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21刘燕群
刘燕群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燕群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在新型医学模式指导下为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了社会医学专业。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和适应学生需求。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在有限时间里应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达到最高的学习目标,该校对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力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提高社会医学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关注的视角由个体转向社会群体。特别针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为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社会医学/教育; 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 混合式学习
大量医学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表明,人类个体健康和疾病与社会因素存在不可忽视的重要联系和规律。而社会医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群生老病死的联系和规律的学科,通过采取有效的社会措施,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1-2]。20世纪40年代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社会医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目前,本校不仅在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医学影像学、中医等医学类学生中开设了该门课程,且已设置为全校跨学院选修课。也就是说,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可选修社会医学。针对非医学类专业,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课程教学效果,达到社会医学培养目标的要求,真正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 社会医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纵观世界医学发展史,人文素养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医院、医生及患者均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全人照顾”的新医疗模式下当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医疗设备和生物医学技术的投入,而是在“生理、心理、社会”全人概念下的全方位投入。当前,我国发生的很多医疗问题与社会人文层面的内容息息相关,很多医生的人文素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特别是我国高中教育实行文理分科后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加紧迫。而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应当作为一种长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大力培养医学院校学生富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1名全面发展的人[3]。
社会医学在本校原来是医学院的选修课,后来根据教改,成为全校跨学院选修课,共16个学时。在非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决定了课程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及教学模式的混合性。为提高学生学习社会医学的效果,本校2014~2015年对全校开设的社会医学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社会医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质为借助网络教学。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是更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教学主题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校对社会医学基于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1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目前,国内高校面临的普遍现象是部分学生对选修课不重视,缺乏足够的学习自发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无奈之下为拿学分的心态下完成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潜能无法调动起来。所以,应当根据当代学生这一现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主动思考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融合了传统课堂内面对面教学和课堂外网络学习2种教学模式。特点可概括为
“短小精悍、吸收眼球、印象深刻”[4-6]。微课的目的是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获得最大空间的提高是教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微课的主题表达和教学设计是微课成败的关键,微课主题应鲜明,内涵丰富,特色明显,以解答和分析主题及主题所包含的核心内容为主线。因此,在选择主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充分突出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特色[7]。如在学习卫生资源配置章节内容时在讲解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时讲述当年台湾大学生坐车引起的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之关注,然后导出真正需理解的内容是卫生资源配置合理才是所追求的目的。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作者认为,作为社会医学的微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1)如何有效、准确地提取微知识点。微知识点可以是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如传统理论知识、学生所熟知的具体案例或学生所参与社会实践的总结等均可作为微知识点,甚至课本的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也可作为微知识点提取,但应当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出发,结合相关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5]。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根据具体知识点的特点决定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课前学习、课后复习的自觉性。如第1次课就设计用微课进行课程介绍,开门见山,将重点、难点交代清楚,将课程考核方案及教学安排向学生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兴趣。(2)“剧本设计”是微课设计的关键,是制作微课资源需重要考虑的问题,剧本设计应尽量实现多样化、易懂化、形象生动化[8]。如在讲解健康与疾病概念时牵涉1个中间状态——亚健康,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制作了1个关于亚健康的微课,通过学习该微课,学生更好地记住了亚健康的定义及其临床表现,学生反映很好。同样地,关于过劳死是临床学术语还是社会医学范畴,作者也制作了1个微课,然后再分组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卫生服务研究章节时也穿插了1个微课,结合现实社会,学生更觉得社会医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课后也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1个微课,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7~9人),各组选1名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小组协作学习活动。
1.2 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混合式学习是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有效地综合应用,既可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通过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QQ已成为大众日常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QQ软件易学、操作简单和界面生动友好等特点,QQ已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爱,并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QQ,有效展开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课外教学辅导平台,实时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可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及资源共享等[9],适应社会趋势,也易被学生在学习中接纳、利用。QQ空间提供了多种多样关于学习资源存放与分享的方式,通过网络将社会医学相关PPT(PowerPoint)、视频等教学资源及学生参与或独立完成的讨论、教学视频等进行上传或下载,实现资源共享[7]。教师通过利用QQ空间的这些功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网络学习资料。在社会医学教学课程中每次上完课就将思考题传到QQ,方便学生学习、讨论。还可上传相关课件、微课等,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使其看书时带着问题,掌握每个章节的难点、重点,也方便学生随时提问、讨论。本校学习进度表中安排了3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增加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将课题教学用到实处,也可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如有关控烟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志发表控烟文章,宣传控烟知识,教育大众对烟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危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意识。在QQ相册发表学生自己的社会实践作品,如有关控烟警示图片作品等,供学生互相学习、点评。通过作者的摸索,QQ群也是1种相当好的教学与交流工具。结合QQ空间平台构建出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其中包含不同的教学形式——QQ群讨论。如班级QQ群讨论:常见的社会病有哪些?日本的男女混浴是一种文化还是社会病?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发言,同时,每名学生均可发表意见。也可将自己有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上传到QQ群中。这样学生随时可以讨论,而不拘于在教室及课堂上,较灵活机动。在评价主体方面作者主要采取的是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为小组,让学生自己组织设计微课,传到QQ群共享,并请5~8名学生作为评委,全班共同评分。学生、教师评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一种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使每名学生均积极参与,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其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 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收获
基于微课、QQ空间平台支持及课堂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讨论提供了1个良好的平台。特别对非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更加挑起了对社会医学的兴趣,认识到预防为主的真正含义。通过对社会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吸引了更多非医学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关注。
根据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组织课堂多种多样教学模式,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学生自己的亲眼所见、所闻、所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热情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发言,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建立“课堂学习、科研及社会实践”相融合的“教-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课堂上,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发现社会热点,了解科研方法;课后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发现的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做好科研选题,进行科学研究。“教-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路、提高其科研能力与整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本校每年均有本科生学习了社会医学后申请到了学校大学生科研项目及暑假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并获得武汉市团委和学校的表扬及鼓励,特别是去年还获得全国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奖。
改革考核方法、加强学习全过程管理、实行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建立综合考核体系。在教学考核方式方面改革了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的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及社会实践的考核比重。
总之,社会医学混合式学习模式摆脱了“僵化”的课堂模式,将人本思想更好地渗透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学生普遍反映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能减轻学生对强记性知识的心理负担,并能结合其生活实际,让其真正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并能学有所用。
[1] 李小菊,秦江,唐景霞,等.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2] 卢祖洵.社会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常海燕.“全人”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健康社会学通识课的设置[J].教育教学论坛,2015(9):82-83.
[4] 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等.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62-863.
[5] 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6] 张俊飞.“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J].福建电脑,2014(1):204-205.
[7] 程志波.大学公选课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1):48-51.
[8] 邱波,屈海华.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之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3(25):242-243.
[9] 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10]钟志荣.基于QQ群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0(19):202-20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53
C
1009-5519(2016)22-3543-03
2016-07-14)
武汉市教育局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