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泾原节度使的几个问题
2016-02-19刘锦增
刘锦增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关于唐泾原节度使的几个问题
刘锦增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要]泾原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中期社会政治环境、唐中央政府军事战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唐一代,至少有44人或45人曾担任泾原节度使,而非以往学者统计的41人。泾原镇历任节度使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泾原地区发展的措施,不仅抵御了吐蕃对这一地区的进犯,更有效地促进了泾原地区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唐中央政府拱卫京师、防御吐蕃的目的。
[关键词]唐代;泾州;原州;泾原节度使;吐蕃
泾原镇是唐代中后期在西北边疆设置的重镇之一。泾原镇自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设立,到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改为彰义节度使,一直到唐灭亡共存在140年。泾原节度使治所在泾川(今甘肃泾川县),管辖泾、原、渭、武四州,是唐后期防御吐蕃进攻的重要据点。目前学界关于唐泾原节度使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专门论述泾原节度使的不多。①专门论述的有:李新贵的《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原因考辨》(《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黄利平先生的《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等。此外,在一些学者的论著中也有所涉及。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唐泾原节度使设置的原因、唐泾原镇节度使表补正、泾原节度使与泾原地区建设等问题的分析,探讨唐泾原节度使,以加深对泾原节度使的认识。
一、唐设置泾原节度使的原因
关于唐中央政府设置泾原节度使的原因,前辈学者已有所关注。吕思勉、黄永年、黄利平等学者[1]均认同《旧唐书》卷152《马璘传》的观点,认为泾原节度使是唐中央政府为防御周边少数民族入侵而设立的,“以犬戎浸骄,岁犯郊境,泾州最邻戎虏,乃诏璘移镇泾川,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泾原节度、泾川刺史,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如故。”[2]韩国磐、李鸿宾先生[3]则采纳《资治通鉴》之说,由于马璘军队无力单独抵御吐蕃,故增设泾原节度使,“元载以吐蕃连岁入寇,马璘以四镇兵屯邠宁,力不能拒,而郭子仪以朔方重兵镇河中,深居腹中无事之地,乃与子仪及诸将议,徙璘镇泾州,而使子仪以朔方兵镇邠州。”[4]李新贵先生则认为,泾原节度使的设置远非文献记载那么简单,它是唐代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唐代宗及宰相元载在除去干政宦官的过程中将京城周围的中立藩镇迁往西北边疆,而泾川在防御吐蕃方面的特殊军事地位,只是唐代宗设置泾原节度使的借口[5]。
笔者认为,泾原节度使的设置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泾原节度使的设置的确与唐中央政府借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周边藩镇势力有关。不过,泾原地区所处的特殊军事地理位置,加上当时吐蕃军队对西北地区的不断骚扰,所以防御吐蕃进攻、拱卫京师长安安全、重建西北边防体系应该是泾原节度使设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泾原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中央政府分割瓦解邠宁镇,加强中央对泾、原地区控制的结果。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六月,唐政府为削弱朔方节度使的势力,加强对吐蕃的防御,增设邠宁镇,“分朔方置邠、宁等九州节度使。”[6]以泾、原、邠、宁、庆、坊、鄜、丹、延隶邠宁节度。然而,邠宁镇下辖九个州,管辖范围庞大,囊括了关内道南部到京畿北部的所有重要地区[7]。而这一地区是唐中央政府防御西北少数民族入侵,拱卫京师安全的重要通道,“此地区横山、子午岭和黄龙山纵横连接形成一个马蹄形状,这马蹄形的南端是开口处,正掩护着关中平原的北部,具有战略意义。”[8]但邠宁镇设立后,吐蕃仍时常骚扰关中地区,甚至在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攻破西北防线,直取京师长安。显然,唐政府最初设置邠宁镇的目的落空。
