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书声琅琅”
2016-02-23巨有禄
巨有禄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头戏,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课堂只是注重了读的形式,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读要么苍白平淡,要么矫情做作。这样的朗读,学生并没有真正表现出自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因而是低效的。全国名师贾志敏老先生说,充满语文味的真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道出了真语文的真谛!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而我们的教学对象,也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语文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一、知其然,使感情朗读真实有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感情朗读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传授给学生朗读技巧,那这样的朗读就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生命力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创设情境表演读,使感情朗读轻松有效
心理学家吉诺特(R·Ginott,1972)曾经说过:“要用儿童的目光去看世界,教师在情绪上需要有高度的灵活性。”有时,一位好老师就是一位好演员,他以文本为剧本,时而情绪高昂,时而语调低沉,教师尽力创设情境,以饱满的激情迅速感染学生,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将学生迅速带入文本,教师的情绪为学生奠定了朗读的基调,使得学生的感情朗读也情绪饱满。
《可贵的沉默》一课第一部分写了课堂上师生谈论过生日时的热闹场面。这部分内容浅显易懂,重点要体会孩子们内心的高兴、喜悦之情。所以,对这部分内容我进行了师生合作表演读。
师:(笑容满面地)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生:知道!知道!(在教师兴奋语气的带动下,学生一个个也都很兴奋,虽然是在表演读课文,但他们很高兴、很投入。)
师:(很欣喜地)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
生: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回答声很响亮。)
师:(提高声音)“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生:(高高举起自己的小手,有的学生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那神情好像不是在表演读课文,而是在演他们自己。)
通过这样的表演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的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投入表演,这样的感情朗读轻松有效。
三、恰当点拨巧妙引领,使感情朗读深入有效
当我们走进名师的课堂,都会惊异于名师对文本解读的独特,对教材处理的匠心独运,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他们对文本的研读揣摩,都出自那种“吟安一个字,捻短数根须”的付出。也只有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才能适时给学生以恰当的点拨,使学生深入文本、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的感情朗读深入有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是这样做的:
师:从“荒无人烟”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周围没有人,很荒凉。
师:“我”饿了,没有人帮“我”。“我”受伤了——
生:也没有人帮“我”!
师:此时的“我”非常——
生:着急、担心、害怕。
师:你能来读读这句话吗?
生: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语速较快,读出了“我”的担心害怕,以及急切地想找到人来帮助“我”的心情。)
本以为,到这里,这句话的朗读指导就结束了。可教师继续启发学生。
师:“我”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连续转了三天,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食物,伤口还在作痛,此时的“我”——
生:浑身乏力,筋疲力尽,甚至有点绝望。
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语速较慢,读出了“我”的劳累、无助。)
这样的朗读使学生一次比一次更深地感受到了“我”当时处境的艰难。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的感情朗读有层次性,教师的引领使学生的感情朗读深入有效。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努力创设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我们离真语文的“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境界就会越来越近!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