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护理体会
2016-02-23张鸿
张鸿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9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均经综合护理、严密的监护与观察, 及时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控制癫痫发作, 配合药物治疗。结果 89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患者, 因颅内再出血而死亡4例, 85例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 良好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急性脑血管并发癫痫患者的康复, 改善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脑血管病;癫痫 ;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148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 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死, 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 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 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 卒中或中风。发病时可以使颅内压增高, 大脑呈持续的缺血缺氧状态, 导致神经元活动异常, 容易并发癫痫[1]。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己经证明, 脑卒中患者中 3%~5%会出现继发癫痫[2]。癫痫会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本科经过及时的治疗和综合护理明显改善了癫痫患者的预后, 降低死亡率。现将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科收治的89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的患者, 其中脑出血32例, 脑梗死27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男57例, 女32例, 年龄35~81岁, 平均年龄 (56.4±8.23)岁。
1. 2 入选标准 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制订的标准, 并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癫痫的诊断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诊断标准, 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及癫痫家族史, 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发作。
1. 3 护理措施
1. 3. 1 监测病情 监测患者发作的时间及次数, 发作时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尤其是呼吸节律与频率的变化。一旦发生持续性的抽搐很可能会演变成癫痫持续状态,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①遵医嘱应用止痉药物(如安定等), 迅速控制发作, 有脑水肿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注意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③避免外界刺激, 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受伤。
1. 3. 2 癫痫发作 发作时迅速将患者就地放置, 取平卧头侧位或头低仰卧位, 下颌稍向前, 揭开衣领及腰带, 取活动性义齿;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将舌头用舌钳拉出, 以防舌根后坠引起呼吸道阻塞, 床旁备好呼吸器与气管切开包, 必要时气管切开;持续氧气吸入, 改善脑缺氧。如出现呼吸、脉搏节律减慢和血压升高, 是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应立即给予有效快速的脱水剂和利尿剂, 以防脑疝形成。
1. 3. 3 防止受伤 病室保持安静,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详细了解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 告知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立即平卧, 将卷成细条状的手帕、毛巾或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塞入患者上下齿回, 以防舌咬伤;抽搐时不用力强行按压肢体, 以防脱臼或误伤, 同时使用软垫或棉垫保护易擦伤的关节, 移去患者身边的危险物品;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或抽搐停止后, 患者意识未恢复前, 应专人守护, 床边加护栏。
1. 3. 4 用药指导 患者服药前应做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药浓度、血象及血生化。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患者宜餐后口服抗癫痫药减轻胃肠道反应, 发作多在夜间和清晨, 可于下午和入睡前服药。
1. 3. 5 心理护理 在脑血管病治疗、康复期间癫痫发作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恐惧、绝望心理, 鼓励患者诉说焦虑、抑郁等心理感受, 给予同情和理解,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癫痫病的相关知识, 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消除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 让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 从而树立自尊、自信的良好心态, 鼓励患者解除精神负担, 增强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及治愈的信心。
1. 3. 6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本病的基本知识, 让患者知道如何避免诱因, 减少发作, 告诫患者生活要规律, 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饮食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鼓励患者参加有益社交活动;告诫患者随身携带简要病情卡, 并注明家庭或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 以备发作时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重要性, 告诉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撤换药物, 返回医院做血常规、药物浓度和肝肾功能检查, 注意药物有无不良反应, 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2 结果
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 , 本调查中89例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中, 除4例因颅内再出血而死亡外, 85例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出院后门诊随访1年均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发生。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因病变累及至皮层和皮层下及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等而导致大脑皮层神经元出现大量异常放电, 引发癫痫发作[3]。在本次调查中, 经过病情监测、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系统的综合护理, 患者的癫痫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癫痫患者情绪低落, 易产生自卑心理, 缺乏治疗的信心,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社会能力明显改善, 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 提高遵医行为[4, 5]。治疗癫痫药物对大脑神经系统、血液和淋巴系统有一定影响, 甚至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 随病情的改善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通过健康教育, 患者逐渐建立规律的生活, 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张海荣[6]的研究也显示,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生活、运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脑血管病并发癫痫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安全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 有效地控制了癫痫病情, 降低死亡率, 改善预后, 促进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薇. 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6):216.
[2] Ryvlin P, Montavont A, Nighoghossian N. Optimizing therapy of seizures in stroke patients. Neurology, 2006, 67(Suppl 4):3-9.
[3] 袁珍.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38例临床护理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646-647.
[4] 王琪. 37例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患者的护理. 天津护理, 2013, 21(2):112.
[5] 吴翠香.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护理研究, 2009, 23(5):1147-1149.
[6] 张海荣.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护理效果.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2C):141-142.
[收稿日期: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