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2016-02-25崔华前

新疆社科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崔华前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崔华前

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全篇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遵循。探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融通中国特色资源;融通“洋”资源,但不能盲目照搬;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 发展 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①(以下简称《讲话》)高屋建瓴,是新时期指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献,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全篇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遵循。探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的首要的关键的问题。但是,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

(一)“非意识形态化”

一些人信奉西方的“价值中立”原则和学院派书斋式研究方式,人为割裂哲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片面地、选择性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极力否认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张“学术与政治分离”,认为学术研究只有去意识形态性、与现实政治划清界限,学者才有所谓的“独立人格”,研究成果才能保持客观性、具有科学性,才具有学术含量,把“是否去意识形态性”作为评判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范式、研究的话语、研究的结论的根本标准,鼓吹“谁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越多,就证明谁越有学问”“谁离马克思主义越远,就证明谁越纯洁”。

(二)“表面化”

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成表面文章,当成装点门面、谋求个人名利的工具,而不是当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一些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缺乏实效;一些单位领导口头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建设,实际上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

(三)“浮躁化”

一些人存在着浮躁、轻率、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学风,静不下心来、坐不住“冷板凳”、耐不住寂寞,不愿静心问学、潜心研读,而是热衷于“扬名立万”,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包装、炒作和宣扬自己;热衷于跑关系、要项目、拉赞助,热衷于投机取巧、走捷径,用“炒现饭”“移花接木”等急功近利的手段多出快出“成果”,甚至为了名利不惜铤而走险、抄袭剽窃,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装腔作势,“不懂马列,不读马列,但是却在不断发展马列”。对于这种“浮躁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给予了严厉批评:“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

(四)“边缘化”

一些人“言必称西方”,奉西方学术理论和思想观点为“经典”和“真理”,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学者作为嘲笑、挖苦甚至围攻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在考试内容、课程设置、人才引进、成果认定等方面被挤到了学科边缘。

针对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和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务必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切实贯彻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实践中。

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思想观点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阶层的影响,各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都代表和反映着一定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具有意识形态性,只不过剥削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由于只代表着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愿或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而已,它们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被人为地割裂。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吸收、借鉴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明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特别是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能够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科学指南,是为历史与现实所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具有“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②的阶级品质。可见,马克思主义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又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与意识形态性,实现了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已成为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条规律性认识、基本经验和重大原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创造性、灵活性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也是由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创造性、灵活性运用;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逐步发展繁荣,也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进步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的成功与成就;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不会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始终一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科建设的旗帜和灵魂,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放在学科建设的首位,在队伍建设上,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设立专项研究经费、提供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发表的便利、构建发展平台、组织培训班和研修班、改进成果认定和考评机制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在培养目标上,坚持培养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合格人才;在学科使命上,坚持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而服务;在研究方向上,应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研究方向,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将相关马克思主义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教材选编上,应组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编写一批具有权威性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马克思主义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辅导读本。能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统领学科建设,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在正确的轨道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融通中国特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古”资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洋”资源即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其中,“马”资源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源与“古”资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都属于中国特色资源。

(一)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发挥运用集体智慧,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怎样建立这种制度,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分析解答治国理政的根本任务、核心本质、依靠力量、保证支撑、方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为主要内容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这些理论资源,成为中华民族结束任人欺凌历史、甩掉贫穷落后帽子、走上独立富强之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些理论资源的实践探索、总结凝练、实践应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 、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丰厚的精神资源。内含丰厚理论资源与精神资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资源,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珍视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好好学习、准确掌握这一宝贵资源,融会贯通地用之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地将自己的运用体会、运用感受、运用经验加以总结、凝练、提升。

(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坚实根基,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和丰厚滋养,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珍视的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果抛弃了或者背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因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传承好“古”资源,坚持古为今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进的、合理的、进步的内容与形式,大胆传承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文化财富,服务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找准自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相融点,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自身,使自身发展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又通过现代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寻找到新出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从而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赢”;坚持推陈出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实践、中国道路进行现代诠释、现代解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彰显自身的特色之路。

