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力、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6-02-19李聪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作文教学

李聪敏

摘 要: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想象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金钥匙。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就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创造力;培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69-02

想象是启发学生富于创造性地金钥匙。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就语文教学而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想象越丰富,那么其语言表达也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其语言表达也就会越有情趣。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两者的关系

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习作教学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的空间变大了,思路打开了,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她们的智慧、想象都是无穷的。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措施

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对鸡鸣的感悟,说明了黑暗必将过去,黎明一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

2、广泛阅读,增加积累,提升想象力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每天30分钟自习课定为自由阅读时间,并且陪学生一起读。在读的时候,我往往很专注,随着书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而自然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表情,并且有意让学生看到,让他看到你所看的书并对它产生兴趣,有一种想看的欲望。在这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学生在享受着语言文字带给他快乐的同时,那些词汇、段落、结构已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同时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文明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也随之而提高。

3、丰富生活,诱发动机

(1)作文是学生认为生活和生活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参与的过程。许多学生惧怕作文,主要是因为远离生活,缺乏题材。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了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先生也说:“对于任何事,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写作的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2)生活有多广阔,作文世界就有多广阔,所以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迈出社会,拓宽写作空间。学校、家庭、社会都是他们写作的广阔天地,那里发生地一切,都给人以启发、教益,那是他们写作的大课堂。我利用星期日领着孩子走出课堂,组织孩子们大热天去做小买卖,面对炎炎的烈日,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劳累,从而体会父母的艰辛。继而写出了《假如我当超市的售货员》、《我帮妈妈做家务》等文章,由于学生体验生活,构思新颖,感情真挚。他们不但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而且能真实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3)我们还应观察引导,提高写作水平。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远”观“近”察,处处留心,时时注意。观察可以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做到扎实有效

“没有想象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江泽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也是非常的重要。可见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是每一个人民教师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那么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去做好这项工作呢?

1、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意识,并有明确的想象性。在想象的整个过程中保证学生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使想象的形象有较深的思想蕴涵。要训练学生善于根据一定的目的控制想象的方向,并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地审视与分析,使有用的表象朝着一个方向奔涌,对无关的表象加以抑制。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创造想象的动因。人在产生想象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如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时,人的心情就会愉悦,会因之而产生一系列美好的遐想,这样人的情感就会影响到想象力。更多的时候忧愁郁闷的情绪常使人想象可怕的情景,而乐观愉悦的情绪则会让人想象到一些美好的情景。“情景交融”就是这一道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进行写作。

3、发展语言,提高理解。想象要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以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这不仅影响到表达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想象的水平,使想象仅仅停留在直观阶段,而不能上升到表象的本质概括水平。如,在一次题为《生日的礼物》的作文练习中,多数同学能按“生日前想礼物,生日时得礼物”的顺序写出事情的经过,但语言太贫乏理解单一,因而表达也就没有个性。

讲评时,我要求学生修改时补上“感受”;(1)生日想礼物,怎么想?心情怎样?(2)生日时得到礼物?心情怎样?有什么感想、联想?在作文中补上“感受”,语言的个性也就突出了,理解就更深奥了,如,同是盼礼物,性急而外向型的孩子是吵着要,内向型的孩子则在焦急中默默地等待;家贫又善解人意的孩子则抱着既盼望又担心的矛盾心理,想得到自己喜欢的生日礼物,但又担心使爸爸妈妈为难……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为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总之,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浮想联翩吧!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作文教学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