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研究
2016-02-23廖生武梁有丽严静东周宏珍
廖生武,陈 崑,梁有丽,严静东,周宏珍
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研究
廖生武,陈 崑,梁有丽,严静东,周宏珍
【摘要】目前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发展迅速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它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患者的经济花费,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诊治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还可以有效解决边远地区疑难杂症的诊治。本文在信息视角下,介绍了区域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应用状况,探讨了区域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局限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我国自20世纪末期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我国的老龄人口数在2040年将达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老龄化社会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及社会关怀投入。人们对健康关注的持续升温也要求医疗资源的大力投入。另外,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逐步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1-3]。然而,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模式存在缺陷:第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较低,而且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大部分医疗资源被大城市的大医院所占据,人们看病为了追求安心会造成大医院就医拥挤,而其他小城市的医院以及社区门诊往往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状态。第二,传统的医疗服务中医患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多障碍。例如,医生需要了解患者详尽的生理数据,但是某些数据的存在时间却很短,医生无法准确掌握;患者想在自己健康状况发生异常时及时得到提醒,但是无诊断方法[4-5]。面对人们对医疗信息和资源的诉求以及目前医疗模式的矛盾,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的发展主要基于计算机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医疗的质变提供了可能。本文从信息视角下对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进行介绍和探讨。
1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发展历程
有研究指出,远程健康诊疗模式主要是利用视频和远程通讯等可以利用的技术,有效地促进存在地理距离差异的患者和负责健康服务的机构之间的沟通,目的是让即便身处偏远地区或者医疗未完全覆盖地区的患者均可以获得健康服务[6]。目前,欧美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在积极地研究远程诊疗服务模式,希望可以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远程的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诊治服务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推广至西欧和日本,我国从1982年第一次通过邮件的形式开始对患者进行会诊[7-8]。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大家关注,通过电话网络进行远程诊断心电图(ECG)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但是,十几年前在远程医疗系统刚刚建立初期,所有系统研究均建立在专用的系统之上,大多数的用户根本不具备使用该系统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远程医疗的使用。随着以互联网应用为前提,通过结合计算机、多媒体以及智能电话等手段,使得普通病患使用远程医疗系统也成为了可能。
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长足的发展阶段[9-10]。第一阶段属于基于有线电话的第一代远程医疗诊疗系统,主要依靠固定有线电话线路,传输的数据也都是心电图以及血压等常规的生理电信号。第二阶段是主要基于微波和卫星通讯设备的第二代远程医疗诊疗系统,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微波和卫星通讯,给患者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并且可以有效地推广至有线电话不通的偏远地区,为航海、航天、极地以及其他特殊状态下的疑难病症提供了远程医疗诊治服务的可能性,而且传输的信息也更加完善,数据的真实度也大大提高。第三阶段主要是基于移动通讯以及互联网长足发展的第三代远程医疗诊疗系统,该技术主要是依靠移动通讯以及无线上网技术,这是一种无线远程医疗以及远程监护系统,该技术不仅仅局限于声音的远程服务,而且可以提供更大的宽带支持,这足以保证更加快速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数据。典型的远程医疗诊断服务必须包括远程的医疗监护、远程的诊断和会诊以及远程的手术和治疗措施。远程医疗的支撑技术主要通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1)医疗保健技术,主要用于远程医疗诊断的保健技术、专业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以及临床的检测工程技术。(2)远程通讯技术,该技术在最近的10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在远程通讯过程中要传输的信息量差别较大,所采用的通讯设备也是不相同的,数据信息量较小、对通讯要求不高的采用电话等简便方式,对于信息量较大的远程会诊、手术等要采用光纤网以及综合业务网等专业的设备。(3)信息学技术,该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点,主要包括医疗信息的检测、存储、处理、查询以及管理等技术,在医学信息的显示方面也会很大程度影响远程医疗诊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保真度以及显示模式是否更加符合医生的观察习惯。
根据以上发展的趋势,远程医疗诊疗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更加完美,可能体现在医学图像以及身体指标的生理电信号可以自动定时地采集等方面,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远程医疗诊疗系统会更加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远程医疗正在朝向通用化、小型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还会与医院的信息系统、图像的档案系统等在医院可以利用的系统建成一体化服务系统。
2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应用
目前,远程医疗已经在医疗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预言,未来的医疗诊疗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可能只要面对计算机,根据屏幕上显示的患者状况对患者进行诊治,这种状况在多媒体和互联网长足发展的今天得以实现,远程医疗不仅对患者的信息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救助均为一种保障新模式[11-12]。
远程诊治:是指借助远程的通讯设施和途径对偏远地区的诊治对象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因为医学的核心问题即为诊断和治疗,所以远程诊治是远程医疗中最重要的功能。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主要应用于医护人员无法或者难于在现场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远程诊治服务为特殊情况下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可能[13-14]。
远程手术:外科手术是医疗服务中较为常见的一项,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相关专家是攻克疑难杂症的重点,能否在微创术中利用更加精密的仪器代替人来操作使患者减少痛苦是微创手术的难点,均引起极大的关注。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通讯技术等的发展,为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改变传统的医疗概念提供了可能。
