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南州牦牛冻精改良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2-21郭淑珍李保明马登录赵光平包扎西才让王文飙许晓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甘南州牦牛现状分析

郭淑珍 ,李保明 ,马登录 ,赵光平 ,包扎西才让 ,王文飙 ,许晓平

(1.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2.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畜牧兽医站)

甘南州牦牛冻精改良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郭淑珍1,李保明1,马登录1,赵光平1,包扎西才让1,王文飙1,许晓平2,*

(1.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2.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畜牧兽医站)

摘要: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对高海拔、寒冷、缺氧、缺草等恶劣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牦牛常年放牧、野性较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冻精改良技术的开展,从而在高原牧区推广应用牦牛冻精改良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本文就甘南州牦牛冻精改良技术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牦牛冻精改良技术的对策和建议。只有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措施,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牦牛冻精改良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就能推动牦牛冻配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高原生态畜牧业高效健康发展和农牧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甘南州 牦牛 冻配改良 现状分析

牦牛冻配改良种技术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经济效益好,能够推动特色养殖和加快牦牛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近几年来,为了减轻草场压力,减少草畜矛盾,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提高畜种质量和数量,甘南州采用牦牛冻配改良技术,用野血牦牛冻精提纯复壮甘南牦牛,用娟姗牛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繁育犏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甘南州畜牧业发展概况

甘南州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带,北纬33°06′30″-35°34′00″,东经100°45′45″-104°45′30″之间。境内多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全州由山原、山地丘陵和高山峡谷三个地貌类型组成。海拔高度1 172~4 920 m,大部分地区在3 000 m以上。全州年平均气温1.6~13.6℃,年平均降水量500~800 mm。甘南州是甘肃省乃至全国的主要牧区之一,境内有集中连片的天然优质草场,有亚洲第一天然牧场之美称,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全州共有草地面积2 736 869.6 h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28%,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2 574 153.4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4.20%,天然草地平均亩产鲜草 336.76 kg,总储草量为120亿kg左右。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621万个单位,每0.418 75 hm2可养一个羊单位。草地主要分布于玛曲、夏河、碌曲、卓尼的部分地区及合作四县一市,饲养方式多为逐水草而游牧。

畜牧业是甘南州农牧民群众的主要衣食来源和物质基础,也是甘南州第一产业的首位产业。

牦牛、藏羊业是甘南州畜牧业的主要特色,终年放牧于天然牧场,主要采食天然优质牧草,饮用纯净水。因此,牦牛、藏羊肉称得上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更是肉中之珍品。据统计,2014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存栏378.13万头(只),全州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达到35.6%、46.4%和40.4%,较上年度分别提高了1.9、3.6和3.6个百分点;完成肉类产量6.9万t,奶类产量8.7万t。新建暖棚、储草棚2 715座、22.96万平方米。组建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38个,良种率达到48.3%。建成牦牛专业合作社438个,家庭牧场5 206户,牛羊规模标准化养殖场(小区)46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12个。

2牦牛冻配改良技术应用现状

牦牛是高寒牧区的特有畜种,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甘肃、云南等六省区的高原草地和高寒山区。甘南州存栏牦牛124万头,能繁母牦牛63.88万头;甘南牦牛是我国牦牛中的一个地方类群,甘南牦牛较其他牛种晚熟、繁殖力低,公牦牛4岁左右开始配种,母牦牛3~4岁配种,牦牛发情症状很不明显,为季节性发情。发情多集中在6~10月,7~8月为旺季,一般发情周期为20~21 d,发情持续时间1~2 d,情期受胎率80%左右,母牦牛利用年限10年左右。随着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率,扩大了种公牛的配种范围和参配母牦牛的头数。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了地方牦牛品种的杂交改良步伐,加速了牦牛育种工作进程和繁殖改良速度,促进了优质高效牦牛业的发展。

