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2016-02-19柳青
柳 青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革命时期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柳 青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首先详细阐释了“因时而变”品格的具体含义;其次分别从“因时而变”是形势变动后的内在思想转变,也是时局复杂时的外在策略调整,更是对待生活的人生哲学这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因时而变”品格在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党和个人的角度探讨了“因时而变”品格的当代价值。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展示出他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高度历史自觉性和洞若观火的处世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毛泽东; 因时而变; 中国共产党
0 引 言
对于一名政治家来说,“因时而变”是一种个性特征,更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它不仅要求“变”之前对客观形势的洞察,更需要“变”之后的主观努力;不仅要求主张变化的个性,更需要具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毛泽东用自己轰轰烈烈的革命战果诠释了“因时而变”这样一种只有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才具有的英雄品格。
1 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
汉代桓宽在其著作《盐铁论》中写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这句话强调了“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张与时俱进,积极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对因循守旧。而这恰好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人生写照,回顾毛泽东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会发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不仅是他的革命策略更是他的人生哲学。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毛泽东一生有众多优秀品格,诸如自信、求真务实、率性、不屈不挠等,但最终成就毛泽东的是他的“因时而变”的品格。因为只有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尊重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大变局之时做到顺势而为才能不被时代所遗弃,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如果要给“因时而变”的品格下个定义,笔者认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求具备主“变”与尚“动”的个性特征和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其次要求对现实有着深切的感知和体会并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最后要求“变”后的主观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用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
由于革命时期形势变幻莫测,加之毛泽东自身主张“变化”的性格特点,“因时而变”的品格在他的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研究体育发现人皆乐“动”,而得出“天地盖惟有动而已”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动”是天地身心的本性,他在日记中写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的个性是主“变”的,但他的“动”“奋斗”并不是随波逐流式的变化,亦非逆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是根据时局和现实情况的变化调整了自己的思想、心态和策略,具备了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善于审时度势的睿智。这并非是单纯从身体锻炼得来的偶感,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源思想,并且是一贯身体力行所形成的“因时而变”的优秀品格。
“因时而变”的品格成就了毛泽东,毛泽东也成就了“因时而变”的优秀品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想象,如果共产党成立之时毛泽东没有“因时而变”地从资产阶级的民主改良思想转变到信奉马克思主义,党从一开始就会丧失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如果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且进攻大城市无望时没有“因时而变”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略的话,中国的革命可能还是处于不断流血牺牲的低潮;如果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疯狂侵华而国民党继续“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之下,毛泽东没有“因时而变”地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而集全国之力共同抗日的话,中国不知道还要在日寇的铁蹄下被蹂躏多少年。凡此种种,毛泽东在每一次时局变化面前都能敏锐地预见到事态的严重性而做到“因时而变”,而他每一次重大的思想转变和策略制定都对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用一生的事例给我们诠释了“因时而变”这样的优秀品格,我们应当学习、继承并发扬。
2 革命时期毛泽东“因时而变”品格的表现及作用
梁漱溟说过,“毛主席是变化的”,这句话概括了毛泽东的个性特点即“变化”,而毛泽东不仅是“变化”的,更是“因时而变”。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不仅表现在自己的重大的思想转变上,还表现在对党的政策制定、战略布局上,更表现在他的人生哲学上。
2.1 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因时而变”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受到各种中西方文化思想思潮的影响,他自己曾说过:“我原来是个封建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社会推动我转入革命。”毛泽东对时局的敏锐感知和自身勇于变化的个性促成了他在思想上“因时而变”地转向了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的思想。在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的思想中主要是封建主义思想、资产阶级的理性救国和改良思想。毛泽东幼时接受四书五经式的封建主义教育,他回忆说:“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1]108后来,毛泽东到湖南求学时形成了理性救国的主张,他认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2]86也就是说必须进行理性的启蒙,从深层次上变革国民精神才能达到改造社会之目的。由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毛泽东主张走改变政体的改良主义道路。他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批注中首次提出“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的口号。[2]201但此时毛泽东已经随时为“因时而变”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他认为“世上各种现象只有变化,并无生成毁灭也,生死也皆变化出”[2]200。可以看出,此时毛泽东已经初具唯物变化的意识,开始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社会,正确看待旧事物向新事物的演进。1918年毕业后,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这期间他接触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各种文化名人,包括:宣传社会主义的李大钊、陈独秀等,还有自由主义者的胡适和邵飘萍等人,在此期间,由于思想的广杂,毛泽东的思想一度处于混乱时期,正在寻找出路。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1]125。
