带(区、圈),目前已规划完成的跨区域旅游区如青藏旅游区、香格里拉旅游区、大长江三角洲旅游区、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等,已取得明显成就。2014年12月甘肃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实施的《甘肃省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发展总体方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实施跨区域旅游合作的助推器,若将兰州黄河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武威天马文化、金昌骊靬文化、嘉峪关长城文化、敦煌石窟文化等加以整合,然后再向东向西延伸,形成跨区域的丝绸之路旅游产业带。2015年6月,在重庆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甘肃、宁夏、青海等12个“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旅游局共同成立了旅游联盟,联手推进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和营销,打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产业一体化的良性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宋瑞.旅游绿皮书:2014-201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2]翟文,王乃昂.甘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11).
[3]杨秀平,柳春岩,翁钢民.加快甘肃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的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11(9).
[4]李树基.甘肃经济区位问题初探[J].开发研究,1988(4).
[5]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5).
[作者简介]李金峰(1976- ),男,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管理与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基金项目]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兰州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15-014C)。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55-05
[收稿日期]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