甘南州牦牛人工授精工作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主要用野牦牛冻精和半血野牦牛冻精在夏河县桑科乡、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开展牦牛提纯复壮试验,共授配母牦牛100多头;在玛曲河曲马场进行了牦牛的种间杂交试验,先后用海福特牛、秦川牛和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母牦牛500多头,受胎率30%左右。1984至1986年,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在合作市那吾乡卡四合村、达洒村、南木楼村进行了“奶牛专业户综合服务试验”项目,对当地518头母牦牛和犏雌牛主要用乳用品种黑白花牛和少量西门塔尔牛冻精进行授配,由于公母牛混群放牧饲养、冬春饲草料缺乏、人工授精技术实际操作不娴熟,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较低,不到30 %,再加上当地母牦牛体格偏小,而杂种犏牛犊的胎儿大,母牦牛到怀孕后期时往往缺乏营养,易造成母牛难产和死亡,影响了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在1987年到2002年间,牦牛人工授精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2003年开始至2006年,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在玛曲县阿孜试验站用野牦牛、1/2野血牦牛和3/4野血牦牛冻精人工授配甘南母牦牛200多头,母牦牛受胎率达到70%,产活含野血的牦牛犊100多头,以提高甘南牦牛的生产性能。之后陆续在玛曲大水种畜场及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的部分乡镇用大通牦牛冻精人工授配甘南牦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两年来,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藏羊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大力发展高原奶牛产业,用娟姗牛冻精人工授配甘南母牦牛繁育生产优质犏牛,犏母牛用作奶牛,犏公牛育肥出栏。两年共人工授配母牦牛600多头,受胎率40%左右,繁殖成活率达35%;所产的娟犏牛公牛犊平均初生重21.5 kg,体高63.5 cm,3月龄平均体重80.33 kg、体高84 cm,娟犏牛母牛犊平均初生重18.8 kg,体高60 cm,3月龄平均体重79.25 kg、体高81.7 cm。初生重比同期牦牛犊平均重5kg以上,3月龄体重比同期牦牛犊平均重20kg以上,杂交效果显著,很受群众欢迎,使我州犏牛繁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牦牛冻配改良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牧民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

各个村社及牧户的牧场分散、交通不便,牧民的文化水平低,科学文化知识落后,接受新鲜事物和科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有限,对牦牛冻配改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缓慢。有的牧场不按要求采取措施去势淘汰劣质公牛,乱交乱配现象严重。

3.2科技宣传不够,牧民群众认识不足,开展工作难度大

县乡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对冻配改良工作缺乏明确认识,对牦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宣传不够,致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牦牛冻配改良工作的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母牦牛都是一家一户所有,组群难度大,牧户对母牦牛发情的观察鉴定不及时,群众牵牛到配种点费时费力,从而使农牧民群众对牦牛冻配改良工作不乐意接受,工作开展难度大。

3.3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员培训不够

因甘南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农牧民贫困,地方财政困难,冻配改良工作存在着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州、县、乡畜牧推广单位没有专门的畜种改良经费,一是对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不够,力度不大,有时只能从理论上讲授,实际操作培训不够,致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工授精技术不熟练,尽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技能不足,授配、受胎率不高;二是对参加人工授精的母牦牛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若没有授配,也没有专门经费补偿损失;三是畜牧推广单位工作经费少,不能满足下乡蹲点的需求。

3.4配种员队伍不稳定,受胎率低

在生产关系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牦牛人工授精工作是一项集脏、累、风险大,且技术要求较高为一体的工作,配种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配种员经过2~3年工作实践,已有一定的的配种经验,确因工作需要抽调去搞其他工作或调离;有的有思想情绪,输精技术不太熟练,不认真学习母牛发情鉴定技术,不能很好把握适时输精时间,空怀、复配较多,致使母牦牛的受胎率较低,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制约了牦牛冻精改良技术的大力推广。

