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分析
2016-02-23郭聃张志丹张晋京车晓翠
郭聃+张志丹+张晋京+车晓翠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用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类课堂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补充方式。根据学生反馈总结出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的技术要点,为今后推广该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便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纪录片;问卷调查;教学改革;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72-02
资源环境类课程是农业院校多数专业的必修和基础课程。该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概括性,很多知识点仅靠文字和图片难以表达。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生动的、便于学生理解的视频资料作为理论授课的补充。纪录片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描述,具有集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特征。优秀的科学纪录片可以从多视角直观、生动地讲述科学知识,启发观众的创新思维。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电视台都拍摄了大量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科学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科学严谨、制作精良,为资源环境类课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视频教学素材。
本课题组选取《森林生态学》课程开展了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生对教改实施的反馈信息。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教改效果,总结技术要点,为推广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课程教学模式提出合理建议。
一、调查方法
1.问卷对象。我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3级学习《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所有学生47人。
2.问卷调查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纪录片的喜爱程度、学习效果评价、纪录片播放技术要点三个方面共10项指标。
3.实施过程。在学期期末最后一次课结束后立即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7份,回收问卷47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全者共得到有效问卷46份。
4.资料统计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后,将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经整理统计后,得出下表。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记录片的喜爱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平时非常喜欢观看纪录片,在电影院、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观看过植物私生活、鸟的迁徙、森林之歌、帝企鹅日记、海洋、地球脉动、生命、微观世界等国内外知名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大部分学生对纪录片兴趣浓厚,认为纪录片影音效果精美绝伦,解说词流畅生动,能为观看者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不但能丰富自然科学知识、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培养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对纪录片较喜爱并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是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得以实施并受到欢迎的基础。
(二)学习效果评价
100%的学生认为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与普通教学模式相比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其中59%的学生认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93%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有助于学习、理解本课程的重点,其中54%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96%的学生认为应用纪录片辅助课堂教学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其中6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调查数据说明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类课堂教学与普通授课模式相比,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改革对授课模式进行了调整,利用纪录片结合相关知识点辅助课堂教学,改革思路正确,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三)纪录片播放技术要点
1.播放时刻。56%的学生认为应课上先讲对应知识点再播放视频,42%的学生认为应课上先播放视频再讲对应知识点,2%的学生认为应教师指定纪录片内容学生课前自己观看。调查结果表明:纪录片片段应以在课堂上播放为主,教师备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内容选择合适的纪录片剪辑合成,课上讲授完知识点后播放对应的纪录片视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时间与数量。对于播放总时长(以一次课90分钟为例),45%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播放时间总长度在15~20分钟为宜,39%的学生认为纪录片播放时间总长度在10~15分钟为宜;68%的学生认为单个视频片段在3~5分钟较合适,20%的学生认为单个视频片段在5~10分钟较合适。调查结果表明:一次课90分钟里,纪录片合理的播放长度为10~20分钟为宜,单个视频片段播放时间为3~5分钟较合适,折算下来为每节课播放2~4个片段为宜。学生反馈与教师课堂观察基本一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个3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片段就能成为一个课堂亮点,每节课安排2~3个片段就能有效调动整节课的学习气氛,过多、过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学生注意力分散。
3.地区与语言。71%的学生表示较喜欢欧美地区制作的自然科学纪录片,其次是亚洲地区占18%,国产纪录片占11%,这可能与欧美自然科学纪录片起步早、资金投入大有关。在解说与字幕方面,按学生接受程度依次为英音中字(74%)、中音中字(48%)、中音英字(22%)、英音英字(15%)。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大多数学生能接受英文解说配中文字幕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也能帮助学生多掌握一些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四、结论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这次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相关知识点与自然科学纪录片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支持与肯定。学生普遍表示纪录片可以从多视角直观、生动的讲述科学知识,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习积极性,他们希望能在其他资源环境类课程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反馈我们对纪录片辅助教学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教师课前做好备课准备,根据知识点选择经典自然科学类纪录片剪辑合成为视频片段,语言最好为英文解说中文字幕;课上讲授完知识点后,播放对应的纪录片视频片段对知识点作以解释和扩展;纪录片不宜过多过长,每节课播放2~4个片段,每个片段3~5分钟为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改进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莲英.浅议环保纪录片在高校环境教育课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87-88.
[2]高健,张文昭.科普纪录片在天文通识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2013,(07):55-58.
[3]黄景,陈中凯,曾影.《美丽中国》纪录片的地理教学价值探析[J].地理教学,2013,(24):44-45.
[4]陈玲.BBC纪录片《冰冻星球》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地理教育,2014,(04):48-49.
[5]冯也倪.对生态文明的倡导与赞歌——《森林之歌》[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60-61.
[6]高峰,冷冶夫,张越.国际优秀纪录片的创新理念与特点[J].电视研究,2007,(12):36-38.
[7]张宝平,张社生.《森林之歌》的创新思维与制作[J].电视研究,2008,(03):56-57.
[8]齐维.浅谈中外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从《海洋》《±2℃》谈起[J].青春岁月,2012,(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