(2)毛泽东“因时而变”地转向信仰马克思主义。1902年,毛泽东由思想上的大杂烩逐渐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虽然是受当时的大形势所迫,但更多的是受毛泽东自身的“因时而变”品格的影响,这一品格蕴含在他对现实的切身体验和主张变化的个性当中。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在北洋军阀和地方军阀的统治下战乱不断,迫切需要找到救国救民的方法。一战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以残酷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曙光。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同受俄国革命影响的世界工人运动共同汇聚成汹涌的社会主义革命潮流。在此大形势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所需,在李大钊、陈独秀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使其接触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热烈地欢呼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等文字与思想,使毛泽东眼界大开,深受影响。他不仅从理论上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多次深入长辛店工人中进行实地调查。他亲眼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状况,感触很深。他谈到要“唤起工人”,这才是“救中国的路”[3]45。第二次赴北京期间,毛泽东思想上有了更大收获,在李大钊的帮助和指导下,他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等著作,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共产党的任务和社会主义的前途,从而在思想上开始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转变。
虽然时代已经显示出对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需要,但是毛泽东在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有一个对先前学习和接受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行检验和抛弃的过程,一旦检验失败,便会断然转变,这也正是“因时而变”的本质要求。“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从中看到了广大民众变革社会的力量,主张联合群众向强权者进行“忠告运动”和“呼声革命”。但当毛泽东领导的多次“呼声”运动失败后,特别是1920年发起的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毛泽东深受刺激,深深感到他所采用的“温和的”方式在中国行不通。在毛泽东重新思考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之时,他收到了留法学生蔡和森的信件,信中阐述了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分析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大形势,这使在现实中遭受失败的毛泽东深受启发,并在12月的复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4]6而“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德漠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4]8,对于蔡和森所主张的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的方法”[4]4,“表示深切的赞同”[4]8至此,将资产阶级积极改良思想付诸实践失败后的毛泽东完全抛弃了他过去的改良主义思想,断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开启了一位伟大革命领袖光辉的一生。
2.2 毛泽东在党的战略及策略方针上的“因时而变”
(1)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毛泽东“因时而变”地“引兵井冈”,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从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到7月15日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遭到大量屠杀,血的教训使共产党人懂得了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并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起义。但由于当时党中央的“城市中心论”的思想要求起义部队攻打大城市,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各起义部队伤亡惨重、溃不成军,面对革命向何处去,共产党人陷入了混乱与迷茫。严峻的革命形势迫使党必须找出革命的出路,早前党内一部分人,如瞿秋白、何孟雄、蔡和森等人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在党内已经有了农村武装斗争的理论氛围,大形势下只有向农村进军才有希望,但是当时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城市中心论”。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在转战的过程中发现,攻打大城市根本是无希望的,反而会招致更多的牺牲。在部队到达文家市时,毛泽东决定不再攻打大城市,实行战略撤退,意图南下与南昌起义部队会合,这是客观形势所迫。但到达三湾时,部队减员严重,思想混乱,再“退往湘南”已前程艰难,并且此时“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失利,南下会合的可能性不复存在,紧迫的形势迫使毛泽东重新考虑退却的落脚点。这时毛泽东观察到三湾一带的地理环境特别有利于部队休整,于是在三湾实行了部队改编,虽然受到部队军官的责难和怀疑,但因形势危急,已到了最后关头,毛泽东仍然细心地给大家讲请了革命形势及敌我力量对比状况,获得了多数人的同意,最终把部队带向了井冈山。而早在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已有“上山”的思想,当到达井冈山后,毛泽东逐步看清了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更加坚定了“上山”的信心。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认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积聚和发展力量,必须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迫于形势所逼,毛泽东“因时而变”地“引兵井冈”,而后又“因时而变”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一切都源于对革命形势、中国农民、历史传统的深刻了解,源于对农民运动的实践感知和众多的先验积累。虽然党内早有“上山”思想,但是毛泽东付诸实践最早,“因时而变”重要的是“变”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不迟不早。而当人们的实践一旦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必然获得成功,人们的思想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产生新的突破。
(2)在日寇疯狂侵华而国民党继续“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之下,毛泽东“因时而变”地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抗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形势日益严峻。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一二·九”游行示威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的全面侵华,更加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当时把全国上下潜在的、分散的抗日力量凝聚起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蒋介石正在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内战的倒行逆施政策,同时党内出现的王明“左”倾关门主义者,提出了“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各派国民党”“打倒各派军阀”的口号和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下层统一战线”的策略,推行的是一条扩大打击目标、缩小合作伙伴的自取灭亡的错误路线。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此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毛泽东,在内忧外患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不谨慎敏锐地思考党未来的战争策略问题,以承担起抗日救国的任务。经过对国内各方的抗战情况和敌强我弱的形势进行周全细致的分析后,毛泽东得出了两个决策的关键点,即“日本帝国主义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5]155,认为“当着革命形势已经改变了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5]152,因此,毛泽东在1935年的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因时而变”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策略,认为“目前的局势,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5]153,“组织千千万万民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军”[5]155,以抵抗日寇的进攻。毛泽东的战争策略是建立在形势变化基础上的,因为日本的侵略加剧使国内“革命和反革命的战线可能变动,也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可能变动一样”[5]155,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国民党内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与红军签订抗日反蒋同盟,赵博生和董振堂领导二十六路军举行宁都起义,进行抗日,这些都是有力的实践证明。