3.5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直接用于转变生产方式、服务于畜牧生产和冻配改良工作的牲畜暖棚、圈栏、饲草料基地、疫病防治、人畜饮水、草畜产品加工贮藏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冻配改良点的仪器设备等工作设施简陋,技术人员操作能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

3.6传统混群放牧的养殖方式制约着牦牛冻配改良技术的推广

主要是草场退化和草料匮乏,牦牛饲养管理条件差,科学养殖技术落后,农牧户传统放牧散养导致繁殖母牛自然交配,人工配种成功率低。

4加强牦牛人工授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母牦牛受胎率

一是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乡镇畜牧站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加注重实际操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习、跟班操作等方法,提高冻配人员输精操作、母牛发情鉴定等技术,为母牦牛牛适时输精,从而提高配种受胎率。二是进行养殖户、养殖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放牧员的的培训,通过与妇联、共青团、养殖协会等合作,结合阳光培训工程等,采取联办或独办培训的方式,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母牦牛发情症状、怀孕母牦牛饲养管理、助产、犊牛培育、免疫、驱虫、种草、饲草料加工调制等科学养牛综合配套技术的培训,做到良种良法,充分展现牦牛冻配改良的杂交优势和效益。

4.2加强科技宣传,提高牧民群众对牦牛人工授精工作的认识

各级业务部门要大力宣传畜种改良工作的重要性和人工授精技术工作的好处,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牦牛人工授精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同时在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上给予倾斜。通过举办“赛牛会、品种展示会”,把养殖优良的牛品种进行展示,让广大牧民群众亲眼看到冻精改良牦牛的优势和效益,扩大牦牛冻精改良效果。

4.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项目投入

各县制定优惠农牧民的政策,充分利用大项目或其他项目,在资金上予以扶持;对组建牦牛人工授精群的养殖户、场和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组群管理费,用于补贴农牧民牵牛误工费及未怀孕母牛的损失费等。

4.4落实畜种改良经费,建立人员奖惩机制

对州、县、乡畜牧推广单位,财政每年划拨一定数量的畜种改良经费,并使之制度化,确保技术上支持与落实,以提高州、县、乡畜牧技术推广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为激发一线牦牛冻配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业务主管和技术推广部门制定相应的技术人员奖励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对技术人员牦牛冻配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对完成任务好的技术人员不仅给予奖励,而且在职称评定和年度评先选优上优先考虑,对完不成任务的人员,扣发有关津贴,并从职称评定和评先选优等方面严格控制。

4.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对牦牛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等配套一定的资金进行围栏、圈栏、暖棚、饲草料棚和保定架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同时以乡镇畜牧站为单位建设冻配站,以完善牦牛冻精配种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配备冻改设备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和改善牦牛冻配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时,要重点做好乡村牦牛冻配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工作,这是保证牦牛冻配改良技术推广的关键,要加强对配种技术员的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要为冻改配种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及时协调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除后顾之忧,稳定配种技术人员队伍,保证牦牛冻配工作顺利进行。4.6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牦牛冻精改良推广工作认识任何一项科技的推广应用及发展成功,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牦牛冻精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样如此。只有各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提高对牦牛冻精改良的认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智力,投入到牦牛冻精改良的推广应用上,才能使其得以顺利的普及推广,扩大良种覆盖面,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牦牛良种化步伐,实现全州牦牛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5结论

牦牛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措施,是推动特色养殖和加快牦牛、犏雌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只要采取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牦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加于推广,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益,促进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应亮.甘南州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2):57-58.

[2]仁青加,王光明.牦牛人工授精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环节[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43(6):49-50.

[3]自平. 浅谈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与对策[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0):47-50.

[收稿日期]2015-09-05修改日期:2015-09-25

[作者简介]郭淑珍(1965-),女,甘肃临潭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科研及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许晓平(1962-),男,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gnzgsz@163.com

[中图分类号]S 81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112-03

猜你喜欢

甘南州牦牛现状分析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