为此,唐中央政府采取不断分割邠宁镇势力的方式。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唐中央政府借党项内侵,分邠宁镇四州置渭北节度使,“党项等羌吞噬边鄙,将逼京畿,乃分邠宁等州节度为鄜坊丹延节度,亦谓之渭北节度。”[9]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又借口邠宁镇节度使马璘对吐蕃作战不力,“元载以吐蕃连岁入寇,马璘以四镇兵屯邠宁,力不能拒,而郭子仪以朔方重兵镇河中,深居腹中无事之地,乃与子仪及诸将议,徙璘镇泾州,而使子仪以朔方兵镇邠州……十二月,乙酉,徙马璘为泾原节度使,以邠、宁、庆三州隶朔方。”[10]可见,泾原节度使是唐中央政府为分解邠宁镇,加强中央对西北地区控制而设置的。唐政府设立泾原镇后,泾原节度使基本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除了中间发生泾原兵变之外,历任泾原节度使大多能够归顺中央政府,有效地加强了唐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控制。
其次,泾原镇的设置也与泾、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拱卫京师、抵御吐蕃的频繁入侵这一重要军事战略有关。泾、原地区地处西北,本是中西交通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原州向东可以直达京师长安,向西可到中亚、西亚。泾川是唐后期西北的重要门户,“今以泾上右军,平原善地,左接甸服,右连蕃疆,固鄷镐之金汤,窒犬戎之巢穴。”[11]可见,泾、原地区是唐京师西北的重要门户。正如史念海先生所说,“这一地区控制着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入侵的几乎所有通道,组成防御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入侵的第三道防线。”[12]“安史之乱”后,吐蕃攻破西北防线,不断威胁唐京师长安,成为唐西北地区最大的威胁。为有效抵御吐蕃的进犯,拱卫京师长安的安全,唐政府遂增设泾原镇。
最后,泾原节度使的设置还与唐中央政府重建西北边防线的军事战略有关。“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势力趋向衰弱,吐蕃不断吞噬唐西北疆域,并不断威胁京师长安的安全,唐朝西北边防体系遭到破坏。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再次进犯西北,十月,“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邠州,上始闻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震骇。……戊寅,吐蕃入长安……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13]吐蕃的入侵使长安遭到巨大破坏,唐中央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边防线实际上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因此,唐中央政府收复长安后,第一要务就是要重建西北地区的军事防线,增设更为可靠的军镇,作为唐中央政府防御吐蕃进攻、拱卫京师的屏障,而泾原镇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设置的。到唐代宗大历三年十二月(768年)时设泾原节度使,“以邠宁节度使马璘为泾原节度,移镇泾川。”[14]泾原镇设立后,成为唐政府在西北地区抵御吐蕃进犯、拱卫京师的重要边镇之一。随着泾原镇的设置,唐中央政府重建西北边防线的任务初步完成。至此,唐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了朔方、泾原、凤翔等镇来保证西北地区的安定。史称“中兴已来,未遑外讨,侨隶四镇于安定,权附陇右于扶风,所当西北两蕃,亦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而已,关东戍卒,至则属焉。”[15]
唐中央政府在选派泾原节度使时往往选用战功显著、值得信任的武将担任,“西旅未平,是资良帅,授以不次,式竚奇功。”[16]泾原镇设立之后,吐蕃虽屡次入侵西北地区,但始终未能再次攻破西北边防线,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泾原节度使对吐蕃的有效防御。以首任泾原节度使马璘为例,“璘词气慷慨,以破虏为己任。既至泾州,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来献,前后破吐蕃约三万余众。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用。镇守凡八年,虽无拓境之功,而城堡获全,虏不敢犯。”[17]再如,段佐*文献中有“段佑”和“段佐”之说:《旧唐书》卷152《段佐传》载“段佐者,亦以勇敢知名。少事汾阳王子仪为牙将,从征边朔,绩效居多。贞元末,为泾原节度使,练卒保边,亦为西蕃畏惮。”《新唐书》卷170《段佑传》载,“(段佑)佑,本郭子仪牙将,从征伐有功。贞元末,为泾原节度使,虏畏惮之。终右神策大将军”。“佐”和“佑”大概为书写错误所致,应为一人。任泾原节度使时,“练卒保边,亦为西蕃畏惮。”[18]