毛泽东不仅“因时而变”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策略,而且及时对党内的关门主义进行批判,以团结统一党内的思想。毛泽东指出,产生关门主义的根源是不懂得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没有看清国内革命和反革命的变化和日本侵华程度的变化,这样就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了敌人那一边去。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致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5]155。毛泽东对关门主义的深刻批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扫除了思想障碍。这使得中共得以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爱国侨胞进行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策略的正确性,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与毛泽东对形势的敏锐感知和自身主张变化的个性特征是分不开的,只有做到“因时而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绝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他在时局变动面前能对各种情况、思想、政策和策略有自己的考量和预测,并进行科学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一旦被实践检验是正确合理的,便断然转变,而且在思想转变后便立马付诸实际行动,这也正是“因时而变”的真正内涵。
2.3 “因时而变”的品格是毛泽东的人生哲学
毛泽东的人生是主张发展变化的,而最能反映他变化的莫过于他所写的诗句,其中,“动”“飞”“苍黄”“沧桑”“天翻地覆”等词直接反映了变化,此外,毛泽东还赋予一些静态的事物以动的神态,比如“万类霜天竞自由”“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等。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眼光看,“因时而变”重在“变”,其实体现了一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主张发展变化的通达和智慧,这种眼光和智慧是毛泽东的人生哲学,我们不妨也用毛泽东的四句诗词来表达。
(1)“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这是1918年4月,毛泽东送新民学会成员罗章龙赴日本留学时赠与友人的诗句,当时毛泽东在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创建新民学会,学会的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此句虽是对罗章龙的嘱咐话语,其实也是毛泽东对自己与友人的勉励。要搞好自己的身心和健康,保持内心世界的清新美丽,让自己充满新鲜而有意义的思想,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是“因时而变”的生活心态和人生哲学。此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群生气蓬勃、凌云壮志的青年,他们胸怀宽广,关心国家大事,砥砺自己的品行,敢于承担历史重担。
(2)“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是毛泽东在1928年秋天赞扬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而作的诗句。毛泽东是主“动”的,但此诗句中却是“岿然不动”,显然是典型的反衬手法,因为在“岿然不动”之前,早已做好了完全的备战准备,修筑了完备、严密、牢固的防御工事,而且戒备周严。同时,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这是早期思想动员的成果。因此,虽然敌强我弱,但是军民严阵以待,抓住时机消灭敌人,最终却以少胜多。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一生指挥战役无数,战略和策略思想几乎充斥了他的整个人生,在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后,必须根据形势“因时而变”地提出不同的革命斗争策略和方法,黄洋界保卫战可以说是井冈山武装斗争的浓缩,更是人民战争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的军事思想的写照。
(3)“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这是 1933年夏毛泽东重过瑞金大柏地时留下的诗句,当时毛泽东被剥夺红军领导权,在后方专做政府工作。大柏地是他 1929年2 月和朱德一起取得自下井冈山以来第一次大胜仗的地方。四年之后重过故地,时过境迁,抚今追昔。面对排挤和打击,毛泽东并没有消极,雨后总会出太阳,总会有彩虹,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表面上看起来不好的事,只要积极应对,说不定会转化为好事,“因时而变”便成为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心态准备,这反映了毛泽东一种崇高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念。
(4)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1949年4月,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写下的诗句。渡江战役的成功,南京城的占领,标志着蒋介石在大陆的政权已经垮台,决战胜负已见分晓,时代已经发生交替、巨变。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和一百年以来的列强侵华压迫都同时被推翻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诞生了,毛泽东欣喜、振奋、激情满怀,用两句极富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因时而变”的内心感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比,发展变化要缓慢得多,但如果自然界像人类社会一样有感情,也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总之,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革命成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正是在“因时而变”中显现出自己过人的高明之处,成就了自己领袖和导师的地位,他能够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不是偶然的。
3 毛泽东“因时而变”品格的当代价值
