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用高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016-02-23李文兰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粘虫黑穗病病株

李文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人民政府,黑龙江 大庆 166258)



饲用高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李文兰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人民政府,黑龙江 大庆 166258)

高粱是杜尔伯特地区的重要作物之一,不但可以食用、酿酒,还可以做为优质的饲料来使用,其谷粒、茎叶都是良好的饲料。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病虫害,严重影响了高粱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因此要加强防治工作,现介绍高粱的几种主要的病虫害防治。

高粱;病虫害;防治措施

高粱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尤其是杜尔伯特地区的种植面积较大,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产量较为稳定,质量也较好。高粱的利用价值较高,谷粒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酿酒。另外,高粱还可作为饲料来饲喂畜禽,其茎叶可直接作为青饲料来使用,还可以制作青贮料,或者烘干后贮备起来以备冬春季节饲料紧缺时使用,是良好的饲料作物。在种植高粱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做好高粱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高粱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

1 主要病害及防治

高粱黑穗病有丝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类,其中丝黑穗病的症状在挑旗期表现的较为明显,病穗被旗叶紧包,中间鼓起,抽穗后破裂散出黑粉,露出一团残留的丝状维管束组织。散黑穗病在抽穗后的症状较为明显,被害植株表现为矮且细,节数减少,抽穗晚。病穗上的小穗的花蕊变成黑粉,外覆盖一层灰白色薄膜,形成灰包,灰包破裂后散出黑色厚垣孢子。高粱黑穗病菌主要是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中或者附于种子表面越冬,在第二年成为传染源。当种子发芽时,病菌随之萌发,侵染幼苗后随植株生长,最后破坏高粱穗,形成黑粉。防治方法:在种植前要选择好品种,选择抗病的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后要及时的拔除,在灰包破裂前将病株清除、销毁。收获后要做好田地的清洁工作,以减少侵染源,实行轮作。播种前深耕细作,处理种子时可用药剂来拌种,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锈病在苗期即可出现,症状是在高粱的叶背上产生夏孢子堆,孢子堆的边缘为紫红色,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后可再次侵染植株。受病植株的叶片上形成椭圆形且隆起的小斑,破裂后散出铁锈样的粉末。冬孢子一般在病株残体越冬,该病发生的条件为种植密度过大、排水不良、氮肥施加量过大。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种植过程中发现病株要及时的拔除,以免二次侵染,收获后要清理田间的病株残体。合理密植,注意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适量的追施氮肥,在生育期如遇雨季则要加强排水防涝的工作。在发病的初期要及时使用药剂防治,防止病情加重。

高粱大斑病为叶片病,早期症状为叶片上有不规则的轮纹,中间为淡褐色,边缘为紫红色,病斑的两面生有黑色霉状物。该病通常由植株的下部向上部发展,潮湿条件下发病较为严重,病斑会迅速发展,最终会引起叶征干枯。该病在7月份较为严重,高温、多雨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种植前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深耕,将病株残体清除,加强田间管理,在高粱的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肥料充足,可有效的减少发病率。

2 主要虫害及防治

高粱粘虫。粘虫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终年繁殖,幼虫群集中卷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因此被害叶片上有白色斑点或半透明的条斑。3~4龄时可将叶肉及表皮一起啃食,使叶片缺刻。5龄后会把叶片全部吃光,留下秃秆。粘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较为严重,成虫在夜间取食。该害虫对农药的抗性会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防治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因粘虫随虫龄增加,抗药性增加,因此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诱杀,可在田间安装杀虫灯来诱杀成虫,还可在田间设置粮醋诱杀剂盆来诱杀成虫。通过此法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落卵的数量和幼虫的密度。另外,还要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及时的中耕除草,清理田地。根据粘虫的发育过程,3龄前是最佳的防治时期,此时的抗药能力差,使用药剂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可在此时使用90%的敌百虫可溶粉剂进行喷雾。

高粱蚜。该虫的繁殖较快、发生世代短,卵在草上越冬,在春季温度达到10℃以后孵化。高粱蚜寄生在高粱叶的背部,危害部位由下部向上部扩散,高粱蚜会分泌大量的蜜露,滴落在下部的叶片和茎上后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而使其无法正常的生长,导致叶片颜色变为红色,出现穗小粒少的“瞎尖”现象,从而影响高粱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在早期刚发生时,将生有蚜虫的底叶剪下,带出田地外深埋销毁,以控制蚜虫蔓延。使用药剂防治,一般每亩使用40%的乐果乳油50g,在高粱抽穗前撒在高粱株上以杀灭蚜虫。

高粱地老虎。地老虎以老熟的幼虫在土中越冬,在3~4月份化蛹,4~5月羽化,第一代的幼虫的危害最为严重,成虫在夜间活动,趋化性强,在高粱叶的背部产卵。地老虎为多食性害虫,危害严重,主要危害幼苗,会将幼苗近地面的部分咬断,使整株死亡而造成缺苗,影响高粱的产量。防治方法:诱杀成虫。设置糖醋液来诱杀成虫,或利用地老虎的趋向性使用黑光灯来诱杀。在早春季节,播种前清除田地周围杂草,防止产卵。播种后可配制毒铒在田间使用。另外还可在地老虎的1~3龄幼虫期使用48%乐斯本乳油在地表喷雾。

2016-10-28

李文兰(1970-),女,黑龙江讷河人,大专,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2.054

S514

B

2095-9737(2016)12-0062-01

猜你喜欢

粘虫黑穗病病株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