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6-02-20李坪
李坪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用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 均行介入治疗, 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 10例(66.7%)行单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5例(33.3%)应用支架辅助治疗, 术中均未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现象, 造影显示致密栓塞。出院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显示总有效率为73.3%, 随访时6.7%复发。结论 介入治疗用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临床疗效优良, 生存率高, 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介入治疗;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47
当前神经介入材料在不断发展进步, 临床越来越多地使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特别是后循环动脉瘤, 其手术间隙比较狭窄, 周边组织有复杂结构, 尤其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据调查[1, 2], 该类肿瘤手术死亡率为4%~7%, 若动脉瘤指向为从前至后, 此时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手术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目前临床已经公认采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本文为探讨介入治疗用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现选取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 2015年1月收治的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6∶9, 年龄为31~67岁, 平均年龄(49.5±8.4)岁;患者入院原因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CT检查发现4例出血仅为环池周边, 8例为环池鞍上池广泛出血, 3例为破入脑室。而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发现均为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且行Hunt-Hess分级发现1例为0级, 2例为Ⅰ级, 7例为Ⅱ级, 3例为Ⅲ级, 2例为Ⅳ级。所有患者均行DSA检查后明确为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其中7例为宽颈动脉瘤, 占46.7%。
1. 2 治疗方法 5例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患者, 4例入院后行脑室外引流术后病情有所恢复。15例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 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 插管于右侧股动脉处, 将6F鞘置入。行全身肝素化, 静脉入壶初始计量为3000 U肝素, 而后为1500 U/h。在一侧椎动脉放置导引导管。10例行单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颈体>0.7为1例, 一侧血管壁与瘤壁夹角约为50°, 单纯弹簧圈栓塞成功。剩余9例中2例开展动脉瘤栓塞后造影发现形成基底动脉血栓且闭塞, 即刻在导引导管中缓慢注入20×104 U尿激酶+20 ml生理盐水, 控制时间为20 min, 造影对血栓溶解程度予以观察, 3次推入60×104 U尿激酶后造影发现基底动脉再通。5例行支架辅助电解脱弹簧圈栓塞, 若为急症留置术中下胃管, 给予300 mg波立维后40 min植入Neuroform支架。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出院时结合改良GOS评分对预后予以评价, 分为恢复优良、较好、重残、死亡, 恢复优良为可正常生活, 仅为轻度缺陷;较好为存在残疾但是可自主生活, 可工作于相应保护下;重残为残疾且清醒, 需他人照料;死亡。总有效率=(优良+较好)/总例数×100%。
2 结果
10例行单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占66.7%, 1例术中形成基底动脉血栓后闭塞死亡;5例应用支架辅助治疗, 占33.3%, 术中均未形成血栓。15例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现象, 造影显示致密栓塞。出院时10例恢复优良, 1例恢复较好, 3例重残, 1例死亡, 总有效率为73.3%。术后6~30个月5例患者行造影复查, 发现1例瘤颈部充盈少许造影剂, 提示复发, 未予以特殊处理, 复发率为6.7%。
3 讨论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为临床少见颅内动脉瘤, 但是最好发于后循环动脉瘤。外国学者经研究后发现在椎基底动脉瘤638例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所占比例约为50%。国内学者报道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7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有5例[3]。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部位颅内动脉瘤, 即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存在脑干损害或动眼神经麻痹等合并症。由于动脉瘤通常在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主干道上, 因此出血后易出现脑积水合并症。当前影像学技术不断发现, 临床诊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难度在不断下降, 但是治疗仍然不够成熟, 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两种。
本文主要应用介入治疗, 其中66.7%行单纯电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33.3%应用支架辅助治疗。当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颅内血管支架为Neuroform支架, 应用支架可为载瘤动脉提供保护, 避免弹簧圈脱出;将动脉瘤流出道或流入道血流动力学改变, 减少动脉瘤内血流, 形成颅内血栓后增加血管腔内内皮。Neuroform支架特性为自膨性, 可避免内皮细胞增生过度后致使载瘤动脉狭窄。但植入支架亦会诱发管腔狭窄、支撑力缺乏致使弹簧圈疝、形成血栓以及动脉瘤再通等。在基底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中应用该支架类型多样, 单支架植入最频繁, 分别处于一侧大脑后动脉中与基底动脉中。本组均实现致密栓塞。1997年球囊辅助栓塞动脉瘤技术逐渐被应用, 且随着临床不断研究发展愈发成熟。应用球囊时需避免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破裂, 同时还要防止周边穿通支闭塞、血管痉挛以及形成血栓等[4]。尽量缩短球囊阻断时间, 控制在5 min以内, 如果>5 min应快速将血流开放, 减少缺血并发症。高顺应性球囊原始形状为圆柱形, 可依据动脉瘤颈形状与分叉处成形, 将瘤颈严密覆盖后避免弹簧圈脱出, 将球囊应用范畴扩大, 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与基底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十分适用。
综上所述, 对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而言, 若自身条件允许需首选介入治疗, 若为宽颈动脉瘤患者应尽量减少繁琐操作, 且由于撤离球囊后还有弹簧圈疝现象, 因此需尽量适当使用支架, 并确保药物准备充分, 增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宏建.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具有良好的转归.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3):228.
[2] 石为民.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中外健康文摘, 2014(46):103.
[3] 张民, 冯小奇.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内巨大动脉瘤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36):136-138.
[4] 李海龙.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栓塞材料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12):2001-2002.
[收稿日期: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