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生心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6-02-23石淑环
石淑环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周家小学,江苏 邳州 221300)
探究学生心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石淑环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镇周家小学,江苏 邳州 22130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
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心理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是由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与智力等因素决定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必须了解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把教学与心理联系起来。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心理,尝试了一系列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畏难心理:大部分小学生有好玩的天性,他们从小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一系列复杂的数学题目或公式,他们会产生畏惧心理,不肯去钻研,只想很快得到答案。
(2)厌烦心理: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爱发脾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就有可能产生厌烦心理,他们觉得小学数学极其枯燥,都是千篇一律的数学运算、数学公式,不如别的科目那样生动有趣。
(3)马虎心理:很多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上教师责任心不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很随意,容易粗心大意,很简单的题目也会弄错。
(4)饱胀心理:很多学校还是以学生成绩来评测学生,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使孩子很难消化接受的知识,听了这个忘了那个,不能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5)自卑心理:很多学校都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甚至有些教师会当众公布名次,名次靠前的学生会得到比名次靠后的学生更好的待遇,让那些成绩靠后的学生于无形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2 基于学生心理的小学数学教学
2.1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三年级上学期“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要求学生都掌握的是先算梨树的棵数48×3=144(棵),再算苹果的棵数144×2=288(棵)。这种方法思路简单,数量关系明显。为了拓展解题思路,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先算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几倍:3×2=6,再算苹果树的棵数48×6=288(棵)。对后一种算法,可以不对全体学生作要求,更不要强加于学生,应该允许学生量力而行,以免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
2.2 关注个体策略
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中心信息源的地位,控制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很少能获得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处于动态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什么也不懂的、完全受制于人的“小孩子”,而应该从引导个体心理出发,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更要提供充分的个性化学习机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请看“解决问题”的教学片段。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共120棵,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多少棵?
解法1:(用整数法解答)120÷(1+4),求出柏树栽多少棵。
解法2:(用方程解答)设柏树有x棵,x+4x=120。
解法3:(用分数法解答)120÷(1+1/4),求出松树栽多少棵。
解法4:(按比例分配法解答)120×4/5,求出松树多少棵。
这么多种方法是学生思考智慧的结晶,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学生个个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由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热情高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个性得以张扬,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个体活动中积极的一部分。
2.3 赏识教育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赏识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实施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第二,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第三,赏识不能过度。
学生思考没有结果或者结果是错误的,这都是学生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要抓住师生、生生之间每一次交流中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性评价,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到舒展。这样,我们就能在评价中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想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不懈努力。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学生中存在的这种心理问题,认识到这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语和行为帮助他们改变,促进他们成长。
[1] 钱利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障碍心理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10(28)
[2] 叶四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与对策[J].考试,2011(1)
G623.5
A
1671-1602(2016)20-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