综上可知,泾原节度使的设置确实并非文献所记载的那么简单,它是唐代中期社会政治环境、唐中央政府军事战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泾原节度使的设置也基本达到了唐中央政府拱卫京师、防御吐蕃的目的,泾原地区成为唐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倚重的重要边镇之一。
二、唐泾原镇节度使表补正
关于唐泾原镇历任节度使的考证问题前人已有研究,到底有多少人曾任泾原镇节度使?清人吴廷燮《唐方镇年表》较早对此进行统计,得出共有41*吴廷燮《唐方镇年表》统计共有41人先后担任泾原节度使,依次为马璘、段秀实、朱泚、姚令言、冯河清、田希鉴、孟皞、李观、刘昌、段佑、朱忠亮、苏光荣、李汇、王潜、田布、杨元卿、李祐、李岵、张惟清、康志睦、朱叔夜、刘沔、王茂元、杨镇、史宪忠、康季荣、裴识、卢简求、陆耽、李承勋、浑偘、李璲、李弘甫、周宝、程宗楚、胡公素、张钧、张鐇、张琏、张珂、李茂贞。人先后担任泾原节度使[19]。岑仲勉《唐方镇年表正补》对吴廷燮《唐方镇年表》错误之处进行了补正[20]。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21]中的《唐代藩镇总表》在吴表基础上,对历任泾原节度使的任职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遗憾的是,王一概沿用吴的节度使任职年表,而未对吴表中的错误进行纠正。据笔者考证,除吴表所列41人外,还有一些人曾担任泾原节度使,现据相关文献补正如下。
一是李怀光。他曾在德宗建中元年接任段秀实,任泾原节度使,不过任期很短。建中元年(780年),杨炎担任宰相后,计划修筑原州城,开陵阳渠,遭到段秀实的反对,于是以李怀光代段秀实为泾原节度使。据《旧唐书·段秀实传》载,“炎以其沮己之谋,遂除司农卿,以邠宁节度李怀光兼泾原节度使,以事西拓。”[22]到建中元年二月癸亥,“以朱泚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代怀光。”[23]由此可知,李怀光的确担任过泾原节度使,后被朱泚接任。
二是舒王李谊。李谊于建中元年(780)八月就任泾原节度使。据《旧唐书·德宗本纪》载,“建中元年八月,以舒王谟为泾原节度大使,尚书右丞孟皞为泾州刺史、知留后。”[24]《旧唐书·德宗顺宗诸子传》载,“(舒王谊)建中元年,领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大使,以泾州刺史孟皞为节度留后。”[25]《册府元龟》载,“舒王谊,代宗第三子照靖太子邈之子也。建中元年领四镇北庭行军节度大使,三年诏为扬州大都督。”[26]《唐会要》载,“建中元年八月,以舒王谊为泾原节度大使。”[27]但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并未统计李谊。吴廷燮认为,建中元年泾原节度使为孟皞。需要注意的是,“节度留后”是在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位,严格来说是不同于节度使的,且无其他史料能够佐证孟皞曾任泾原节度使。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李谊为藩王,只授职却未去泾原镇就职,而由孟皞为节度留后,代理舒王李谊。不过,这一时期节度使确为舒王李谊。
三是李晟。吴廷燮的《唐方镇年表》并未统计李晟。实际上关于李晟是否曾担任泾原节度使文献记载不一。《资治通鉴》记载,李晟并未担任泾原节度使,只是曾任四镇、北庭、泾原行营副元帅,“兴元元年八月,李晟以泾州倚边,屡害军帅,常为乱根,奏请往理不用命者,力田积粟以攘吐蕃。癸卯,以晟兼凤翔、陇右节度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行营副元帅,晋爵西平王。”[28]而《旧唐书》《新唐书》则记载李晟曾任泾原节度使。据《旧唐书·李晟传》载,“诏以晟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使,仍充陇右泾原节度。”[29]另据《新唐书·李晟传》载,“泾州倚边,数戕其帅,晟请治不龚命者,因以训耕积粟实塞下,羁制西戎。帝乃拜晟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徙王西平郡,实封千五百户。”后上书推荐李观为泾原节度使,“表右龙武将军李观为泾原节度使。”[30]《册府元龟》载,“李晟德宗时镇泾原。”[31]“李观,贞元初为右龙武将军,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李晟表为泾原节度使,吐蕃深畏之。”[32]据此,笔者推测,由于泾原兵变,唐王朝授李晟为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统领当地军队,平定叛乱。李晟待到泾原地区局势稳定后,才上书推荐李观为泾原节度使。
除以上4人外,笔者认为郝玭也担任过泾原节度使。据《新唐书·郝玭传》载,“玭在边积三十年,每讨贼,不持糗粮,取之于敌。获虏必刳剔而归其尸,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儿。迁检校左散骑常侍、泾原行营节度使,封保定郡王。”[34]另据《册府元龟》载,“郝玭,(贞元)十三年简校右散骑常侍、渭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泾原行营节度。”[35]据此可知,郝玭曾担任泾原行营节度使。
