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2016-02-23过国武

教师·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节奏思维

过国武

上好课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要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在此想把这次学习所听到的、看到的好课,向大家做个交流汇报。

要上好课首先离不开教师的基本素质,其次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才能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

1. 要设计好“问题群”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是由问题构成的,数学课基本上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来教学的。问题群由大问题、中等问题、小问题,甚至包括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的反问、追问、诘问、学生的质问等构成。

例如:林良富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上课伊始教师提出大问题:关于分数你们知道了什么?(这样的大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温故而知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把新旧知识链接起来。)

当三位学生到黑板用图形表示 ,这三个学生的“作品”是:

生1把圆平均分成四份,取一份;生2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一份;生3是画了四个苹果,其中一个涂阴影。

在这个环节老师在适当的时机提了三个中等问题,分别是:①这三幅图有没有相同点?②这三幅图有什么不同点?③为什么都可以用 表示呢?如果把这三个问题合成一个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会有什么区别呢?

笔者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问中等问题更合适,因为这样把问题“聚焦”,把思维“定格”在一个点上,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再看看林老师提的小问题,单位“1”为什么用双引号?这就更具体了,问题指向就更集中。追问或反问,是老师在和学生互动环节或者学生思维产生碰撞、认知出现冲突时随机问的问题。一节课由好的问题群构成,这样的课既有宽度又有深度,听起来才“舒服”。

2. 要把握课堂的节奏

一节好课的节奏要像高山流水,轻重缓急、张弛有度。数学课什么地方要缓,什么地方要急?在知识的形成过程节奏要慢,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处要更慢,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那样,把过程拉长,甚至还要“回放”。训练学生思维的突变时,速度要快,就像电影中有时出现“10年后”,把某些东西省了。

例如,《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这节课,教学197÷32=,反馈是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时要慢;在对比练习164÷23= 、164÷27= 时教学速度要中等;练习快速判断:商是几?64÷22= 、204÷43= 、239÷47= 、444÷74= ,这个过程要快。

再如:吴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认识》,老师让孩子切土豆,第一刀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切了一刀,教师巡视。时间多,速度慢,得到的结论是:切面是平的。接着视频示范切第二刀,学生也切,师问:有什么新发现?第三刀教师用视频示范,学生自己切,又有什么变化?四到六刀到就不切了,视频一放而过,将土豆切成长方体。

这就是教学的节奏。好课的节奏犹如名曲《梁祝》,让你的思维随曲而动,在意犹未尽处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3. 做好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是在课堂上究竟该如何实施这一理念,效果又如何?看看下面来自非营利机构NTL(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的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如下图)

24小时后的学习平均保持率

这个实验结果给人的启示,就是这十几年来课改变化最大的地方就在于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在课堂要给学生几次做“主人”的机会。教师觉得自己嗓门不够大,还买了“小蜜蜂”,这恐怕不像引导者,更像领导者!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学的孩子。特级教师黄爱华就为我们做了个示范。他的大问题、大空间、大格局数学课堂中,在某些环节也是采用学生来讲课的,并且每次都是这样,是无意还是作秀,我想这是教师有意而为,同时教师适当介入,巧导、巧问、清晰、准确的总结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何种教学方式,只要把学生都调动起来就是好课!孩子学了还想学就是成功的课!

4. 要把握课堂的几个细节

和谐课堂,就是民主、幸福的课堂,这种氛围是上好课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处理的几个细节和老师做个分享。首先,对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格外关注,“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其次,对回答错的学生,要“将错救错,变错为美”。例如,有个学生到讲台前讲错了。老师问:你让谁上来帮帮你?现在你会了吗?再次,对回答得特好的学生,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是不怕老师表扬的,只怕不会表扬的老师。最后,应讲求说话的艺术。例如,吴老师让学生切第一刀土豆,有些组切得很慢,在规定时间还没完,老师是这样说的:“如果再给你五分钟能切完的举手。”学生都举手。这样一句话,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大家都举手了,放下了手中的“活”,继续参与到下面的教学活动中,比我们说“3、2、1,快坐好”是不是艺术多了,委婉多了?

有时细节决定成败,深度决定高度,好课无极限,追求无止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数学课节奏思维
花有自己的节奏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有趣的数学课
YOUNG·节奏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