三、融通“洋”资源,但不能盲目照搬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方面强调:“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另一方面又强调:“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辩证智慧的论述,对于我们融通“洋”资源,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

(一)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也不意味着盲目排外。“洋”资源,即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融通“洋”资源,意味着必须研究、借鉴、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经验和成果。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所提出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口号,所提出的一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先进学术理念和良好学风,所采取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系统论等研究方法,所构建的一套相当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所形成的某些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认识和科学精神,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所形成的成果经验等,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例进行了剖析:“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了。”

(二)坚持中国特色,不能盲目照搬西方

“中国特色”要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全盘西化”,不能“食西不化”,不能盲从照搬西方,不能脱离我国实际。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总体上是为西方资产阶级服务的,其中含有大量消极落后、过时反动的糟粕性内容,即使是其中对西方行之有效的内容也未必完全适用于我国,人们通常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此意。融通“洋”资源,必须对之披沙拣金、鉴别剔除,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立足于我国实际为前提,以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解决中国问题为目的,以创造性转化、选择性借鉴吸收为路径。

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西化”现象。国内有些人常常缺乏独立评判意识,不顾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需要,不从当代中国的独特实践出发,而以西方主流理论作为参照系,对之鹦鹉学舌、 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用之套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现象,将之当成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政治学学科,有些高校将西方政治学者的大量著作列为硕士生、博士生的必读书目,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者著作的学习研究却无任何要求;将研究西方政治学理论内容的相关课程设置成专业主干课程,而将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相关课程排除于专业主干课程甚至选修课程之外,等等。又如,经济学学科,有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课时已显著超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时;博士点、硕士点的招生考试中,“西方经济学”分值超过一半以上,有的达到三分之二甚至五分之四;教师的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和评定依据;人才引进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和博士后为重点;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放弃了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性借鉴,讲求所谓原汁原味的“客观讲授”,等等。对于这种“西化”现象的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中国特色,就必须切实改变“西化”现象。

四、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任何思想理论观点都要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了解,任何思想理论观点都要通过恰当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才能为人“爱”、为人“信”。话语体系不仅外显着一定的语言形式、语言魅力,而且内蕴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建设不仅事关“能不能说出来”,而且事关“说什么”“怎么说”;不仅事关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而且事关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不仅事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能否说服人、征服人,而且事关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提高国际话语权,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相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长足进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缺乏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新话语,中国学术话语的世界认同度明显偏低、世界影响力明显偏弱,甚至有些人盲从、照搬西方学术话语;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方学术话语占明显优势,我国学术话语处于弱势地位,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

(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从外部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模式”魅力的不断彰显,令世人瞩目,但也遭到一些西方反华人士的嫉恨,他们从未放弃意识形态之争,苏东剧变使他们欣喜若狂、弹冠相庆于“反马”“反共”的胜利,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力崛起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倍感忧虑、郁闷、担心、害怕。为了防止马克思主义“幽灵”游荡、社会主义“洪水猛兽”泛滥,他们对社会主义中国展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全方位“围堵”,其中话语权的“围堵”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他们双管齐下,不断加大对我国的话语渗透力度,不断增强对我国的话语影响力;利用固有的话语优势,推行话语霸权,处心积虑地集体性挤压中国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内部来看,我国有些人对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话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清、对话语权争夺的激烈性认识模糊、对西方的话语渗透与话语挤压丧失警惕,在中西话语权之争中缺乏主动性甚至消极退让;有少数人存有“媚外”心理,偏听西方媒体、偏信西方话语,甚至与西方势力内外勾连,甘当西方话语向中国渗透的“代理人”“马前卒”;有些人虽然重视话语体系建设,但对话语体系建设规律认识不透、对信息传输机理认识不深、对网络等新型传媒重视不够、对信息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了解不多,从而导致中国话语表达缺乏清晰度和吸引力、中国话语体系成熟度不足、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缺乏实效性。可见,精心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极为必要,已刻不容缓。

(二)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途径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锻造学术话语的创新力、掌握学术话语的原创权、占领学术话语的制高点,做好中国特色原创性话语的梳理提炼、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

