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合作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6-02-21黄育德张华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木制生产性玩具

⌾黄育德 张华燕

(作者单位:浙江省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23600)

校企深度合作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黄育德 张华燕

学校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推行校企合作“双主体”理念,校企双方通过签订“一份契约”、统筹“两个资源”、推进“五个优化”的实践,提升了专业整体实力,增强了服务经济能力,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特色专业,引地方名企——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进校园,共同探索“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和管理集木制玩具研发、设计、打样、制造、印刷、包装、网络销售等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1.解决实训基地运行困惑的需要 目前,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最大困惑有两个方面。一是运行成本高,校内实训基地投入大,设施设备更新快,日常维护和教学管理成本高,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有效地控制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成本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二是运行效率低下,当前学校具备了一定的实训基地硬件,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管理运行难、利用率不高的软性问题,直接影响了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省级特色专业。因此,从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入手,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突破校企合作机制瓶颈的需要 众所周知,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但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主要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并不愿意或实质性地参与到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去,更少有企业为学校无偿提供实训设备和培训经费,使得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机制严重缺失。探索实施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模式,有利于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可以有力解决企业在实训基地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中以提升其利用效率。

3.建立多功能实训基地的需要 通过实训基地共建,有利于改变校内实训基地封闭单一的功能现状,能有效解决木制玩具设计、生产等相关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生产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突出典型实训项目和典型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训练。有利于搭建应用技术研究的平台,利用基地开展产品开发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实现创新发展;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使教师能够将教学、生产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师、场地和设备,拓展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承担玩具企业员工、木制玩具设计师等培训,为职业资格鉴定提供条件,建立起集教学、研发、生产、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二、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

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共建,校企双方通过签订“一份契约”,统筹“两个资源”,推进“五个优化”,创新校企合作“双主体”理念,建立实训基地共同管理机制,优化实训资源配置,提高实训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实训和管理成本,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对接,发挥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生产、实训、研发和社会培训等多元化功能。实训基地共建的双主体理念,见图1所示。

1.订立一份契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学校与浙江和信玩具有限公司签订了《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基地共建协议》,建立了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负责提供实训场地和设施设备,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教学计划,接受设备维护、实训教学、文化建设、学生就业等服务。企业负责实训基地的布局和建设、实训教学的安排和管理、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基地文化的打造、实训设备的维护、实训基地的产品加工、毕业学生的就业推荐,承接对外职业培训。

2.统筹两个资源,整合校企人力和物力 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双方按照“互惠互利、自愿双赢”的原则,校企共同以企业化管理方式统筹学校和企业两个资源,协调合作过程中两种不同体制带来的文化与人价值观的矛盾,以克服学校和合作企业在管理上“两张皮”的现象。学校提供在编专业教师,企业负责聘请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实训教学实行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和统一考核。同时,根据双方的协议,企业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负责维护设施设备和提供实训耗材,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使校企资源形成有效聚合。

3.推进五个优化,完善实训基地功能

(1)优化实训基地管理。校企双方根据教学、生产和培训的要求,对实训场地和功能进行分析论证和规划布局。为优化实训基地管理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构成,理事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常务理事由学校副校长、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担任。管理委员会下设教学管理部、市场运行部、技术研发部、实训考核部。管理委员会是实训基地共建实施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实训基地共建整体实施的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考核实训基地共运实施的效果和质量。建立实训设备台账,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做到每天点检,每月保养,每季度大修,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操作。同时,引进企业“7S”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实训效率。

