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2016-02-19邓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午餐实效性图形

邓影

摘 要:在教学时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进而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29-01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数学概念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在教学时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进而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而多媒体技术强大的直观性,有利于反馈并进行矫正。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练习。一是“找角”,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会指出哪些不是角,但不一定清楚怎么把它变成角,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当用鼠标点击,不是角的图形时,它们能自动变形,变成角,让学生直观地看清演变过程,从而更加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组成,有利于学困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二是“数角”,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设计连一连,提供多个图形,以及它们角的个数,利用多媒体的拖拽功能,让它们“配对”;三是“比角”,两个角哪个大,学生判断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很容易看大小,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四是“拼角”,用两个角拼一拼,变成几个角?学生大多会拼,但看不准是哪几个角,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成功将图形分解出若干个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以上四种题型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很好地突破了反馈中的难点,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提高数学概念课反馈的实效性。

二、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提高数学技能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解放思想,精讲精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知识,教师才有可能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技能课中,学生的课内演示,及当堂完成相应的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及其数学语言的准确应用、计算的正确性等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同时,以便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力争在课内解决不足,纠正偏差。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追随学生的反馈信息,多媒体集声、形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的及时性,提高数学复习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它与新授课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作用是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知识、方法及应用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它是通过回忆呈现知识,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对问题解决,形成知识的重新建构,达成知识“内化”的目的,最终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复习课内容多、容量大、节奏快,教师不易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形成情况。

六年级总复习《空间与图形》是关于平面图形的复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集中整理复习,这部分内容属于几何知识,知识点多,概念多,往往等所有知识整理复习后就没有时间练习,而且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不系统。于是,在教学中设计一张问题网络图表,让学生带着问题回顾,思考,将各种图形的特征或性质填写出来,同时还可提出“你还想知道什么?”,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反馈的机会。学生可在交流区探讨、研究,完成对基本概念的复习检测;再进入几何画板完成操作题,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习得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自己的,这样课堂也是有效的。这一部分反馈考虑到学生能力上的差异,能够设置成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练习设计人性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组别、答题顺序,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可以随时监控,反馈及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帮助学生详细了解知识点掌握情况,巩固所学,提高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提高数学活动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反馈来说,利用网络开展在线反馈具有优势,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发挥其极大的自由度,从而也拓展了信息反馈的自由度。四年级《营养午餐》是一节综合应用的活动课。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结合教材中的10种菜肴,参照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自行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和评选“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是两个开放性的活动,在学生的方案的呈现上,可借助网络,引导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信息在讨论区中发布,让其他人看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能捕捉到全班共同讨论时不能发现的一些课堂隐性信息。有些个别的隐性问题教师可以当场答疑,有的典型性问题,可以供全班一起讨论。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的学习活动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进行自我测试和自我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午餐实效性图形
井下午餐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午餐
分图形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找图形
图形配对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