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身边的问题》教学设计

2016-02-19张海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建议书建议探究

张海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90-0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关注身边的问题》是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和责任”中的第六课。本课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样的目标来设计安排的。内容有“我眼中的问题”和“我给政府提建议”两部分。

二、学情分析:

1、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特点发现身边的问题可能容易,但让学生用现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从不同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中的问题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善于引导。

2、通过课前访谈了解到学生把建议提给谁哪个单位不是很清楚,需要教师详细指导。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能力与技能。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知识。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发现自己身边的问题,并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问题的原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一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组织引导点拨、播放课件,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感受、发表见解、,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

六、教学准备:

1、课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不同方式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情况、公共场所及公共设施、学校周边环境、校园环境等情况进行观察、认识、分析。)

2、准备建议书的范例。

3、教师通过调查、询问了解县政府有哪些部门,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七、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成了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虽然我们还是一个小公民,但是我们同样有责任关注社会的问题和发展。

设计意图:这段谈话让明确学生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样有责任关注社会的问题和发展。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播放“马路挖沟的场景图”和“山村缺水场景图”。教师旁白:每年我们都能在大街上发现马路挖沟这样的情境,现在还有很多山村缺水的情况,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做适当的小评(城市经常挖沟的现象,政府部门不能很好地协调合作,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个问题是人为造成的。乡村缺水,饮水困难的问题是环境造成的。)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目的是以这种形式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以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更多问题。教师小评,让学生注意到有些社会问题是人为造成的,有些社会问题是自然环境造成的。

3、导言过渡,展开话题。我们的社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你的眼里,都有哪些社会问题?

(1)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引导分析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

(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教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是为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够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获得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3、归纳总结,提高认识。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也可以写同学们所说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对问题会的认识分析有所提高。

4、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1)引言:我们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2)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简单介绍县政府分管的一些部门及主要功能。(预设交通局、建设局、城管局、旅游局等)

(3)引导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4)小组展开讨论: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

(5)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指导学生相互评价,并引导肯定写建议书是反映情况的最好办法。(预设提出建议的方式:拨打热线电话、写信、写建议书等)

设计意图:教师引言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教师介绍县政府部门目的是引导学生清楚把建议提给哪些部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自主获得提出建议的一些方式方法,并在教师是引导下了解写建议书是反映情况最好的办法。

5、写建议书,课后延伸。

(1)学生拿出准备的建议书范例,交流一下建议书的书写格式。

(2)按照建议书的格式把以上讨论交流的问题及建议写成建议书寄出去。(根据时间建议书可在课后完成,鼓励学生修改后要寄出去)

(3)鼓励学生以后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想一想对不同的问题,怎样提出不同的建议,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写建议书并寄出去,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在这种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真正体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课程思想。

猜你喜欢

建议书建议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学写建议书
让讨论有“形”更有“实”——以习作指导课《给校长写建议书》为例
掌握方法写好建议书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