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呼唤工匠队伍建设
2016-02-21王昌文
王昌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等措施,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技能人才的素质、规模、结构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供需矛盾突出,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难题。于是乎,“用工荒”、“呼唤高技能人才”、“硕士易得,技师难求”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技能人才缺乏困扰产业升级。我国制造业体量巨大但缺乏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从“神十上天”、“蛟龙下海”可以看到,中国顶尖技能人才的“作品”能够与世界强国媲美。但汽车、机床等量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却不能相提并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金字塔塔基不稳。这与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出现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仍然存在,青年人普遍不愿意上职业学校学技术当工人;部分地方和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培养、使用和激励不够,措施不力;加之一个时期以来对技术工人的作用宣传不够,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不高;在资金投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资金使用效益总体不高,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补贴覆盖面较窄,有的企业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社会分配不公,激励技术工人成才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等原因;使工人学技术、练技能的积极性和人才的成长受到影响,因而不少企业,出现了职工队伍技术素质下降,技术工人外流,技术工种后继乏人的非正常现象。
据人社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的分析,各技能等级岗位空缺数量和求职人员的比率都大于1,表明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2.72、2.31和2.13。资料显示,我国的劳动力人员机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最大、最底层的部分是非技术工人。而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和中级工各占40%以上,高级工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与我国技术工人的“金字塔型”相比,西方国家劳动力人才结构是正态分布的“橄榄型”: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35%甚至40%以上,其差距显而易见。
21世纪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无不需要技能人才的参与和支持。当前,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的一步。今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我国首次系统提出制造强国纲领性规划。《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并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高技能人才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不要说产品升级换代,就是维持现状也很困难。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做强做优,要加快培养数量众多、技能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要想转型升级转得好、快、稳,不仅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精尖的科研人才,也需要大量能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操作先进设备的高素质的一线技能人才。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成果要通过职工的劳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转化的过程中,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关键环节。正如一位中科院院士大声疾呼的那样:“专家设计的图纸再好,如果技术工人制作不好也白费”。
正是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制造2025》将:“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作为其“指导思想”之一。同时,将“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支撑与保障”之一。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笔者所在的湖南江滨公司近几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完善“三个体系”( 健全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体系,健全完善对外具有吸引力、对内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加强“三支队伍”(高级经营者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建设。聘用了20多名外部科技专家,公司内部建立了包括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主任(副主任)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高级技术人才队伍。科技人员占在岗职工的比例为18%。初步构建了内、外部高级人才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人才体系。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知识型员工队伍”, 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其经验可供借鉴。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正在催生“技工时代“的到来。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需要在文化、政策、制度、措施等层面打出强有力的“组合拳”,亦可从“五个方面”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更新人才理念,营造良好氛围。从更深层次讲,解决一线技工短缺问题,必须扭转长期以来人们在人才观念上形成的严重偏差。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氛围,树立“教育也可以出人才,技工也是优秀人才”的人才理念。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宣传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价值观念。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把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健全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是“两种模式”结合,培养技能人才。数量众多的技能人才从哪里来,现实来看,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生产一线岗位磨练。一般来说,企业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人才,通常需要10年以上。另一种是职业学校培养。学校培养一般需要3~5年。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综合两个方面的因素,最为理想的是将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
四是“两个梯子”规划,“两个方面”倾斜。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要将技能人才培养纳入长远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坚持“两个梯子”式员工职业规划:即与管理岗位对应的行政职务类晋升通道相对应,员工同样可以通过技能的不断提升获得个人提升的职业发展;另一方面,在工资待遇上要做到管理通道与技术通道并驾齐驱,对技能类岗位做一定程度倾斜。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
五是创新评价体系,开展技能竞赛。要改革考核方式,促进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相适应。对于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工人和流水作业线上工序的岗位工人,要以操作现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初级工考核内容,确立初级工低门槛准入;对于申报中级工的在职工人考核,要以其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为主进行考核,避免培训、考核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对于在企业作出贡献、有特招绝技的在职职工,经企业推荐,可直接申报高级工考核;用人单位要积极鼓励符合基本条件的在职职工申报技师(高级技师)考核。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获得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要实行重奖,激励岗位成才,使技能竞赛成为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促进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