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识

2016-02-21

军工文化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胆识推进剂试车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的最大误差,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国之利器——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固体燃料的微整形,药面精度是否达标,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

这是怎样的一个岗位?所谓“整形”,就是对火箭发动机里的燃料药面进行精细的修理、开槽、挖药、修补等工作。每天手里拿着刀具,小心翼翼地在火箭发动机烈性火料上削削铲铲,稍有不慎刮蹭出一点火星,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对于操作者来说,没有任何的逃生希望。因此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需要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极度的细心,更需要强大的胆识和奉献意识。

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药面出现裂纹,为彻底查明原因,确保型号研制进度,同时为不可逆的发动机装药探索补救方式,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一点点挖开填注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为此,一支挖药突击队迅速成立,当时还不到21岁的徐立平凭着技艺和胆量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在装满烈性火药的发动机壳体里操作的高危险让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感,狭小的仅容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的操作空间、推进剂散发出的刺激气味等一系列困难,给突击队员身心带来重重考验,而对身高近一米八的徐立平来说挑战更甚!工作时,他小心的用木铲、铜铲一点点抠挖,每次最多只能挖4、5克推进剂,除了铲药的沙沙声,还可以听见咚咚的心跳声。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只能在发动机壳体里干10多分钟。为了让同伴们多休息一会,徐立平总是每次坚持着多干5、6分钟。就在这样艰难的过程中,徐立平和队友们历时两个多月挖出300多千克药,成功找到并排除发动机故障,为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争取出宝贵时间。徐立平因为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保持一个姿势接触火药,行走能力受到了影响,双腿几乎无法行走。在家时,母亲强迫他什么都自己做,连上厕所都扶着门框,一步一步挪着去。经过大强度的物理训练,徐立平的双腿才逐渐恢复过来。

这次工作经历没有让徐立平退缩,任务需要的时候,他仍会毫不犹豫地冲到前方。2005年冬,为查明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质量问题,急需在发动机特定部位打孔取样,徐立平挑起了这份重任。时值寒冬,发动机内空间狭小、操作不便,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钻进发动机内操作,即便这样,徐立平在浑浊的空气里仍是满头大汗,他不停钻进钻出发动机,测量、取样、调整设备,刺鼻的气味使得他头痛欲裂,饭也吃不下,但仍没有停下工作。由于徐立平的精准判断和操作,预定样块被准确取出,故障顺利找到,保证了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

像这样艰难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承担过多少次了。他在操作时总是第一个进入现场。旁人从他的脸上看到的始终是平静和坚毅,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挖药他都是当成第一次对待,100%可靠、100%成功,这既是对自己和工友的安全负责,更是对国家的庄严承诺。

猜你喜欢

胆识推进剂试车
清儒孙奇逢思想三论
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车辆段与试车线方案研究
艺术家胆识浅论
创新精神中的“勇气、胆识、锐气”
高能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进展的探析
中职教育适当引入惩戒教育研究
我国“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以身试车
KNSB推进剂最佳配比研究
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级主发动机首飞前试车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