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生理信息以及医学信号通过通信网络传至监护中心,作为医护人员诊断和治疗患者的依据。主要的意义在于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及时为患者提供救助,对自然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实施远程的监控,远程监控可以在患者较为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让一些慢性病患者在家中自己完成简单的检测,不仅可以有效节省患者的消费,而且可以减少一些资源的浪费。
远程的战地急救:战争即意味着伤亡,传统上战地伤员的处理方法是轻伤员就地治疗,重伤员转移至后方医院,运送的过程也是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战地医院不能离战场太近,如果将无线移动远程医疗系统应用于部队,将战地医院的触角向前伸展,可以为前方医护人员进行指导,为危重伤员的治疗争取抢救时间。这项在美国的军队中已经比较成熟,该系统装置于士兵的头盔,一旦士兵发生伤害,系统会迅速将信息反馈至救护中心,并及时启动自动救治指导,为伤员在第一时间获得自救提供保障。目前,美国的陆军正在研制全数字化野战医院,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受伤的患者,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设备将野战医院和各大专科医院的保健数据进行联接,为战地急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15-16]。
其他方面的应用:区域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具有诊治服务、手术指导,还包括医院远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远程的医学教育。远程的医学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在医疗资源欠缺的地区获取有效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利用远程的诊治服务模式还可以将医学教育的专业开展得更加全面。利用远程诊治服务模式还可以将对医院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统一对医院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初步判断,这必定会对传统的医学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现以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南方医院为例,对医疗远程诊治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该院具有很多的国家以及广东省的重点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是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消化内科、骨科、妇科、产科、检验科、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二级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感染内科、脊柱骨病外科、围生医学为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该院具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以及国内外众多著名的医师,通过远程医疗诊治方式为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县级医院均提供了很多帮助,为区域内患者得到及时、准确、高效的治疗做出了贡献。南方医院依靠的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见图1。
图1 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流程图
3信息视角下区域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局限与面临的挑战
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在远程诊治、远程手术、远程的战地急救、远程医学教育以及在远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中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及时诊治上,而且体现在对医院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管理方面。但是,远程诊治仍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涉及的学科较多,面临的挑战也较多,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
远程医疗的法规与责任认定问题:远程医疗能否长期健康的发展,第一要务是要有健全的法规以及配套的法律。在现阶段远程诊治的双方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法律手段进行约束,如果出现信息传输失误、远程咨询误诊等问题,责任如何认定,该种问题的不确定性较大,产生医疗纠纷就会更加难以处理。
远程医疗诊治服务系统的标准化: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政府部门尚未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标准化体系,缺乏统一的医疗规范以及行业标准,重复开发、系统不兼容问题严重,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影响办公效率。远程诊治的治疗费用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规范,主要由开发软件的医院来确定,缺乏合理的定价标准,价格的调动更加随意,导致患者就诊时对远程医疗的收费产生疑问,不利于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推广。在收费的过程中,大部分费用由电讯商以通讯费用收取,咨询医师的费用较少,不能有效地调动医师的积极性。
远程医疗的认可度:远程医疗是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治疗时间、寻找相关专家等方面均显示了优点,但是有些医师无法接受新鲜的事物,不愿请大医院的专家会诊,在宣传的过程中力度不够,致使许多患者在申请远程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顾虑较大。
收益问题:首先肯定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在临床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但是建立远程诊治系统的前提是医院的生存,医院的生存就要考虑经济效益,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前期投入较多,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医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后续的维护以及培训费用也是很高的,这样的投入以及回报比例会让医院的决策者对此产生怀疑。
4信息视角下区域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发展建议
基于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建议如下:
建立和完善与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要针对远程医疗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法律和责任问题,尽快地制定相关的法律,并要严格地落实。明确医疗中出现问题的责任,将风险降到最低,以保证远程诊断的顺利实施。
建立远程医疗诊治的标准化体系:首先由政府或者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大力支持以及加强相关的指导和监督,要及时地建立远程医疗管理机构,统一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的标准,建立统一的信息接口,不要出现系统无法兼容的问题,医院和社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政府部门要成立一个权威的网络中心协调和管理区域内的远程诊疗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这样更有利于远程诊治的健康发展。
