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016-02-22大鹏
小时候老师经常问,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时的标准答案是警察,是医生,是科学家。我最初的回答是:“和尚。”
和尚在我幼小心灵里的形象实在太高大了,主要是因为《少林寺》。那时候全集安市只有一家电影院,播的永远是三部片:《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寺》。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翻墙进电影院去看《少林寺》,动作和台词都记得很清楚。还有一首歌曲更加坚定了我对和尚的崇拜,因为第一句歌词就是:“和尚只在我梦萦。”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唱的不是“和尚”,是“河山”。
所以,我的第一个爱好是武术。那时候有一本杂志叫《武林》,我经常翻看,默默记下动作,然后回家自己练。我有一个双截棍,是我爸用桌子腿和车链子给我做的,刷上黑色的油漆。我天天带着它上学,一边走路一边挥舞,非常吸引眼球,后来被老师没收了。
我还参加过一个武术班。教练是一个光头,他很厉害。我因为底子好,练得勤快,就当上了副班长。有一天教练生病,由另外的老师代课。他让我们自由练习,我和一个大个子交手,他打不过我就哭。代课老师觉得是我出手太重,狠狠批评了我一顿,这让我这个副班长感到很委屈,一怒之下退出江湖。
后来我就转而学小提琴。在学校的兴趣班里,有十几个学生,用的都是学校里的小提琴。事实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凡是自己家有小捉琴的同学进步都比较快。像我这样的孩子,因为不能在家练习,很快就只能滥竽充数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集安市成立了少年宫,学校小提琴兴趣班的这些学生,直接成为少年宫小捉琴班的学员。少年宫开学第一天的晚上有一个露天舞会,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放学前小提琴老师把我留下,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大鹏啊,晚上你和你父母不用来参加舞会了,因为根据我的观察,你的小提琴水平和班上其他同学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你不太适合学音乐,以后可以试试去报别的班。”我一直忍到走出少年宫才哭,回家跟我妈说,我不喜欢学小提琴,以后不要学了。
那句“你不太适合学音乐”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觉得自己适不适合做一件事不应该是别人去评价的。但是,你认为我会立刻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评价是错误的吗?并没有,我很听话地报了绘画班。
学画画的根本原因,是成本比较低,省钱,而且我也还算有天分,后来还拿过很多次奖——那时候少年宫的内部比赛中,所有的孩子都有奖。我还做过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们家“暂时”住在我爸单位锅炉房的时候,我把整个更衣室的走廊都贴满自己的画,画的是圣斗土星矢,每一幅看上去都没什么区别,可是一边跑一边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是一组动画。从走廊的这头跑到那头,星矢正好打完一套天马流星拳。我每天都跑好几个来回。
我小时候还夭折过一个爱好,就是说相声,主要是受《曲苑杂坛》节目的影响。我有一个搭档叫于锋,他捧哏,我逗哏,这个决定是我做出来的。我告诉他他很帅,帅哥不能当逗哏的,抖包袱这事儿得我来,他欣然接受。后来于锋识破了我的计谋,发现根本就是逗哏的比较拉风,我俩就拆伙了。
说相声是比较低碳环保的爱好,不需要什么物质上的投入,和唱歌一样。我最开始对唱歌感兴趣是在小学五年级。班级的大合唱,老师挑我站在最前面。我以为是自己唱得最好,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个子最矮。
我还有很多爱好,比如写文章、打篮球、做饭什么的,但不是所有的这些爱好,最后都能够成为特长;甚至不是所有的爱好,在一开始都是爱好。
电影《蜘蛛侠》里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这里面提到的“选择”,我认为并不全部是主动的,就好像我们从事的工作、我们就读的学校、我们成长的环境,甚至我们的业余爱好,也许很多人都是被动做出的选择。面对这种情况,我让自己接受、适应,然后尝试改变,或者被改变。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顺其自然,平静地面对并热爱当下的生活。在我先后被两根弦的二胡和四根弦的小提琴拒绝在门外之后,顺其自然地,我成了全集安市六根弦的吉他弹得最好的人。
(选自《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有删节)
编辑分享
并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出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迎着逆境而上。梦想路上不断受挫,他选择接受、适应,尝试改变,在难搞的日子里笑出声,这就是大鹏,那个随遇而安的煎饼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