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幼儿语言健康发展的做法

2016-02-18白香玲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教育环境

白香玲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发展的潜能,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发展的潜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幼儿有话敢说、有话就说、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因此,教师就要在幼儿教学中,注重语言运用情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教育环境;语言交往;语言发展

收稿日期:2015-09-14

1.注重语言运用情境的创设

(1)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语言教育活动首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它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师幼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当幼儿说话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而打断幼儿的话,要成为倾听者,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大胆表达、快乐表达,可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宽松的语言交往过程中,语言逐渐完整规范,促进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关键,真实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因此,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创设幼儿乐于参与的环境氛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我们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就要尽可能地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我们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再现功能,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在意境优美的诗歌散文教学中会发挥显著的优势,再现诗歌散文的画面动感,引发幼儿共鸣,调动幼儿的情感和思维,对打破幼儿单一的思维习惯有重要作用。

(3)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环境。创造性的语言环境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年—2022年)》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是幼儿可以随时大胆提问的学习环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的内容,引发幼儿质疑、争辩、讨论、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倾听、表达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幼儿听得多了、说得多了,自然就会有一定的印象,再掌握的时候就会简单很多。培养幼儿说话,开阔幼儿接受语言知识的范围;在听的方面,刺激幼儿主动听说的意识。这样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环境的教学方式,能有机结合幼儿语言的听说内容,让幼儿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锻炼和提高幼儿听说的能力。

2.注重能引发幼儿“对话”的语言环境的创设

在语言教育环境创设上,能引发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使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使环境和材料与幼儿真正形成“对话”的关系。

(1)创设能引发幼儿“对话”的墙饰。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墙饰的布置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深化教育的主题内容,有利于让幼儿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幼儿对话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对幼儿园的墙饰空间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对设施设备的外侧涂画有利于引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的主题内容,直接感化幼儿,吸引注意力,逐步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静态墙饰布置为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更换的动态墙饰布置,同时,要让幼儿参与其中,成为墙饰创设的主人,这样幼儿才会对墙饰感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搜集的资料,评价同伴的作品,欣赏和倾听同伴的讲述,真正实现幼儿与墙饰的“对话”,教师帮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不断感知和积累日常语言词汇、中心话题交流等方面的语言材料,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提供能引发幼儿“对话”的材料。创建真实的语言情境,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表达的欲望,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当幼儿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让幼儿借助操作材料自己寻找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通过和同伴交流,通过听、看、模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幼儿“想说”的欲望,逐渐达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的目的。

总之,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幼教理论,深入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探讨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积极创设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教育情境,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来刺激幼儿内在活动动力,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教育环境
我国特需医疗服务发展历史梳理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