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2016-02-25王培培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手机依赖高校大学生管理

王培培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00)



高校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王培培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00)

摘要:伴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功能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作为手机使用的主流人群,高校大学生在享受手机所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手机依赖等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利用手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手机在保持原有的简单接打电话、收发消息通讯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实现了其使用功能的持续拓展。集便携小巧、可移动、多功能于一体,日益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生活空间。然而,高校大学生在享受手机所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手机依赖等问题。

1手机依赖的状况分析

走路、上厕所都要拿着手机,睡觉前还在刷微博、醒来第一件事摸手机、没有信号会抓狂、朋友聚会时自顾玩手机……网友创作的一则“我想我们都得了一种病手机依赖症”系列漫画,戳中现代人的痛点,引起了网友尤其是大学生的共鸣。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对手机依赖的分析如下:

1.1机一体。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第二生活空间,甚至成为了大学生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资讯、联络感情、影音娱乐、投资理财……实时互动,全都依靠手机解决。手机逐步代替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成了部分大学生生活的全部。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几天都可以不出寝室门。

1.2过度使用。从开机时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全天24小时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的比比皆是。手机随身携带,QQ聊天、刷空间、浏览微信朋友圈、发布微博消息互动……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生活习惯,甚至部分大学生不分场合和时间,每天有大半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手机上。课上课下、白天晚上、走路、上厕所都离不开手机。

1.3心理依赖。随着手机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手机功能的增多,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愈加严重。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一旦遭遇手机关机、无信号、无网络等状况,就焦急难耐,没有安全感。睡前最后一件事和醒来的第一件事必是玩手机,睡觉时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甚至有学生戏言,“不知道是我在用手机,还是手机在用我”。

2手机依赖产生的消极影响

2.1影响身体健康。手机上的字比较小,有的人不论坐车还是走路,都在看手机,尤其是在移动的过程中看手机,很容易导致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另外,长期保持低头的姿势,会使得颈椎疲劳,引起身体不适,并导致一些颈椎病的发生。晚上躺在床上看手机,电磁波的强大辐射对身体危害很大,也会使得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长此以往,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更夸张的是2015年12月29日晚,28岁的温州女子王某一边玩手机,一边在河边散步,结果因玩手机太痴迷而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再也没上来。

2.2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现代手机的强大社交功能,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流。比如,同学或朋友之间在手机QQ、微信、微博的虚拟世界中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然而在面对面的时候又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或者在手机上与陌生人无话不说、推心置腹,但不乐意与最亲近的家人朋友交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长此以往,会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远,影响到自我的交际能力。

2.3课堂效率降低,学习能力下降。学生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上课时带着手机甚至玩手机的现象时常发生。上课接打电话、发消息、聊天、玩手机、看视频等不良现象会严重听课进度和效率,自然不能掌握到课堂上的知识点,课下作业及考试也是依靠手机搜索答案来解决;另外,大量“低头族”的存在,使得课堂的氛围受到破坏、教师的激情受到干扰,自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能力也随之下降。

3缓解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的策略

3.1大学生要注重自我管理。学生作为主体,要对手机依赖存在的消极影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手机只是一种通讯工具,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自我管理,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另外,对手机的使用要把握好“度”,不可过长时间过多地依赖手机。应当意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若不能有效控制手机依赖,出现的肯定是“被手机玩”的状态。比如手机依赖症较严重的同学,可以尝试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玩手机,来刷新朋友圈、整理微博等;学会自我暗示,每天让手机在自己的生活和课堂中“消失”一段时间,自我鼓励并暗示自己“没有手机,我的生活好充实、好健康。”

3.2班级和学校要进行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目前多数学校颁布了手机禁令,但是学校和班级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与管理往往缺乏学生的声音,缺乏民主合理的管理程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被规定的管理状态。事实上,这种简单化的禁止令,只重视约束性教育的简单粗暴方式,在当今这个信息开放的时代,根本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学校无权禁止学生拥有手机,但是有权管理学生,尤其是课堂上的手机使用。同时,学校和班级应意识到手机管理制度的制订不是管理者单方的事情,也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可以简单实现的。民主合法的制度和程序应由师生共同商议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在更大意义上能够有助于手机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

3.3教师应丰富课堂生活,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当问及大学生为何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如此严重时,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课堂太枯燥、乏味、无趣。因此,一线教师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努力使课堂内容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课堂吸引力和教学质量。课下,大学生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不断去充实自己的生活,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心思和精力浪费在手机上。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217-01

作者简介:王培培(1988-),女,河南台前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教。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高校大学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