做好中国特色原创性话语的梳理提炼,必须加强对中国传统原创性话语的梳理提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很多古语如“仁者爱人”“天下为公”“威武不屈”“民贵君轻”“志存高远”“和而不同”“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知荣明耻”“祸福相依”“威武不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穿越时空界限的超越性、恒久性价值,历久弥新,经过系统性梳理提炼、现代性转化,可以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加生动形象、亲切可人、“接地气”;必须加强对中国现代原创性话语的梳理提炼。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在践行拓展、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过程中,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在深刻阐释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简练、内蕴深邃、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话语,如“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老虎苍蝇一起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等。这些原创性话语,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经过系统梳理提炼、有效理论建构,可以增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穿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与世界情怀,关注全球化问题,借鉴西方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要“立足中国”“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借鉴国外”“开门搞研究”;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要“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又要“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既要“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又要“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就必须不仅要直面当代中国现实问题、解答当代中国发展难题,而且要直面世界性问题、解答全球性难题,提供解决世界性问题的中国方案,提出创设国际新秩序、新规则、新模式的中国理念,从而推动世界眼光对中国话语的聚焦和转向。如“中国梦”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中国梦”既有中国情怀,也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与世界眼光;既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吸收西方提出的一些反映人类共同性、普遍性价值追求的概念、范畴和话语,用马克思主义对之加以赋义,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之加以转换,使“舌尖上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为世人所广为了解,绝不能因为一些概念、范畴和话语为西方所提出就盲目地对之加以否定排斥,那无疑是在国际话语权之争中自断手脚、作茧自缚。当然,这种借鉴吸收,绝不是照搬照抄、简单复制、一味套用,而是经中国式精加工后的中西合璧。

五、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保持中国特色的根本路径和根本目的。

(一)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必须确立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本质上就是实践中的矛盾。问题意识源自哪里或曰怎样才能确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源自一定主体实然与应然的矛盾,问题意识来自于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人才能与现实世界发生交往和作用,才能产生和确立问题意识。“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理论与思想都产生于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中。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确立问题意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广阔空间。

(二)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必须加强现实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于现实问题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上存在一些困惑与争议,如,学术研究的本质、目的和方式究竟是什么?怎样做学问、做什么样的学问?现实问题研究有无学术价值、有多大价值?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如何评价学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政府工作?等等;又如,有的人主张以旁观者的立场来对现实问题做批评揭示,有的人主张在深入调研、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方案,有的人主张以自身学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想图景,有的人主张立足现实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可行性努力,等等。实际上,正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十分鲜活、生动、有特色、有效果的做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日常生活和价值追求而做出的创新实践,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今时代发展的真实场景,提供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需的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研究资源。很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脱节、甚至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问题。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参与实践,从火热的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社会现实中发现真问题,寻找真资源,做出真学问。虽然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在理论范式、行文表述等方面各有不同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难,但真学问、好学问做到最后,二者必然是相通的,王阳明、黄宗羲等学术大家的学术经历就是明证。认真扎实、坚持不懈的现实问题研究,一定可以产生好成果、做出好学问。

(三)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必须增强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觉,是指一定主体的理性自觉。增强理论自觉,既是党和人民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我砥砺研究能力、提升学术研究品质和成果质量的有效路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自觉表现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方面。就工具理性而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再分析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体而言,要积极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面对”的宽阔视野出发提出的五个“如何”,积极思考我国社会变革和实践提出的许多尚无答案、急需创造性探索予以回答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积极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与各地的有益做法,积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现实问题,积极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思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战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学术原创能力、训练培养教育体系、学术评价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学风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积极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价值理性而言,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一个站在什么立场上、为什么人服务、为什么人讲话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与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以生动的人民实践为学术研究之源泉,以丰富的人民实践创造为学术研究之聚焦,以鲜明的人民利益为学术研究之旨归,以公正的人民检验为学术评判之标准。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4.html。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责任编辑:贺朝霞〕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引领路径研究”(14YJA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崔华前,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C12

A

1671-4741(2016)05-0005-07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