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6-02-21庄建明薛美荣耿新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法氏囊滤泡变性

庄建明,薛美荣,耿新平

(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发区畜牧兽医站,江苏 常州 213000;2.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常州 213000)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庄建明1,薛美荣2,耿新平2

(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发区畜牧兽医站,江苏 常州 213000;2.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常州 213000)

鸡法氏囊病;诊断;防治

本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的传染性、全身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及幼年鸡。其特征是法氏囊出血、水肿,间接性白色水样下痢,严重萎顿、厌食、体重减轻,轻度的呼吸道症状、贫血、电解质平衡扰乱,淋巴细胞减少和血清电泳清蛋白降低等。因此在大中型养鸡场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损失很大的传染病。

1 流行特点

此病为高低接触性传染病,传播快。本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病鸡与健康鸡接触,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和黏膜感染。侵入宿主后,先在肠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增殖,再随血流扩散至肝脏和法氏囊,并在法氏囊定居和繁殖,然后随血流扩散至全身。在家禽中仅鸡有易感性,且雏鸡或幼鸡(2~15周龄)易发。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其中来航鸡更为易感,肉用雏鸡的饲养期一般不超过10周龄最为常见。蛋鸡在育雏期也常发生此病,一般3~6周龄最为易感。感染后第3天开始发病,5~7d为高峰期,常有死亡,以后逐渐减少,10d后停止死亡。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养禽地区呈地方性流行。雏鸡饲养密度高的发病最严重,感染率高达100%。发病率为30%~40%,死亡率一般达10%~30%。此病一旦流行后常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发生法氏囊病以后可使鸡白痢、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率也增加。

2 临床症状

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下痢和极度虚脱。潜伏期极短,一般感染后2~3d出现下痢,排浅白色或水样的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或沾污泥土。随着病呈的发展,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蓬松无光,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5~7d是死亡最高峰。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变:全身脱水,肌肉干燥,胸、腿、翅部肌肉有条纹或斑点状出血。法氏囊病变有特征性,早期见法氏囊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浆膜面明显胶样水肿。切开法氏囊黏膜见潮红肿胀,散有点状出血,严重病例法氏囊呈紫红色,黏膜呈弥漫性出血。有的病例在法氏囊黏膜皱褶表面见粟粒大样,黄白色坏死灶,囊腔内有多量黄白色奶油状物或黄白色干酪样栓子。病后期法氏囊萎缩,重量减轻,呈灰白色。此外,皮下翼肌的外肌黏膜,心肌、胃肌浆膜下,肠粘膜、腺胃粘膜有出血。特别在腺胃与肌胃的连接处散在出血点。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致使肾变白或苍白。脾有轻度增大,表面均有坏死灶,切面有红色小点,肠腔内粘膜增多,肓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淋巴细胞组织结构(法氏囊、脾脏、胸腺和肓肠扁桃体)中出现坏死性炎症。但法氏囊的病变最严重。感染1~2d,可见法氏囊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部分淋巴滤泡的髓质区出现浓缩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随着病程的发展,淋巴滤泡的淋巴细胞坏死、崩解、出血、细胞浸润。后期7~10d法氏囊实质严重萎缩,淋巴滤泡消失,滤泡间结缔组织增生,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皱褶样内陷。淋巴滤泡体积增大,淋巴细胞密集在滤泡边缘。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胸腺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大量减少,肾曲细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肝脏血管周围有轻度的单核细胞浸润。

4 实验室诊断

为了分离病毒,可用病鸡的法氏囊或肾的悬液接种7~9日龄或9~11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感染鸡胚接种后3~5d死亡。鸡胚皮下和肾脏出血,肝脏坏死,为了鉴定病毒也可用阳性血清作中和试验。由病毒对细胞培养物的适应,可利用蚀斑减数试验作为一种定量血清试验方法。琼脂扩散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均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方法。琼脂扩散试验是给本病定性的一种简便方法。但要全面了解鸡群中本病的免疫水平,以便掌握每次用疫苗时间,还需检测鸡群血清中和抗体。对流免疫电泳法是检出本病毒特异性沉淀抗体的一种特异的、敏感的、可以重复的快速方法,它具有快速检测大量样品的潜力。试验结果表明,对流免疫电泳法比琼扩法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从判定时间来看,琼扩法需要24~72h才出现结果。而对流免疫电泳法则需1~5h。因此,对流免疫电泳法更具有快速、灵敏的优越性。经口感染本病毒18h后,采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以从鸡的法氏囊的细胞中显示出本病的特异抗原。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本病毒是特异的。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确诊为法氏囊病。

5 鉴别诊断

在病变上,本病易与磺胺类药物中毒、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混合,应注意鉴别。

5.1 磺胺类药物中毒有磺胺类用药史上,颜面部皮肤出血、胸部、腿部皮下肌肉有斑点状出血,法氏囊病变不明显。

5.2 肾 病 肾脏变性肿胀,尿酸盐沉积,整个消化道出血,法氏囊病变萎缩并呈灰色,在鉴别中很类似法氏囊病的病变。

5.3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有呼吸道症状,白色水样腹泻,胸部、腿部皮下脱水明显,病死鸡气管充血、水肿、上皮脱落、支气管粘膜胶样变性。这两种病在同一鸡群中有同时发生的可能。而法氏囊病变有轻度充血、出血。

5.4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4周龄以下的鸡很少发病,性成熟期的鸡发病率最高。病理变化主要是在内脏形成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母细胞浸润、肿瘤可呈弥漫性扩散。使肝脏极度肿大,呈灰红色的大理石样,结节状,单个或成群的分布。有的像粟粒样散布在实质器官中。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本病首先要严格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检疫,防止病雏进入鸡场。在发生本病后,应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止措施,封锁发病鸡场,隔离或处理病鸡,全面彻底进行消毒。在流行地区内的高密度鸡群接种弱毒疫苗是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要采用优良的饲养管理以及鸡舍防控措施,直至传播危险消除,防止病毒的传入。

6.2 治 疗

6.2.1 母源抗体:对雏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同时对免疫产生干扰。

6.2.2 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7日龄、18日龄各进行一次饮水免疫,或根据检查母源抗体水平来决定免疫时间。

6.2.3 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饮水4~6d对免疫或许有一定的帮助,抗生素的应用可控制继发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03.1.

[2]郑建浩.浅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制[J].畜禽业,2008.04.82-83.

[3]魏之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J].农业知识,2008.03.24-25.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101

猜你喜欢

法氏囊滤泡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征兵“惊艳”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声像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滤泡树突状细胞表达模式变化在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