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长的会议设计

2016-02-23姜立体姜仁炳

教师·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持人冲突校长

姜立体+姜仁炳

会议设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会。备会,顾名思义,为开会作准备。因此,身为校长应精心思考会议设计,追求高效会议。

一、备会的意义

“备会”是个藏宝库,它诱惑着校长强烈的寻宝欲望,它隐藏着高效会议的全部秘密。“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功在会前,效在会上。”学校工作,会议无数。苦也备会,乐也备会;败也备会,成也备会。校长精心备会,是提高会议质量的坚实基础。

二、备会的误区

我们参加的各种会议不计其数,但记忆犹新的满意会议少之甚少。我们苦恼常在:很多会议“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我们抱怨不止:临时会议太多,会议层次不清,会议内容杂乱,会议时间滥用,会议记录淡漠,会议技巧低劣,会前准备不足,会后执行不力,等等。

1. 时间仓促

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忙碌。对内“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对外“家长来访、社会应酬”等,对上“汇报工作、迎接检查”,对己“业务自修、教学工作”,等等。同时,学校会议也不少。在有限的时间里,校长考虑备会,而备会时,思考内容需要时间,思考教师需要时间,思考方法需要时间,等等。校长经常是备会时间少,会前准备不足,匆匆忙忙进会议室。长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会前准备差,会上效率低。

2. 方法老套

开会时十分认真,就是效率低下,这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思想僵化、理念滞后。备会除了弄清会议内容外,就只考虑自己怎么讲。内容一大堆,或照念上级文件,或传达上级通知,或布置近期工作,或批评工作失误,等等。校长夸夸其谈,教师枯燥无味。

3. 浮于表面

我曾经作过初步统计,今年九月份参加校内各种会议尽达十二次之多。表面上在认真参会,实际上是逢会必参加,次次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思进取。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会议内容的整合能力,只知道分块传达,不知道综合利用;二是缺少会议过程的调控能力,只知道按部就班,不知道灵活驾驭;三是缺少会议方法的创新能力,自我为中心,讲述为主线。

4. 会后补备

我们时常在会前没有备会,而会后为了应付检查,匆忙地补写会议记录。这确属无奈之举,有悖于备会的初衷,简直贻笑会堂!这种行为,仿佛高楼大厦已建成,再作图纸设计,楼房不跨乎?又仿佛战争已结束,再作战争方案,战争不败乎?

三、备会的要求

1. 准备会议材料

会议材料的准备应充分,内容简洁,有理有据。如果是讨论学校发展规划,那么,规划的材料应就考虑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如果是讨论教师工作安排,那么,对岗位设置及教师分析应有预案;如果是讨论教育科研问题,那么,对现状的把握、实施的过程和预计的结果应作科学的论证;如果是学校例会,那么,需要哪些人分头准备各自的会议内容,内容中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都要精心设计;等等。

2. 确定会议目标

凡会都应有的放矢。会前思考好,本次会议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应该达到什么目标,应根据会议不同的类型,考虑不同的方式,达到不同的目标。

3. 考虑与会人员

校长在会议中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在会议中起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分工明确。我们要精心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师存在的不同的心理倾向。可参加亦不可参加的人员,杜绝参加;必须参加的人员,勒令参加。凡参会人员必须提前通知,准时与会。

4. 确定会议日程

日程的安排,取决于会议的内容。内容多,时间长;内容少,时间短。日程的安排追求有条不紊、衔接紧凑;灵活搭配,起伏兼顾;控制时间,层层深入。

5. 搞好会场布置

会场布置环境舒适,会标确立醒目,音响调配和谐,等等。会场的布置直接影响到会议的效果。

6. 预告会议主持

会议主持人,在整个会议过程中,起到承上起下的过渡和抛砖引玉的调节作用。所以,应提前知晓,并熟悉内容和日程安排,作好充分的组织准备。一个能言善辩、幽默诙谐、技巧高明的会议主持人,能给会议圆满成功锦上添花。

四、会议的开始

(1)报告与会人员到会缘由、到会情况。

(2)宣布会议目标、主题和日程。

(3)指导会议记录人员。

(4)提出会议相关要求。

(5)营造良好的会议氛围。

五、会议进行

1. 必须分清与会人员角色,会议主持人必须明晰与会人员的决策角色

(1)建议者的角色。积极提出建议,提供作出明智决策所需相关数据和分析。主持人与意见提供者商量,听取他们意见,但不一定采纳。

(2)决策者的角色。善于倾听与会人员建议,无论是好是坏,无论有用无用,最终对决策负责任,并且有权打破决策过程的僵局,并让学校进行实施。

(3)执行者的角色。决策一旦形成,与会人员都必须坚决执行,并起模范带头作用。

2. 相机处理冷场和冲突

在会议讨论过程中,不免发生冲突,会议主持人应相机控制冲突。冲突过少时,鼓励有益的冲突;冲突过多时,抵制冲突,努力维护一个和谐沟通秩序,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

3. 形成会议讨论的共识

为了使会议有序进行,重点突出,与会人员必须形成共识。

(1)说明困难所在。要展开整个议程,首先必须把面临的困难说明清楚,避免与会人员围绕困难,不能自拔。

(2)剖析问题根源。人们不愿意面对问题,是心理上存在恐惧、幻想和担忧。如果对存在的问题刨根问底,全面剖析,与会人就会无后顾之忧,并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3)衡量问题轻重。学校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很多事情要处理,很多工作要完成,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排序,分清问题孰轻孰重、孰缓孰急。

(4)鼓励献计献策。会议主持人应鼓励与会者踊跃发言,各抒已见,各献其策。

(5)比较建议优劣。对与会者提出的各种建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鉴别、评估,优点应给予肯定,不足也应给予鼓励。

(6)形成最后决议。主持人经过综合归纳后,形成最后决议:它可能是几项建议的集合体,也可能直接采纳了某个建议;它可能是立即执行的方案,也可能还需进一步考虑才能确定。

(作者单位: 姜立体 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 ;姜仁炳 湖南省保靖县教育科研所)

猜你喜欢

主持人冲突校长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主持人语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