(1)我们党应该继承毛泽东“因时而变”的优秀品格,在新时期做到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党的发展理念要“因时而变”,实现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成立开始就肩负两大历史使命——救亡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发展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在党。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科学的发展理念才可以指导伟大的实践。因此,党的思想要跟上时代变化,应该继承毛泽东“因时而变”的优秀品格,创新发展理念。新时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个大问题。这些经济社会发展在现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现在、规划未来,从而确定新的发展理念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因时而变”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此新的发展理念下,倡导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要求中国的经济必须向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方向转变。此外,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价值观念、动力机制、结构布局、发展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都要转变,实现发展全局之深刻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所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会变化,发展理念也必须“因时而变”,因此,党在新形势下必须抓住契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从而做到“因时而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大势,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出现新趋势时可以做到“因时而变”。总的看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世界大势的主题,从侧面看,政治向多极化、民主化方向发展,国际经济规则面临重构,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文化呈现多样化,地缘政治和利益交织,大国间综合较量加剧,地区冲突不断,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日益突出。尤其在美国两洋战略实施后,形势更加逼人,如果不抓住世界大势“因时而变”,就有可能陷入被动甚至被边缘化的风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民族复兴的领导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现今世界大势之前“因时而变”。从现阶段来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国际观结合时代主题判断提出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是党在坚守中国梦背景下参与全球治理的新型价值观。此外,党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创造新的开放红利期。世贸组织的多边和诸边谈判,中美中欧投资协定,高标准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都是我们党顺应世界大势,“因时而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保证了我们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主动权。
(2)个人应该学习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方法上善于变通,并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毛泽东拥有“因时而变”的优秀品格,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不盲从,也不随波逐流,他“好独辟蹊径”[2]7,敢想常人之未想,做常人之未做,对我们个人品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在思想上适时而坚定地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依然随时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性,并根据革命形势随时调整自己的革命策略,这些启示我们在思想上要“因时而变”,破除陈旧的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在做事情时也不能固守一种方法,而应针对不同的事情、问题应取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时而变”。但是,毛泽东能做到“因时而变”有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学习。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不仅进行理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也即他经常倡导的要读有字书和社会的无字书。毛泽东能做到“因时而变”与他一生酷爱读书和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品质是分不开的,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潮流,不仅得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社会实践。
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得益于他主“变”和尚“动”的个性特征。他对一切差异、对立、冲突、动乱,不仅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而且持赞赏喜爱的态度。他认为宇宙间水力、风力由于地势的阻挠反而更加奔猛有力、怒号有声,战国时期事态百变反而人才辈出,从而得出了“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生所喜也”的结论。纵观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他从不退缩,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化解难题。因此毛泽东的主张运动、变化的个性对培养我们积极向上、勇于同逆境作斗争的人生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因时而变”的品格贯穿他的革命生涯,他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善于审时度势的睿智,加之他对中国人民苦难的深切感知和救国救民的伟大担当,使他不仅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且还付诸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中做到“因时而变”而成就一番伟业,他留给我们的优秀品格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1]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3] 何长工.勤工俭学回忆[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
[4]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张亘稼)
Character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o Zedong's "ChangewiththeTimes" during Revolution Period
LIUQing
(SchoolofPoliticsandEconomics,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19,China.)
This paper first illustrate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s of "change with the times",then expounds its concrete manifestation during revolution period from three aspects:"Change with the times"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er thought after the situation changes,also the adjustment of external strategy when political situation becomes complicated,moreover,and Mao Zedong's philosophy of life.Finally,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the Mao's character of "change with the times" are explored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ty and individual.Mao Zedong's character of "change with the times" shows us that he had the high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sagacious life philosophy of one great politician and strategist,and leaves us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which deserves ou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ao Zedong;"change with the times";Chinese Communist Party
2016-07-15
柳青,女,山西左权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研究。
A84
A
1008-5645(2016)06-0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