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者自述:我来给狂热的生鲜电商泼瓢冷水

2016-02-19祁建宝

中国商人 2016年2期
关键词:同质化生鲜线下

祁建宝

去年年初我加盟了一家新创立的生鲜电商企业。既玩过线下生鲜,也见识了线上生鲜,相较于媒体记者“观察者”的角色,我这个下水亲自游了一圈的人,也许更有发言权。

生鲜电商的预售制可解决超市生鲜品沉淀库存问题,同时电商对于用户的关系管理比实体超市要强很多,从这种模式逻辑上来说运营效果应该更好。因此我认为,生鲜电商可以迅速干掉超市和百果园,成为未来生鲜的主流分销渠道。因此,我当时总结了项目输出的方向:生鲜全品项要产品线宽度不要产品线深度;产品质量要靠谱,坚持实现商品的标准化;次日达宅配为主,突出便利;追求零库存运作,尽快建立产地直采渠道;价格得便宜要烧钱……

我认为朝这个方向做下去应该靠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公司运营一段时间以来用户及业绩的增长并不理想,销售规模也起不来。经过思考,我认为生鲜电商现阶段还有很多局限,不能成为用户的主流渠道。

拉新难:

获取用户越来越难

成本越来越高

据统计,让一个新用户下达收单的成本在100—150元之间,这一数字意味着你推广所花的钱远高于获得的销售额。你也许会说没关系,重复购买会让我把前期投入赚回来。但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忽悠投资人尚可。

线下拉新推广一是找线下渠道合作,而线下渠道的目的只是让你搭便车,出钱刷单,并不是真正的合作者;二是地摊,但因为从业者巨多,用户对此类活动不胜其扰,效果并不理想。

线上拉效果也就是线上推送,这两年被认为是高效的拉新手段,但最近效果直线下降,为何?玩的人太多,大家推送的无论图文也好游戏也罢都大同小异,各类渠道的狂轰乱炸早就让用户麻木了。

留客难:

复购率、留存率低 烧钱无法烧出未来

用户太精明,无忠诚度可言。有补贴的时候用户会购买,一旦停下来要么回归线下渠道,要么光顾另一个准备放血割肉的傻瓜。马佳佳有句名言:用钱搞定的用户都是“婊子”。话不好听,但真的很深刻。其实,那些钱烧出来的企业基本都是在做相对较小的市场,很容易打垮对手享受垄断收益,比如360、滴滴打车。但生鲜行业是个什么级别的市场规模?所以,他们烧钱搏命的经验在生鲜行业真的不可能玩转。

同质化严重

生鲜电商商品同质化严重,抑制了高毛利的可能。不仅生鲜电商之间同质化,线上生鲜和线下生鲜也严重同质化。也有人会说可以玩差异化,同行们在玩差异化上不外乎这几个路数:食品安全、包装新颖有设计感、玩概念如产地直采,所有这些都只是在营销技巧上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差异化,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品质不稳 用户易流失

线上购物和线下购物心态不一样,准确地说是期望值不一样。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出了问题,用户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小心导致不会怪罪零售商。而线上则不同,用户对购买的生鲜商品期望值很高,稍有问题就会觉得自己被坑了。其次,生鲜商品的非标准特性、交付环节、不可控因素太多,导致商品品质非常难控制。

不便利:

次日达是痛点

生鲜电商的品种丰富性太差,难以成为用户购买的主渠道。丰富性绝对是影响用户购买的重要驱动力。你能想象主妇做一顿饭要跑好几个地方购买食材吗?她当然只会选择她认为能一站式搞定的地方。因此,未来品种不够丰富的APP用户根本记不住。短期内电商可以攻克这个问题吗?我看难。和标准品电商的无边界不同,生鲜电商受制于供应链、分拣能力、冷链配送能力等原因,目前商品的SKU总数是有限的,品类也不齐全。天天果园、每日优鲜目前也仅仅玩下水果品类,爱鲜蜂在合作门店长期有库存的单品不超过15个。

其次,生鲜电商的宅配上门服务也无法给用户充分便利的体验,这主要是从用户的消费习惯来谈的。主妇们多会在下午四五点临近下班的时候才会考虑生鲜购买,也就是说从她做决策到拿到商品的时间非常短暂,属于冲动型消费。她们希望拿到商品的时间是准确可控的,而生鲜宅配上门目前主要都是次日达,并且宅配时间无法满足准确可控,这一点也影响了生鲜市场的发展。

结语

这个行业90%的企业未来一定会死掉,有5%会生不如死,只有5%可能会活得比较滋润。已经身处这个行业的同行也不要绝望,这仍然是个非常好的方向,只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的局限,调整我们的玩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

猜你喜欢

同质化生鲜线下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生鲜灯的奥秘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ONE⁃MAN UNIVERSITY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