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后过敏反应22例临床分析

2016-02-20王云龙

中国药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酰胺皮试例数

王云龙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10)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后过敏反应22例临床分析

王云龙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10)

目的了解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阴性后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过敏反应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医院住院患者发生的22例皮试阴性后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生及缓解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皮试阴性后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至少为0.08%,小于1岁的患儿过敏反应例数较其他年龄段人群较多;过敏反应出现时间越晚,患者过敏反应的预后所需时间可能越长。结论皮试阴性后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易发人群、过敏反应发生时间等存在不确定性,医务人员使用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监测。

-内酰胺;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过敏反应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以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以及其他等多个种类[1]。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胞质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阻止胞质膜外黏肽交叉连接,从而破坏细菌细胞壁导致细菌死亡[2],该类抗菌药物抗菌谱较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目前临床使用量较大的抗菌药物[3]。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由于其结构特殊性[4],在临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5]。一般情况下,通过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事件。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即使皮试结果阴性,使用该类抗菌药物时患者仍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给医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现对我院2014年22例住院患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是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皮试阴性后出现的过敏反应事件(简称过敏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整理上报的22例住院患者皮试阴性后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的资料。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后,临床科室工作人员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至药学部,药学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上报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审核、核实后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归档。药物使用人次通过我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系统)获取。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

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7 d至73岁。由表1可见,1岁以下患儿皮试阴性后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占总例数的50.00%,其他年龄段皮试阴性后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相对较少。

表1 22例过敏反应患者年龄构成比

2.2 药品情况

由表2可见,2014年,22例患者中,美洛西林(7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例)、头孢哌酮舒巴坦(3例)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较多,但综合同期使用同类抗菌药物的总人数,过敏反应比例较高的品种为阿洛西林(0.4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27%)、美洛西林(0.1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11%)。我院住院患者皮试阴性后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为0.08%。

表2 22例过敏反应患者不同药品的发生率统计

2.3 临床表现

22例过敏反应中,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应,以皮疹、丘疹等为主,而过敏反应发生的部位相对不固定,全身、躯干、颜面部均有可能累及。具体的发生部位和临床症状见表3。

表3 22例过敏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累及部位及临床表现

2.4 发生时间及缓解时间

医护人员发现或高度怀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后,均会采取停药措施,并根据过敏的程度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22例患者中,18例使用了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苯海拉明注射液等药物抗过敏治疗,其余4例未给予抗过敏治疗,22例患者均痊愈。详见表4及表5。

表4 22例患者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统计

表5 22例患者过敏反应缓解时间统计

3 讨论

3.1 影响本研究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本研究由于数据量相对较少,可能存在某些偶然/巧合因素,造成数据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同时,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床科室主动上报,在统计的时间段内,不排除有漏报现象,因此发生率可能偏小,实际过敏反应发生率应高于0.08%。

3.2 患者年龄情况

由表1可见,小于1岁的患儿过敏反应的例数较多,共计11例,占50.00%,可能的因素:1)住院的幼儿患者多数为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人数较多;2)与幼儿的体质有关,幼儿可能因为免疫应答与成人有差异,导致其对皮试的应答性较差,产生皮试的假阴性现象[6],而在随后使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产生过敏。同理,10岁以上人群皮试阴性后过敏反应的例数相对较少,2014年共收集8例,占总收集例数的36.36%。

3.3 不同药品皮试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美洛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出现皮试阴性后过敏反应的例数较多,分别为7例、6例和3例,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的例数相对较少,仅为1~2例。从发生皮试阴性后过敏反应的药品种类中可以看出,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后发生过敏反应的例数分别为15例和7例,综合同期我院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人次,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后过敏反应发生率(0.15%)远高于头孢类抗菌药物(0.04%),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少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3.4 过敏反应的发生和缓解时间

22例患者中,7例在首次用药过程中或输注完毕后不久就出现过敏反应,但通过治疗(或停药观察),过敏症状均在12 h内消失。6例患者在第2剂用药至用药第3天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治疗,其中3例患者12 h内好转,3例患者24 h内得到缓解。在用药第4天后出现过敏反应的9例患者中,其中5例患者过敏反应症状在24 h内消失,4例患者经过抗过敏治疗,直到48 h后才得以缓解。可见皮试阴性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越晚,过敏反应的预后所需的时间越长。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35.

[2]李 端,殷 明.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3-374.

[3]赵 婷,赵鸿昆,李林春,等.497例 -内酰胺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0):929-931.

[4]毛竹叶,李 志.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与其过敏反应的关系[J].中国药业,2007,16(12):25-26.

[5]王翠丽,王克芳.青霉素类过敏反应机制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护理学杂志,2004,19(12):74-76.

[6]程晓萍.对儿童皮试结果判定标准的探讨[J].大家健康,2012,6(1):65-66.

R969.3;R978.1+1

A

1006-4931(2016)05-0068-02

王云龙,大学本科,药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与药物临床应用工作,(电话)0377-63310455(电子信箱)sjxk@163.com。

2015-07-28)

猜你喜欢

内酰胺皮试例数
UPLC-MS/MS同时测定鱼腥草中3个马兜铃内酰胺类成分的含量△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药物皮试知多少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药物皮试知多少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