“行营”在唐代是指军队奉中央命令执行战斗任务。那么何为行营节度使?行营节度使即由中央任命,负责指挥“行营”的统帅,属临时派遣,是节度使的一种,但同节度使又不完全相同。张国刚先生指出,“行营节度使的设立始于唐玄宗时期,这一名号有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节度本道若干支行营兵马,另一则是为了提高军队的地位。”[36]冯金忠先生在张国刚先生认识的基础上得出,“唐后期,行营节度使根据层级大概可分两类:一类是某镇行营节度使。其人本为某藩镇军将,其中尤以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等居多,带兵出境作战,为了提高其权威和威慑力,任命其为行营节度使,地位低于一般的藩镇节度使。……另一类为战区行营节度使,地位高于某镇行营节度使。唐后期由于战争规模巨大、旷日持久,行营军队往往不止来自一镇,征调十几镇的也不罕见。为了统率数镇行营军队,也往往设置行营节度使。但为了与某镇行营节度使相区别,此行营节度使一般冠以驻防或作战区域的地名。”[37]郝玭任泾原行营节度使应属第一类。严格来说,行营节度使与藩镇节度使是两个官职。贞元十三年的泾原节度使为刘昌。不过,“行营节度使”亦为节度使,所以笔者在此将其归为泾原节度使。
综上可见,泾原节度使自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设立至唐灭亡,至少有44人或45人先后担任这一职位,并非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所统计的41人。实际上,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少节度使任职时间无法衔接,而文献中对此也无确切记载。笔者推测,文献中对泾原镇节度使存在漏载现象,但查阅现有墓志却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线索,可能随着唐代碑刻、考古资料的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泾原节度使年表有望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泾原镇历任节度使中共有番将10人,*这十人依次为李怀光、李汇、田布、康志睦、王茂元、史宪忠、康季荣、李承勋、浑偘、李茂贞。而这些人往往汉化程度比较高。泾原节度使自设立以来,除了初期姚令言被逼偶发泾原兵变外,多任节度使在位期间能够忠于朝廷,积极抵御吐蕃进犯。因此,泾原节度使的设置对于唐政府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抵御吐蕃的进攻确实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一直到唐昭宗统治时期,随着唐王朝的极度衰败,唐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各地藩镇的控制。张钧、张鐇、张琏、张珂先后接任彰义节度留后,之后由政府正式任命,统治泾原地区,到李茂贞为泾原节度使时嚣张跋扈,唐王朝彻底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
三、唐泾原节度使对泾原地区的贡献
由于泾原镇地处唐与吐蕃对峙的最前线,“今中夏河南北、申、蔡,有五十余州,法令所不及,德泽所未加,兼西戎侵盗,近以泾、陇、灵、宁等州为界,去京城远者不过千里,近者数百里,烽燧相接,边界屡警。”[38]因此,时常遭到吐蕃的骚扰、进犯,当地居民被虏、被杀,这方面的文献记载很多。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九月,“(吐蕃)又陷泾州之连云堡。甲戌,吐蕃退,俘掠邠、泾、陇等州民户殆尽。自是蕃寇常至泾、陇。”[39]贞元四年(788年)五月,“(吐蕃)虏三万骑略泾、邠、宁、庆、鄜五州之鄙,焚吏舍民阎,系执数万。”[40]吐蕃的侵犯使得泾原地区农业经济残破,人口锐减。以泾州为例,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泾川“开元户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二。乡五十五。元和户一千九百九十。”[41]在籍户数减少达87.5%,下降之严重可想而知。
为抵御吐蕃的进犯,保卫唐西北边境的安全,历任泾原节度使都十分重视泾原地区的建设。他们在位期间,一方面积极抵御吐蕃进攻,另一方面还进行军事屯田,保证粮食生产,同时勤政爱民,关爱士兵。
第一,积极修建军事防御工程,训练军队,抵御吐蕃侵犯。如前所论,唐政府设置泾原节度使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吐蕃侵犯,拱卫京师长安。泾原节度使认识到,只有坚固城池,才能有效抵挡吐蕃的攻势。为此,泾原节度使十分重视泾原地区军事工程的兴建,“顷以原州往西郊内地,密达王畿,而敌人往来,于焉畜牧。戒心既启,边事益劳,所以议筑其城,将为久计。”[42]从文献记载看,大多泾原节度使上任后,都积极修建军事防御工程,抵御吐蕃进攻。特别是德宗时原州被吐蕃所占后,唐王朝下令将原州内徙,重筑新城,加大了军事工程的修建。
