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2016-02-25何育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西安71013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允负债债务

何育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西西安 710130)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

何育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西西安 710130)

企业债务问题会从侧面表现企业经营状况本文详细地说明了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作用和意义。一些国有企业有着大量的不良债务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本文浅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资产以及资金运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国有企业要实行债务重组的重要原因也探讨了债务重组产生的背景及影响以及现阶段我们对债务重组的理解和看法发现公司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便可以使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发生改变这样也就提高了公司资产质量公司业绩也会随之提升自然有就化解了在市场上的危害使企业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使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

债务重组;国有企业;负债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使自身更快的发展,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充足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包括两部分: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这些别人的钱便会使企业产生负债,过多便会使企业很难向前发展,严重时将面临破产。债务重组就是随这一问题应运而生,成为了负债企业的一剂良药。它会通过种种方法来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从而降低企业的负债风险,把企业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企业在自身经营时可以通过债务状况展现自身发展情况,它反应了企业的可信度,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也会由此而得到反应。国有企业存在的债务不良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良的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一)客观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地改革就使得一些企业在发展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便会向外部截取一顶的资金缺的越多借的越多这样造成了自身的高负债。而且我国的专业银行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不能很好地注意贷款的质量及风险这样不良债务就会越变越多。(二)历史原因:银行是我国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在现行的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直接控制和计划,例如采购、生产之类,让企业丧失了自我积累的一个过程。而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这些都属于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所产生的背景。

债务重组从本质而言是一项法律活动,它隶属于政府机构。因同属国有资产,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银行不会改变债权人与目标公司(债务人)之间债务合同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实行债务重组其实就是对债权、债务确认。为了不使债务人破产也为了债权人自身利益于是就有了债务重组。

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分析

1.国有企业负债状况以及债务重组的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状况。

高负债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数据来看2013年在40.2万户国有企业中负债率基本上都徘徊在69.3%左右其中资产总额为674721亿元负债总额则达到了465557.49亿元所有者权益仅为209163.51亿元。然而这些只是企业的账面资产负债情况如果考虑到了待处理财产的因素则负债率就可以超过75%。

负债的数额大。极高的负债率导致了负债数额的急剧增多。

资产运营效率低下。根据统计与计算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平均资产盈利率仅为4-5%其中南方沿海地区的稍微高一点而内陆地区的就变得更低仅仅只有2-3%根据国有资产盈利额计算公式: 国有资产盈利额=国有资产×(资产盈利率-资产负债率×贷款利息率)我们可以简单得出国有资产的盈利为负值。国有资产越多亏损越大由于这个原因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已经失去了偿债能力。

负债结构不合理。从国有企业负债用途上来看的话非经营性的负债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个是企业利用债务办了大量的福利设施而用在自身建设上面的却很少。第二个方面就是企业的大部分负债都是来自于各种税费以及各种摊销。这样也使得自身的负债加大。

由于以上所说的问题的困扰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变得不堪重负所以自身也在积极的进行着债务重组。

2.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

基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的现状我们会发现企业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点:

(1)债务重组为企业的管理层贪污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由于该过程都是由经办人员一手操作,有时会发生一些贿赂问题;或者将抵债的资产卖掉,用以换取不正当的开支。有的债权人企业会将债权,按债务重组处理,从中赚取回扣。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错误地认识债务重组的作用

在我国有许多企业都错误地把债务重组与解决企业所有的债务问题挂上了钩 ,最终导致了很多负债企业都进行了债务重组。原因是通过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以摆脱自身的经济负担并且可以获取利润,并未按照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债务重组。

(3)与债务重组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现今还没有一套适合于债务重组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使得许多企业钻了法律空子,利用债务重组逃脱大量债务。还有些国有企业借助债务重组,协议约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但是在重组的过程中,双方便相互勾结,低估企业资产的价值,从而达到转移国有资产的不良目的,也因此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健全,重组地过程中信息传送不够流畅。

3.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对策

(1)对“财务困难”、“让步”做出界定

在我国“财务困难”、“让步”中存在着很大的回旋余地所以有些上市公司便会在实务中借助债务重组来粉饰利润。对“财务困难”、“让步”给出进一步的更加详细规定使它不再成为一些公司钻空子的“工具”已经迫在眉睫不能任由债务公司在这些“灰色地带”中赚取不良利润。

(2)在重组时应该合理地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

在使用SWOT分析时可以把债务企业的内部环境优势与劣势跟外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放在同一张图中加以比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明星企业(高行业增长率高市场份额);问号企业(高行业增长率低市场份额);

金牛企业(低行业增长率高市场份额);瘦狗企业(低行业增长率低市场份额)。

根据上述分析,最后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未来发展能力的增值型现金短缺的明星企业作为债务重组的主要对象。制定相关债务指标体系对债务人的债务进行评定,及时对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做出合理的规定。

(3)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公允价值使用的提前条件是活跃的市场或者存在合理的估值技术,所以在没有获得充分的市场信息时公允价值是很难使用的。从目前来看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在市场体制中并不完善、价格市场不健全和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对使用公允价值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制以及可靠的公司内部监督体制,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有一个可行的绿色环境。其次,在使用公允价值实行债务重组的过程中,应该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提出相关限制条件,不能随意更改,而且应当做出具体的解释和说明。另一个就是如果当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那就只能按照账面价值入账。

(4)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加强会计监督功能。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一个公司很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来自于会计监督,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还要加强法制建设,财会人员的监督职责以及基本任务,对于违法违纪的人员要给予严肃处理,从而提高监督力度。

(5)债务重组利得应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重组收益不同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利得,所以不能将它与日常收益混为一谈。但是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一次性记入当期损益的话也不显合理。它不符合谨慎性的要求,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债务重组减少了债务人的负债,债务人从债务重组中获取了很大的收益,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增强的原因就是债务重组。除此之外,债务重组是为了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到正常的经营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摊。若在计入当期损益时也把这些一次性计入,将会导致收入与费用比例失调,所以应将在递延收益里面将债务重组利得展示出来。

(6)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确认为管理费用并且记入管理费用里面

如果债务重组发生了损失,首先应当看以前有没有计提过坏账准备。如果有计提,就应当先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并把损失记入管理费用。债务重组损失应属于坏账损失,是企业销售产品以及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所以应当把它记入管理费用。

三、结论

本论文从国有企业负债现状入手,然后谈到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所产生的原因,对其根源与背景进行了剖析,最后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较深的探讨,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所面临的问题感触颇深,国有企业应当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使自身的资产结构日趋完善,财务问题慢慢减少,不良负债缓慢下调,同时企业本身也应当以适当的方法去面对和解决债务重组问题,这样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之一句话: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之路任重而道远。

[1]侯建杭.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典型案例解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韦军宁.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及影响分析,会计师,2009 年第01 期

[3]丁玉芳.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思考商业时代,2009 年第04期

[4]张云亭.国有企业债务重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许文静.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经济后果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6]张文婷.债务重组新准则运行效果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4):93-94;

[7]胡建忠.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方法探究:基于价值重估和分类管理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8][阿]罗德里格斯奥利瓦雷斯卡梅纳.债权人视角下的主权债务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9]李平.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损益问题的研究[J]商业会计,2008(5):9-10;

[10][ 美 ]Paul W.Macavoy and Ira M.Millstein.公司治理的循环性危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Kothair s.and j.Zimmerman,price and model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5):155-192

[12]R.Bell,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8(6)159-178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37

猜你喜欢

公允负债债务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你的负债重吗?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