(2)优化基地职场环境。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企业硬件设计的布局、工作环境的配置和人文氛围的营造,引进企业文化,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按木玩完整生产链的岗位要求,以功能划分配置了木制玩具生产车间、木玩产品设计工作室、木制玩具打样中心、电子商务实践部,设置了木制玩具研发、打样、制造、印刷、包装、网络营销等工作岗位。每个功能区模拟职场的真实环境,如电子商务实践部,摄影棚、办公区、产品展示区等区块有序分布,墙上张贴电商名人介绍、宗旨、平台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公司化运作。这种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零距离接触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3)优化实训过程管理。制定实训教学流程,细化各阶段标准职业动作,对实训教学进行过程监控和评价。根据实训流程要求,对学生提出工艺流程、操作规范、职场安全、作品质量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实训,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实行实作效果考核,开展实训课堂满意度调查,建立起实训教学质量反馈的管理机制,为不断优化实训过程持续提供改进信息,从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学生实训过程管理流程,见图2所示。

(4)优化实训设备配置。设备配置是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关键。在保证满足常规实训教学需要的基础,设备的添置主要考虑了生产性实训需要,并按业内最先进的设施设备要求进行配置,如添置了M7132Z平面磨床、XL6136卧式铣床、BH6050牛头刨床和Z3040摇臂钻等原材料处理设备,建德630R-12P磨光机木料半成品表面设备和处理直轨机、弯轨机等木料加工专用设备,以及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线。在木制玩具研发制样中心,配置了产品造型、包装设计的研发设备,样品制作实训台,可以对外承接各种玩具样品的制作,让学生接触市场最前沿的产品。电子商务实践部,添置了计算机、单反相机、摄影灯等一流设备,充分发挥基地产品的网络营销功能。基地的实训设备的优化配置,既满足了实训教学需要,又能承接生产服务和职业培训。

(5)优化实训教学资源。为推进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改革需要,校企共同开发木玩特色课程,优化实训教学资源。结合木玩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编写了《木制玩具制作工艺》。样品制作实训环节,以对外承接样品制作成为教学案例开展,并把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提炼,收集在校本教材《木制玩具白坯件制作实例教程》中,有效推进以典型案例为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让“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地。在企业研发人员参与下,还编写了《木制玩具设计案例教程》等专业特色校本教材,课程资源、实训教材真正得以优化。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成效

1.提升了专业整体实力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提高了实训基地效能,实现了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创新了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了学校管理创新。实训基地共建实施以来,学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实训设施设备得到有效利用,降低实训基地运营成本20%。近年来,师生们研发的“新型立体式五子棋”“立体式梯田DIY组合”“立体式水滴状绚彩梯田”等木玩产品,4项获国家专利,两项分别在2013、2014年省教师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学生双证获得率100%,初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9.6%,用人单位满意率98.6%。学校的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

2.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之后,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学校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等创建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10月,云和县经贸局在该实训基地建立了木制玩具出口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11月,云和县邮政局将首个跨境电商培训基地设在了该实训基地;2015年11月,云和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我校设立了木制玩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3.增强了服务经济能力 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木制玩具从设计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使学生所学即能所用,毕业后直接可以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对口就业,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

当前,在整个木玩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学校正在为木制玩具文化创意方面进行着诸多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木制玩具体验研发制样中心、玩具DIY手工创意制作中心、木工制作体验坊等,使木制玩具产业更好地对接旅游、教育、娱乐等产业共同发展,为我县十三五实现打造特色木玩小镇,实现木玩产业创百亿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体会与思考

1.校企合作要重视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的瓶颈是体制问题。校企合作中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关键在于校企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及利益的统一。构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离不开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更离不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社会支持。

2.校企合作要重视文化对接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问题是当前中职学校发展中普遍遇到的现实问题,其实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协调问题。校企合作要使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通过这两种文化的对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总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这种模式,实现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教学要求,同时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和企业文化带到学校,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了企业车间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张鹏鹂卢婷.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06);

[2]陆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法探索[J].科技资讯,2009(06)。

(作者单位:浙江省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23600)

猜你喜欢

木制生产性玩具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平衡玩具
第六届童话云和木制玩具圆满成功!
丢失的玩具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儿童专注力提升与木制玩具设计
木制乐器制作研发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