马璘担任泾原节度使时,“既至泾州,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以其生口俘馘来献,前后破吐蕃约三万余众。”[43]刘昌任泾原节度使时,是泾原地区军事工程大规模修建的时期。刘昌清醒地认识到军事工程的重要性,他曾说:“兵以奇胜,亦以严终,寇不可玩,在吾彀中矣!于是建长利,规远略,程日力,兴人徒。西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据弹筝峡之险。北城保定,深入百余里,扞青石岭之固。凡七城二堡,有坚甲利刃,制彼冲阨,绝其驱侵。”[44]贞元四年(788年)刘昌担任泾原节度使后,先是“复筑连云堡。”[45]到贞元七年(791年)“(二月)复筑平凉城”。“(三月)甲子,泾原节度使刘昌筑胡谷堡,改名彰义堡。堡在平凉西三十五里,亦御戎之要地。”[46]刘昌所修建的这些军事工程对抵御吐蕃的进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泾原地区重新安定下来,史称“公之封内,爟燧灭息,昔之瓯脱,今有市列。井树之间,犬鸡相闻。东诸侯勤王之师,得以宁宇。而又因士之余勇,求地之遗利,荷戈而战,拥耒而耕,出闻三捷之绩,居尽四支之敏,辟彼塉硗,麦禾蔽野,亦既悦使,而皆乐从。”[47]
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临泾镇将郝泚以临泾地险要,水草美,吐蕃将入寇,必屯其地,言于泾原节度使段祐,奏而城之,自是泾原获安。”[48]到元和三年(808年),“泾原段佑请修临泾城,在泾州北九十里,扼犬戎之冲要,诏从之。”[49]这些军事防御工程的修建在当地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吐蕃虽屡次侵扰,但都没能冲破防线,未对京师构成威胁。
第二,重视农业发展,实行军事屯田。泾原地区由于地处西北相对荒凉的区域,加上吐蕃的屡次掠夺,使得这一地区粮食生产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关于这点文献中多次提及,“其军资仰给度支”[50],“若以边土荒残,军费不给,则以内地租税及运金帛以助之。”[51]马璘就任泾原节度使后曾多次诉说泾原地区的荒凉,“泾原节度使马璘屡诉本镇荒残,无以赡军。”[52]士兵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53]为应对这一状况,泾原镇多任节度使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军事屯田,以解决边区粮食不足问题。
关于泾原节度使在泾原地区的屯田活动文献中多有记载,德宗兴元年间,李晟主政泾原,“以泾州倚边,屡害军帅,常为乱根,奏请往理不用命者,力田积粟以攘吐蕃。”[54]李观接替李晟担任泾原节度使后,“在镇四年,虽无拓境之绩,励卒储粮,训整宁辑。”[55]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刘昌为泾原节度使时,“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扼弹筝峡。……昌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56]杨元卿为泾原节度使时(821年-826年),“垦发屯田五千顷,屯筑高垣,牢键闭,寇至,耕者保垣以守。居六年,泾人德之。”[57]史宪忠为泾原节度使时(843年-846年),“宪忠疏泾于隍,积缗钱十万、粟百万斛,戍人宜之。”[58]康季荣为泾原节度使时(847年-852年)也十分重视土地的开垦。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吐蕃占领下的泰、原、安乐三州和石门等七关投降唐王朝,唐王朝下令在原州等地实行屯田,“守镇将士,如能于本戍处耕垦营田,即度支给赐牛粮子种,每年量得斛斗,便充军粮,亦不限约定数。”[59]周宝为泾原节度使时(874年-879年),“务耕力,聚粮二十万斛,号良将。”[60]
但泾原地区的屯田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常遭到吐蕃军队的侵扰,如贞元八年(792年)六月,“吐蕃千余骑寇泾州,掠田军千余人而去。”[61]王孝女,徐州人,字和子,“元和中,父兄皆防秋屯泾州,叶蕃寇边,并战死。”[62]
泾原节度使在泾原地区的屯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西北边区军需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泾原地区经济发展。到刘昌担任泾原节度使时,泾原地区“因六郡之气俗,用十连之教理,入觐宣室,请城平凉,屹为巨防,乃拓故地,而又险走集以御寇,徙邑居以便人,夷硗埆而制井疆,斩荆棘以列逵市。货力具举,农战交修,边关弃地,宴然富殖。长幼养老,沛然生聚。”[63]随着泾原地区经济的发展,泾原地区时常出现余粮,甚至还上交中央政府,贞元十五年(799年),刘昌将泾原地区所产粟米“上献天府,数至十万,以赡东师。”[64]杨元卿为泾原节度使时于宝历元年(825年)上书,“营田收禾粟二十万斛,请付度支充军粮。”[65]张惟清为泾原节度使时,“太和五年,进助边粟麦合二十万。”[66]
第三,严明军纪,勤政爱民。军队纪律和将领个人修养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泾原节度使大多能严明纪律,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段秀实任泾原节度使时“军令简约,有威惠,奉身清俭,室无姬妾,非公会,未尝饮酒听乐。”[67]从文献记载看,多数泾原节度使能够关爱士兵,关心百姓疾苦。泾原地区由于地处西北荒凉之地,士兵生活困难,甚至被迫卖儿、卖女,李汇为泾原节度使时,“既至,闻士卒前以食不赈而鬻子者,皆与赎归之。”[68]朱忠亮为泾原节度使时,“泾土旧俗多卖子,忠亮以俸钱赎而还其亲者约二百人。”[69]
