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2016-02-2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黄开梅刘兵赵中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根性肌电图波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 黄开梅 刘兵 赵中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 黄开梅 刘兵 赵中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表现。方法:对60例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检测双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双下肢胫神经F波,H反射,以及双侧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和L4、L5、S1相应的椎旁肌肌电图(EMG)。结果 :60例患者中针极肌电图异常46例,异常率76.6%,均为神经源性损害。其中L4、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6例,L4、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6例,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2例,L4水平神经根性神经源性损害6例,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3例,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3例。神经传导检测运动诱发波幅减低或引不出22例,感觉神经波幅减低或引不出4例。双下肢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26例;60例患者中H反射异常35例,异常率58.3%。结论:肌电图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提高诊断正确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神经根;肌电描记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病,腰椎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一些可视性病变包括脊髓脊神经根病变及其与椎骨椎间盘的关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不能了解神经的功能状态。而肌电图不但可确定神经的功能状态,还可确定损害的部位和范围[1]。故腰椎影像学检查结合肌电图检查,可提高定位准确率及了解疾病程度。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电图检查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8~78岁 ,平均58.0±12.6岁,病程3月~12年,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痛或下肢麻木无力,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均行腰椎MRI及肌电图检查。

(二)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肌电诱发电位仪及配套产品,室温18~20℃,检查60例患者双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双下肢胫神经F波。观察运动纤维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感觉纤维波幅、传导速度。F波潜伏期、出现率、速度。检测双下肢H反射,双下肢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和L4、L5、S1相应椎旁肌针电极EMG。H反射异常:H反射潜伏期延长>`x+2.58s,两侧潜伏期差>`x+2.58 s或波形引不出为异常。针电极EMG:以静息状态下出现纤颤、正锐波为异常,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为异常。重收缩时出现单纯相为异常。所测数据参照协和医院崔丽英标准[2]。

二、结 果

肌电图测定 EMG异常46例,异常率76.6%,均为神经源性损害。其中L4、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 6例,L4、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6例,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2例,L4水平神经根性损害6例,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3例,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3例。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双下肢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其中运动诱发波幅减低或引不出22例,感觉神经波幅减低或引不出4例。双下肢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26例,其中双侧异常14例,单侧异常12例,胫神经F波出现率全部正常。

H反射测定 60例患者均行H反射测定,异常35例,异常率58.3%。其中,H反射潜伏期延长>`x+2.58 s 16例,两侧潜伏期差>x+2.58 s 12例,患侧H反射未引出7例。

三、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腰椎MRI、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通过以上综合检查可了解神经根的结构改变及受压迫程度,亦能明确神经根损害的程度和神经功能状态。为进一步的治疗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本组60例患者EMG异常46例,异常率76.6%,均为神经源性损害。其中L4、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 6例,L4、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6例,L5、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2例,L4水平神经根性损害6例,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13例,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3例。L4、L5、S1出现神经根性损害比例为37%、48%、15% 。15例患者针极肌电图相应神经节段静息见纤颤或正锐波,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其余31例均为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静息未见纤颤或正锐波。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损多在L5、S1,本组L5水平神经根性损害48%,占较高比例,这与朱永霞等[3]研究基本相同。但针极肌电图仅15%出现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低于国内其他学者研究报告。分析原因考虑我们针极肌电图S1神经根反射区(腓肠肌或S1腰椎旁肌),仅观察静息状态或重收缩两种状态,而静息状态下的纤颤、正锐波主要反应肌肉的急性失神经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就诊时大多数病情已迁延多年,神经已出现再生支配,而无急性失神经状态的纤颤、正锐波出现。本组60例患者中有35例H反射异常,异常率58.3%,与徐津[4]报告基本相同。H反射系脊髓单突触反射,是指次强刺激胫后神经所诱发的小腿三头肌的反射性反射,小腿三头肌反射可作为骶1神经根病变的敏感指标,H反射延迟和缺如表示骶1神经根损害。H反射作为骶1神经根病变指标更敏感,故考虑存在 S1水平神经根性损害时,应结合S1神经根反射区针极肌电图及H反射检查。

另本组研究中,仅15例患者EMG相应神经节段见纤颤或正锐波急性失神经改变,多为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慢性失神经改变。椎间盘突出患者神经损伤后2~3周,其所支配的近端肌肉会出现急性失神经电位,远端肌肉需3~4周后才会出现急性失神经电位,而数月后,神经再生完全,失神经电位将消失,遗留大的再生的运动单位电位和募集相减少。本组患者就诊时大多病情迁延,病程较长,故纤颤或正锐波等急性失神经电位较少见,多为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慢性失神经改变。如纤颤或正锐波和轻收缩时时限延长,波幅增高两种电位均出现,应考虑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慢性病程中出现急性神经根损害。

F波主要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神经根的功能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损时,可出现胫神经或腓总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本例中有26例患者出现双下肢胫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亦提示L5~S1神经根病变。

另本组60例患者神经传导检测22例运动神经纤维受损,4例感觉神经纤维受损。22例均表现胫神经或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波幅显著降低,传导速度无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损时大多周围神经正常。如果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要排除丛性或单神经病,本组22例运动神经纤维损害患者,腓总神经受损者已通过腓骨小头处有无局部传导减慢和传导阻滞,胫后神经受损者已通过腓浅神经感觉支和腓肠神经感觉电位检测排除丛性或单神经病。外周神经由多条神经根组成,大多数根性病变只损伤部分神经根,至少50%的运动轴索丧失才能造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明显降低。病变轻,病程短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一般均正常,病变重,病程长的患者可出现运动诱发波幅不同程度降低,严重者可出现运动传导速度轻度减慢。而本组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比例较高,可能与本组患者平均病程较长,神经根损伤较多有关。另感觉神经节位于感觉神经根与运动神经根汇合处的近端,在椎间盘突出时,此神经节一般不会受累,所以感觉神经传导一般不会出现异常。而丛性或周围神经病变时,即损害了节后纤维,感觉神经电位异常。本文有4例患者感觉神经波形引不出或波幅下降,分析均有糖尿病,故考虑为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

综上,肌电图检查时,神经传导检测可鉴别丛性或单神经病及根性损害,进一步的针极肌电图可进一步定位,以及判断病程,H反射和F波检查进一步反映神经根损害。张淑玲等[5]研究通过肌电图、CT、椎管造影、临床等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更受损定位时,肌电图可发现超出其他检查范围更广的神经根损害。定位准确率虽稍逊于CT及临床物理诊断,但关于病变涉及范围的发现有独到之处,对定位诊断选择术式等有重要意义。故肌电图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提高诊断正确率。

1 党静霞. 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8.

2 崔丽英. 简明肌电图学手册.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160.

3 朱永霞,朱莉. 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诊断价值.安徽医药,2015,19(8): 1563-1564.

4 徐津. 肌电图在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当代医学, 2014,20(7): 108.

5 张淑玲,刘志诚,张斌,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检查的独特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25-26.

(2016-03-01收稿)

* 邮政编码:215001

10.3969/j.issn.1672-0458.2016.02.005

猜你喜欢

根性肌电图波幅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着眼“根性”,指导学生品评时事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前锯肌与颈椎旁肌在C5~7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电生理诊断中的价值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