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市奶牛改良的现状及对策

2016-02-21冯波,贾海英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榆林市全市奶牛

榆林市奶牛改良的现状及对策

冯波1,贾海英2

(1.榆林市畜牧兽医研究与技术推广所,陕西 榆林719000;2.吴堡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1奶牛改良现状

近几年,我市重视奶牛的改良工作,以规模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服务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奶牛登记建档工作,初步把榆阳区南郊奶牛养殖场、定边县石光银奶牛养殖场作为奶牛性能测定(DHI)和全日粮混合(TMR)推广应用示范点,神木县对高产奶牛进行选育提高,年引进性控细管冻精液1 000支,良种奶牛400头,建设千头高产奶牛场2个,全面提升奶牛养殖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奶牛改良的发展进程。2014年,全市奶牛存栏2.6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9 553头,与2006年奶牛存栏1.643万头,能繁母牛存栏9 754头相比,分别增加了36.81%和50.11%。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养殖场(小区)11户,200~500头规模养殖场13户,90~200头规模养殖场4户,规模养殖场(小区)奶牛日平均单产19kg,较2006年,奶牛日平均单产增加了21.05%。全市共有奶站26 户(其中养殖场 21户,合作社4户,企业自建 1 户),生鲜乳运输车18辆。我市牛奶主要销往内蒙的伊利和蒙牛两个乳品加工企业,少部分销往银川、西安等地。

2奶牛改良存在问题

2.1良种化水平较低、稳定性差

高产奶牛核心群和优质奶牛数量少,全市年产8 000 kg以上的奶牛个体不到5%,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免费分发的良补冷冻精液品质不稳定,有条件的养殖场则外购其它冻精,由于在繁殖、育种、遗传选配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使奶牛无论从外貌体行,还是生产性能都达不到品种要求,多数养殖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把最好的奶牛出售,从而阻碍了奶牛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2.2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奶牛良种改良工作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的系统工作,奶牛性控技术的推广,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配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冷配器材的配置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工具,防护用具,耗材等方面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保障,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投入的匮乏,无法确保此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2.3缺乏优质饲料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榆林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坚持开展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草)政策,但因当地农户分散种植牧草,无法形成产业规模,满足不了奶牛发展的需求。当地奶牛饲草仍以玉米秸杆为主,精饲料品种单一,据统计,全市奶牛饲养中全年饲喂青贮或苜蓿的养殖户不足40%;加之市场上配合饲料的价格超出大多数农户的预期,不少农户不得已只能选择有啥为啥,导致奶牛日粮配比不合理,无法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影响奶牛发挥良种的作用。

2.4社会组织服务体系不完善

全市12个县区的每个乡镇都有畜牧兽医站,由于设备简陋,诊治手段落后,许多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医治,奶牛久病不愈,养殖户只能将奶牛贱卖或宰杀。全市有51个鲜奶收购站,在市场化的今天,压低收价和拖欠奶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挫伤了奶牛户的养殖积极性,使得全市奶牛改良进程较为缓慢。

2.5技术力量薄弱,养殖户认识不到位

养殖户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小学文化者居多,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对眼前利益较为看重。在奶牛改良问题上,他们也许只看到了配种时所需的费用,而看不到改良后的经济效益,往往为了节省一时的费用而采取本交的方式。有些养殖户虽能接受良种繁育的理念,为家畜做人工授精,但因缺乏必要的养殖常识,忽略饲养管理、生殖疾病等方面的因素,一旦配种失败或未达预期目标,下次便不再采用。我市现有的人工授精员绝大多数是经短期培训或是当地的土兽医,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有失误。而技术原因造成的配种失败,往往会使养殖户们对繁育改良失去信心。由于认识的局限,技术的缺乏,养殖户们很难对畜禽改良前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良种繁育的推进速度。

3对策和建议

3.1加大对奶牛改良工作政策、资金投入

榆林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政策、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投入。2013年制定出台《榆林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17)》、《榆林市畜禽良种扩繁场、商品代场建设标准》等;主推中国荷斯坦良种奶牛,组织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建立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体系、良种奶牛登记和标识体系,大力推广使用优秀验证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奶牛性控技术,快速扩散优良种公牛基因,改进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全市建设良种奶牛核心繁育群1 000头,登记良种30万只头。奶牛供精站1个,奶牛输精站50个,建立良种奶牛核心群1.5万头,年单产平均水平达到6 500 kg。

3.2加快牧草产业化进程,为奶牛提供优质牧草

广泛开展有关牧草养殖的调研工作,从全市所种植的多个青贮玉米、紫花苜蓿、豌豆等品种中筛选出2-3个最适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积极采取林草套种,多牧草混播等方法,推进牧草产业化进程,保障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3.3深入落实奶牛登记建档工作

榆林市高度重视奶牛登记建档工作,为开展奶牛选育改良、提高群体品质、加快育种进程等工作的开展起基础性的作用。由于我市奶牛养殖较为松散,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为全面摸清我市奶牛数量、质量及区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加强奶牛遗传资源管理,开展选种选配等工作,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所有奶牛进行普查登记,统一编号打耳标,做到一牛一卡。建立奶牛档案管理中心,采集育种核心群奶牛电子档案,实现可持续、动态化管理。

3.4技术培训,培育经营主体

榆林市高度重视畜牧推广技术人员和龙头养殖户技术培训工作。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鼓励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指导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书籍、发表论文,积极参与全省牛人工授精技术比武大赛及牛的繁殖技术知识竞赛,使他们能够时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及时了解有关的动态信息,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在对龙头养殖户的培训方面,我们通过技术人员下乡、召开培训班等形式宣传养殖技术、良种改革的必要性, 使养殖户对良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利用媒体、网络、悬挂条幅、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养殖场(户)良种改革的认识,调动了他们对良改的积极性。今年,落实专人专场责任承包制,推广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个人为单位分别承包榆林12个县区规模养殖场,重点对标准化创建、良种繁育、科学养殖等方面予以指导,为加快奶牛改良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冯波(1981-)男,陕西米脂人,硕士,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060-02

猜你喜欢

榆林市全市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叶锐仙作品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奶牛吃草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