泾原节度使在泾原地区的活动,保卫了泾原地区的安定,赢得了士兵的拥护,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同时也促进了泾原地区的发展,多任泾原节度使受到唐中央政府的褒奖。如“田布顷因戎务,发愤自裁。言念忠诚,岂忘瞻仰!宜赐钱一千贯、娟一千匹,以充葬用。”[70]杨元卿卸任泾原节度使后,“既罢,监军奏泾人请为立德政碑,以纪之。”[71]马璘担任泾原节度使时,“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用。镇守凡八年,虽无拓境之功,而城堡获全,虏不敢犯,加检校右仆射。”[72]
泾原节度使是唐后期为削弱西北藩镇势力,加强中央对西北藩镇的控制,防御吐蕃进攻,重建唐西北边防线,拱卫京师长安安全而设立的。泾原镇设立后,唐政府十分重视泾原节度使的选派问题,一直坚持任用效忠于唐王朝、却无政治野心的英勇将领担任泾原节度使。历任泾原节度使在任时,一方面积极修建军事防御工程,多次击退吐蕃进攻,保卫了唐西北边境的安全,使得吐蕃再也无法突破西北边防线,对唐长安城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泾原节度使还在泾原地区实行军事屯田,解决了军队的粮饷问题,加上他们勤政爱民,得到士兵和民众的拥护。
参考文献:
[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2).
[2][14][17][18][22][24][25][29][39][43][45][46][49][53][55][59][69][72]刘昫.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4066,291,4066,4078,3586,326,4042,3671,358,4066,364,371,424,623,3913,624,4056,4066.
[3]中国古代史论丛(第一辑)[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李鸿宾.唐代朔方军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6][9][10][13][23][28][48][51][52][54][61][67]司马光.资治通鉴[Z].北京:中华书局,2011.7323,7196,7209,7323,7269,7397,7562,7770,7323,7333,7563,7654,7366.
[5]李新贵.唐代泾原节度使设置原因考辨[J].社会科学辑刊,2013,(5).
[7]吕学良.唐代邠宁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12]史念海.河山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75,32.
[11][16][38][70]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6,198,39,754.
[15]陆贽.陆贽集[C].北京:中华书局,2006.620.
[19]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0]岑仲勉.唐方镇年表正补[J].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1948.
[21]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M].台北:大化书局,1978.
[26][31][32][35][65][66][71]王钦若.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3318,4723,4663,4663,5798,5798,8155.
[27]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1697.
[30][34][40][56][57][58][60][62]欧阳修.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4869,5181,6098,5174,5191,4791,5416,5827.
[33]王谠.唐语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7.64.
[36]中国史论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84.
[37]冯金忠.唐代地方武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3.55.
[42]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618.
[44][47][63][64][68]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60,5060,5087,5061,7619.
[50]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608.
(责任编辑贺卫光责任校对肇英杰)
[作者简介]刘锦增(1990—),男,山西平遥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史。
[收稿日期]2015-11-15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1-01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