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体验式生活化”教学法
2016-02-19张会
张会
摘 要: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
关键词:思品课;体验式;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07-01
一、初中思品课的特点
这门功课以初中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的成长服务,从初中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养成奠定基础。
二、目前思品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践行“的问题。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工作中存在重说教轻探究,只体验不升华的缺陷。此项目研究以学生的生活主题单元为模块,找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法律、心理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探究和实践,理解“德”的概念,体会“德”的要求,感受“德”的情感,履行“德”的规范,内化“德”的准则,外化为“德”的行为,彰显了思想品德的课程功能和德育功能。
2、解决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生命潜能和内在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以问题存在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主动性、积极性来推动教学实效性的增强。
三、观念真正的发生了转变
以前我的思想品德的教学程序一般是“导入——讲授新知——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四多四少”:即教师灌输多,学生交流少;注重教材多,了解学生少;讲清道理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教给结论多,培养能力少。近年来,虽然在新课程环境下,倡导自主互助学习,倡行体验和探究活动,但却很多流于形式,忽视体验之后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升华。造成了感性的东西上升不了理性,完不成感性与理性之间的逻辑循环,失去了教育实效性。
四、模式的创新点
1、“体验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强调在生活中实践、体验,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情景性、实践性、开放性,注重“感悟升华”,实现由知导行。
2、“体验式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思想品德教学方法体系和基本运作流程范式。
3、“体验式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对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与实践、主题探究等具体教学模式的概括。
五、我的收获
“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一个人的认知过程”。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是这样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悟,才能碰撞出有意义的心灵火花,才能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去年的一年的思品课教学中本着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的原则,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我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深人研究新课标,把新课标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2、精心设计探究式导学提纲,创设有价值的情境问题,为学生指明方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适时合作交流,提高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拓展提升环节的设计,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在实际生活中践行;4、创设了基本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及解读:
课前预习。教师根据课标精心设计一两个具有思维含量、需要提前探究以备课堂展示交流做准备之用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可采取的形式可以是调金问卷,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为课堂展示交流做准备。
课内探究。1、此环节的教学活动,把课木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科学的设计出几个实践性情境,让学生借助一定的实践性情境,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增进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其中的遭;2、教师要适时点拨,保证课堂讨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并针对学生们展示时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3、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所以这部分应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金、参观、社会服务等一些探究性、观察性、实践性的作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本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本教学法应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以赏识的心态面对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和道德生活、人格的形成;2、课前预习一定要注重实效性,不能成为摆设品;3、俗话说“触景才能生情"在教学中,选择的情境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开发新;4、注重评价,每单元一个活动主题,每个班选出2.3个优胜小组,一个月评比一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