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2016-02-24曾昀

江西教育C 2016年1期
关键词:沟通小学英语情境

曾昀

摘   要: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因素,学生通过生活语境和环境中的活动来习得语言。教师要掌握情境创设的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深层结构意义的模仿,开展基于实际应用的沟通。同时要注意创设的情境有信息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   情境   有意义   沟通

语言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当孩子们处在某种语言环境中时,他们会通过特定的语境以及教师与他们对话的方式,理解该语言的含义,并且区分整理理解的语句,自然地将它们运用到生活中以达到自我表达的目的。简单点说,孩子们是通过生活语境和环境中的活动来“习得”语言(Stephen Krashen)。习得,指的是学习者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语言的过程。由此可见,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因素。

一、情境的内涵

在课堂上,生活语境和环境中的活动,指的是模仿现实的生活语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语言应用的活动。教学中的这种活动就是情境。在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的沟通环境都可以称为情境。比如:游戏、音乐(英语歌曲、歌谣、韵律诗)、TPR活动、图画、课本剧、角色扮演、对话表演、社会和文化情境、故事、道具、材料和亲身经历、结对和小组活动、教师的课堂用语、教室布置等。

二、英语课堂中情境的具体创设

(一)深层结构意义的模仿

有了情境,学生不一定就能习得英语,还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沟通。目前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对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信息是分别储存的。无意义的或者说是相对无关的信息,需要学习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有用的信息或有意义的信息则会存放在一个“具有空间感的、自传体式的”记忆库中。储存在这个记忆库里的东西,能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不需要反复背诵就能作为一个整体被重新回忆起来。儿童喜欢模仿,但这种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当呈现出的是他能理解的、在情感上能够接受的,比如有趣的东西,儿童会自然接受然后在大脑中进行语言构建,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录在大脑中并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当类似情况又一次出现的时候,他会把记忆中的语言再现出来。

例如,有8个需要让学生掌握和记住的单词:up、 down、 side、 around、 shoulders、 head、 tummy 和bed。倘若要求死记硬背这8个单词以及对应的含义,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但如果把这8个单词串起来,创造一个情境,使它们变得有意义,效果就不同了。比如把它编成如下的韵律操:

Dance your fingers up, dance your fingers down.

Dance your fingers to the side, dance them all around.

Dance them on your shoulders, dance them on your head.

Dance them on your tummy and  put them all to bed.

通过这个既有趣又有关联的情境,学生很容易掌握住up、down、side、 around、shoulders、 head、tummy 和bed这8个单词的发音和意义,而且不易忘记。当这8个单词再次出现的时候,学生的头脑中自然就会回忆起这首chant和finger play。

(二)基于实际应用的沟通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沟通。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授学生英语单词、句子和语法,重点在死记硬背(rote learning)。很多人英语学到最后都是哑巴英语、语法英语、翻译英语,却不会在沟通中使用。语言学家萨维农指出:“通过观察发现,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用于记忆语法结构和句型的时间,而更多地取决于在真实生活情境中阐释、表达和体会语言意义的机会。”因此,有意义的沟通应占据课堂一席之地。

例如,教学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5 Let’s eat,本单元谈论的是和吃有关的话题。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需要认读juice、 egg、 milk、 bread、 water、 cake、 fish、 rice等8个有关食物和饮料的单词,还需要学会运用以下句子:“I’d like some..., please./Can I have some...?/Have some...”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它们不仅仅为了会认会说会读,更重要的是会应用。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无缘无故地提到胡萝卜、面条、米饭,一定是需要或谈论到有关它的时候才会说。想吃面条了,就会说我想吃面条;饿了,会想到要米饭;几个人一起讨论食物的营养,会谈到胡萝卜。因此,笔者创设了如下两个情境:①将单词与句子“I’d like some...,please.” 结合在一起,设计餐厅点餐的场景,把教室布置成餐厅,讲台设置成食物柜。一些学生扮演“顾客”,使用句型“I’d like some...,please.”告诉“服务员”自己想吃的食物或想喝的饮料。②将单词和句子“Can I have some...?/Have some...”联系在一起,创设在公园野餐分享食物的场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张公园的照片,引导学生假想自己在公园里,然后将自己课前准备的食物图卡或是实物拿出来,互相用英语交流,与大家分享“食物”。学生有了“餐厅点餐”“公园野餐”等语言经历和体验,以后在生活中遇到想要吃东西或与他人分享食物的情景便知道说什么,人际间有效的沟通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三、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的情境要有信息差

人的大脑总是把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情境是有意义的,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对语言进行模仿、记忆和构建。例如讲解句型“What’s this? It’s a ...”时,如果教师一味地拿着图片一张一张地问:“What’s this?”学生看着图片回答:“It’s a dog /cat/ bear.”这样的交流实际上是无意义的。因为没有信息差,对于图片上的东西学生抬眼就能看到,没有沟通的价值。如果使用课本里创设的Wu Yifan和Mike做手影游戏的场景:Wu Yifan做手影游戏玩,Mike猜出它是什么动物。这样的情境就有了信息差。课后学生也会模仿,那时不一定是课本上的duck和bear,可能是别的动物:“It’s a pig, it’s a tiger.”实际上就是学生将课堂上的语言进行记忆、处理后,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深层结构上有意义模仿的结果。

(二)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与学生认知水平相一致,指的是创设的情境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太难或太易。如三年级学生学习ship这个单词,教师不可能和他们谈论Titanic;如果和六年级学生玩touch your nose游戏,学生也没有兴趣。调换一下,和六年级学生谈titanic,和三年级学生玩touch your nose游戏,结果就不一样了。谈Titanic能激起六年级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让他们拥有成就感,玩touch your nose游戏能激发三年级学生的兴趣。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学起来就有积极性了。

以教师的语言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大量的英语语言输入,这种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Steven Krashen)。它有一个公式:i+1. “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量和语言水平,“+1”指的是在现有语言量和语言水平的基础上给予一些增加或提高。这个“i+1”就是经常说的“跳一跳,摘桃子”。

(三)创设的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习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儿童尤其如此。英语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焦虑感就会降低,参与课堂的热情自然高涨。就像语言学家Rivers说的那样:“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传递和接收原来的信息时——如果信息是传递者和接收者都感兴趣的,且所处的环境对沟通的双方都很重要,他们便能积极地使用语言以达到沟通的目的。”◆(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淑光

猜你喜欢

沟通小学英语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