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姆自护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2016-02-20陶桂兰曾德菲
陶桂兰,麦 苗,曾德菲
奥瑞姆自护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陶桂兰,麦 苗,曾德菲
奥瑞姆自护模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介入诊疗已成为冠心病患者首选的诊疗方法,挽救了大量的心血管意外患者[1-2]。而且经皮介入诊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3]。奥瑞姆自护模式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奥瑞姆(Orem)提出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模式,它通过评估患者的自护需要、自护能力和基本条件等因素,比较自护需要和自护能力,确定自护不足,设计相应的护理系统,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本研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实施奥瑞姆自护模式,探讨此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入选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420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被拟诊断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244例,女性176例;平均年龄(61.2±10.4)岁;体重指数(23.0±3.1)kg/m2;吸烟273例,合并高血压318例,糖尿病179例,高脂血症161例;单支病变300例,多支病变120例;桡动脉入路263例,股动脉入路157例。
1.2 护理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介入诊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奥瑞姆自护模式引入到患者介入诊疗护理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均由护理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放证书,持证上岗。根据患者介入诊疗前后的自理能力,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予以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支持-教育系统,具体方法是:(1)当患者完全丧失或丧失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时,予以完全补偿系统,术前对患者手术风险进行充分评估,进行Al-lens试验,详细询问记录过敏史,并进行碘过敏试验;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相关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等,应用医疗性支持和护理,给予该类患者予以完全性补偿。特别是股动脉入路患者,术前嘱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及床上排便训练。术中加强心电监测、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应对性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消除其不良心理。(2)当患者自理能力尚可时,予以部分补偿系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护理计划、生活方式指导、术后康复训练,让患者共同参与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拔除动脉鞘管要动作轻柔,避免暴力拔除。拔除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转移其注意力,向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嘱患者平缓而深呼吸,力求缓解痛苦;动脉压迫止血器放松过程中,做到缓慢减压,减压过快可能导致渗血和血肿。4~6 h减压后,去除加压止血器更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定期巡查病情及时发现不良并发症发生,嘱患者若出现指温下降或肢体麻木不适、指掌皮肤苍白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术后术肢制动至关重要,特别是股动脉入路患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术前提前训练,术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可采取心理鼓励和身体按摩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痛苦。(3)经常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即予以支持-教育系统,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活动、戒烟、保持大便畅通等;术前详细的讲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服药,告知药物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相关不良心理因素;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宣传,认真详细的解释患者的不惑,并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根据患者的心理需要和自理能力,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详细讲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信任,特别是术后术肢制动,应在术前详细讲解术肢制动的注意事项及其必要性,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制动训练。
2 结果
本组320例均手术成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10/320),其中发生迷走反射2例,低血压2例,穿刺点出血4例,假性动脉瘤2例,上述并发症均予以相应处理后治愈,未遗留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住院 (5.57± 1.17)d。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满分为100分,共发放调查表420份,有效回收406份,回收率96.67%,满意度评分为(97.42±2.47)分。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冠心病介入诊疗已逐步得到普及,亦逐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该项技术毕竟是有创的,具有一定的风险,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需要科学合理的护理配合,这样才能保障患者尽早的康复出院。
奥瑞姆自护模式又称自我照顾模式,可全面调动患者的自理能力,以自理为中心,根据患者自理能力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指导[4-5]。奥瑞姆自护模式通过认识患者的自理能力的缺陷,针对性深入挖掘患者的自理能力,科学合理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到整个疾病的诊疗及其护理过程中,以充分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其尽快恢复自理能力,增强其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奥瑞姆自护模式一改传统的被动护理模式,转变为患者主动参与的新型护理模式,更全面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本研究中,术后发生2例迷走反射,可能与患者情绪过度紧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及患者的疼痛阈值较低有关。对于该类患者,应该术前充分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与辅导,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在拔除鞘管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急救药品及器械到位,建立好静脉通路,予以持续性心电监护。拔除鞘管时动作应轻柔,对于疼痛阈值较低的患者可予以一定皮下麻醉,边拔除鞘管的同时,边严密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若出现血压、心率下降过快、过急,应停止拔除,并立即予以静脉补液和给药,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缓慢拔除动脉鞘。
本研究中还有2例出现假性动脉瘤,均为股动脉入路,分析可能主要与患者术后体位变换频繁相关,由于患者焦虑、紧张以及长时间的制动产生的不适,而频繁变换体位,从而导致压迫位置移位。因而术前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健康教育,详细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其中包括正确的体位、避免术肢大幅度移位、如何配合医护工作,如果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等不良症状时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出现;另外,术前应提前进行术肢制动训练及床上大小便训练,并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时发现患者的疑惑或困难,同时鼓励患者提出疑虑,并及时帮助其解决。
本组有4例出现穿刺点出血,均为少量渗血,考虑与患者大量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有关,均予以压迫止血处理后未再出血。提示应术前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及其原因和应对措施,消除其不必要的紧张、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奥瑞姆自护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郑霞.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全程介入护理60例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2,24(1):44-45.
[2]李田昌,彭建军,胡大一,等.568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体会[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9:64-66.
[3]沈红,陈湘玉,曹红梅,等.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1);20-21.
[4]戴丽群,唐月嫦,简莉琴,等.奥瑞姆自护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护理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5):343-344.
[5]丁玉萍.运用Orem自护理论指导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0):5-6.
R 473.5/543.3
A
1004-0188(2016)09-1079-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6.09.045
2016-02-29)
570102海口,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