注重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的需求:首先要在不增加远程诊治费用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专家和学者的收入费用,不仅是对医护工作者的尊重,更可以提升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对于远程诊治服务最需要的人群应该是急迫需要会诊以及特殊病例的患者,这类患者相对较少,低数量的患者不能维持远程诊治的健康发展,需要医护工作者们改变原来的宣传方式,对所有的患者均要积极宣传远程医疗的积极作用,使每位患者均了解相关的情况以及价值,从根本上增加远程诊治的需求量。同样要对医护工作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使其更适应坐在屏幕前处理患者的流程,最终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政府部门对远程诊治的长远投资:单就目前远程诊治的投入和产出而言,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可能是失败的。然而,对于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的评价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而要着眼于远程诊治的长远发展。但是,医院的长远发展基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两者产生的矛盾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和投资,使其能长远地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在信息视角下观察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其可以有效地为远程诊治、远程手术、野战急救以及信息的管理和资源共享均提供广阔的空间,然而,却面临着艰巨的主观和客观的挑战,但是,无论从国家的长远利益还是从大众的需求考虑,均显示出光明的前景。未来的模式更倾向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远程医疗体系,要全方位地覆盖包括社区在内的微小医院,发挥更大的信息化作用。
作者贡献:廖生武、陈崑撰写论文、成文并对文章负责;梁有丽、严静东进行资料收集;廖生武、周宏珍进行质量控制与审校。
参考文献
[1]李勇,邵英梅,赵晋明,等.远程医疗在新疆包虫病防诊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4):294-296.
[2]Ding Y,Qi DQ.Application of remote monitoring and passive interven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for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2015,18(11):1250-1254.(in Chinese)
丁芸,戚德清.远程血压监控结合被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15,18(11):1250-1254.
[3]Xu T,Bao Y.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mode of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based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4, 17(1):81-83. (in Chinese)
徐婷,鲍勇.基于云计算远程平台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运行新模式的思路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14, 17(1):81-83.
[4]Raz N,Raz S.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medical diagnosis and consultation[Z].US Patent Application,2013-04-16.
[5]徐秀莲,栾晓嵘,苏静,等.基于移动终端的远程造口护理系统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84-1187.
[6]王莉,田美茹,雷英姿,等.远程心电监测捕捉间歇性短QT间期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一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3):231.
[7]顾巍,路海涛.我国远程医疗现状及发展建设的思考[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1,18(2):125-126.
[8]Mori I,Ozaki T,Muragaki Y,et al.Construction of web-based remote diagnosis system using virtual slide for routine pathology slides of the rural hospital in Japan[J].Diagnostic Pathology,2013,8(Suppl1):S4.
[9]曹艳林,郑雪倩,王将军,等.远程医疗给医疗服务方式带来变革与挑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4):293-295.
[10]翟运开,孙兆刚,孙东旭,等.远程医疗发展的法律约束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9):693-696.
[11]黎檀实,柴家科.地震救援中实施远程医疗服务:把最好的医学专家送到灾区人民身边[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5):262-264.
[12]Li Y,Karnowski TP,Tobin KW,et al.A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compliant ocular telehealth network for the remot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Telemedicine and e-Health,2011,17(8):627-634.
[13]王明晓,佘镜怀,马润强,等.基于技术持续采纳与跨组织协调的远程医疗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2):152-156.
[14]陈妍妍,张晓祥,邹晓旭,等.远程医疗对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作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6):408-410.
[15]Sekar R,Hsieh SJ,Wu Z.Remote diagnosis design for a PLC-based automated system:1-implementation of three levels of architectur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1,57(5/8):683-700.
[16]陈屹一,顾国煜.远程医疗在现代急救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6(3):3-6.
(本文编辑:闫行敏)
·全科医生知识窗·
【关键词】信息系统;远程会诊;服务模式
廖生武,陈崑,梁有丽,等.信息视角下区域医疗远程诊治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119-122.[www.chinagp.net]
Liao SW, Chen K, Liang YL, et al.Regional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1):119-122.
Regional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LIAOSheng-wu,CHENKun,LIANGYou-li,etal.NanfangHospital,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
【Abstract】At present,the regional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de is growing fast and has a bright future.The mode can save economic cost and tim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various problems caused by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hospitals.It can also help with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re diseases in remote areas.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mode and investigated the limitation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nformation systems;Remote consultation;Service mode
收稿日期:(2015-08-20;修回日期:2015-12-03)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01.025
通信作者:周宏珍,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E-mail:602057913@qq.com
基金项目:作者单位: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