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差距及定位

2016-02-22罗娜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

罗娜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差距及定位

罗娜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和成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辅导员职业化有着势在必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趋势。本文将会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差距及定位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角色定位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目前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在实施上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积极影响,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差距及定位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定位

职业化没有确切的定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自主化,其主要体现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规范四个方面,因此职业化有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自主化四个基本特征[1]。职业化要求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精神、思维、道德、态度等方面皆符合所从事职业的规范和标准。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辅导员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度较高,这些因素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辅导员究竟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师?抑或两种身份并存?在实践中,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甚至在认识上出现一定的偏差,导致高校辅导员对其工作性质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效辅导员职业化,即把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根据职业化的基本特征和各项规范纳入职业化行列,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处于职业化的状态下,具有专门化、专业化、专职化的特征。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一种成熟状态。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状

在目前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职业化的工作理念并未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实际情况与职业化定位相差甚远,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职业生涯中,许多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缺乏正确的向导。国家相关政策虽然规定辅导员能够按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但在实际工作中,受科研成果和课时的影响很难通过教师来评职称,由于其他原因,辅导员通过行政管理人员评职称难度更大,因此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不容乐观,一些辅导员把工作当做进入学校管理层次的跳板,或者使用各种办法增加课时,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属于管理。

其次,由于辅导员工作量较大,工作的涵盖面较广,使其角色定位难以明确。辅导员是集学生教育、管理、科研和服务为一体的教师,需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道德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以及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过大的工作量占据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很难能够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角色定位造成不便。

最后,辅导员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身份两边为难。一方面,辅导员作为教师,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担负着学校正常协调运转的管理工作。在这两重角色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极其尴尬,尤其当学生利益和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因此导致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角色定位模糊,难以在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

3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

在目前的高效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3.1树立职业化的观念

树立职业化观念,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已经明确界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内容,辅导员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师,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者[2]。辅导员只有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职业,才能在工作中积极投入,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2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

众所周知,高效辅导员与完全意义上的教师不同,也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人员,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事务管理。为了大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应根据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立专业化的辅导员,例如政治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辅导员负责不同的专业,按照其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标准,细化辅导员的工作,使辅导员的职责更加明确,推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发展。

3.3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辅导员招聘上,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对于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必须严格,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明确辅导员的从业资格和标准,通过严格的考核选出专业性人才,形成辅导员职业内部的发展机制,使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获得重要的推动力。在辅导员工作上,建立激励制度,学校辅导员发展序列进行统筹规划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发展阶梯,进一步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发展。

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前提,近几年,职业化成为一种新兴的工作岗位理念。处于职业化状态的高线辅导员,自身要树立职业化的意识,在管理上具有专业化,将职业素养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并以职业化的心态来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将职业化的理念深入到每项工作中去,有效加强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备注:江西科技学院2015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转型期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向锋,杜莉,孙睿. 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77-79.

[2]王艳波,张金梅.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J]. 人力资源管理,2011,03:123-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15-01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值班律师的角色定位辨析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及采访措施分析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分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