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出来的作文
2016-02-18刘丽雯
刘丽雯
“聊”出来的作文
刘丽雯
当前,大多数的高中生惧怕写议论文,要么不想写,觉得没东西可写,要么想写但不知道怎么写。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我在课堂上尝试和学生相互启发、生发,在不知不觉中“聊”出思想的火花,聊成一篇篇好的文章。下面是我的一个“聊天式”典型课例:
一天,我走到一个正低头玩手机的学生面前,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吗?”大家引用泰戈尔的名言纷纷答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我笑着否定了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大家一听都笑了。我又故作不解地问:“你们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手机,吃饭看手机,睡觉还看手机,真搞不懂,手机有什么好?手机里有什么吸引你们的东西呀?”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列举出了手机的好处:学习中查资料、平时里浏览信息、烦闷时打游戏放松、淘宝购物时方便快捷、拍照时简单清晰……
我恍然大悟,感叹道:“看来还是老师out了!怪不得前几天的新闻说 ‘中国四名留学生在加州铁轨拍照被火车撞’,以前好像就有让人匪夷所思的关于手机的新闻。”这一下,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同学说有个“淡定哥”车祸左腿被撞骨折,边玩手机边等救援;有同学说有对外国夫妻因沉迷于网络游戏PriusOnline而把自家孩子给饿死了;还有同学说为了买“苹果”手机一个高中生在网上找到黑中介,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我趁机补充说,还有学生经常晚上玩手机,造成视网膜脱落;一个女生上学期间半身麻木,以为是心脏病,一查却是玩手机造成的颈椎病。这些人玩手机玩出了“境界”,玩出了级别。
看大家聊得不亦乐乎,我趁机将话题引向深入:难道这些人都是这么好学、这么热爱生活的人吗?如此痴迷为的是哪般啊?我们大家经常在公交车上、地铁里见很多人头也不抬的看手机,他们真的有这么忙吗?短暂的沉默后,有学生说其实有时候走在街上手机不离手不是有多想玩,而是掩饰自己没人同行的尴尬;还有学生说玩手机主要是因为找不到更有趣的事做,因为无聊才玩手机的,但是好像越玩越无聊……
听到这,我要求大家反思:手机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当初买手机的初衷是什么?结果呢?学生们经过反思认识到:手机只是联通现实世界中的人的工具,而当手机不再只是工具,它开始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该小心被它“绑架”了。既然已经认识到了手机的危害,怎样才能克服“手机依赖症”呢?我请大家献言献策,很快就收集了这么三条建议:1.聚会吃饭前所有人交出手机,谁先碰手机谁埋单。2.课堂上为防止大家玩手机,可以上课前自觉在黑板前的手机袋里关机放下手机,课后自行取回。3.考试时不得将手机带入考场,否则以作弊论处。
在议论文写作中,与其给出一个抽象的命题,让学生花费四五十分钟去拼凑一篇自欺欺人的作文,不如让学生围绕一件时事、一种现象等展开针对性的聊谈、评议,脚踏实地地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这样的口头微作文更有意义、更有实效。
在“聊天”中,教师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放到广阔的生活场景中去体验、认识和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事实本身的基础上,透过事实探究本源,对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无疑是有益的。而且,从长远看,对培养学生不迷信、不膜拜教条、不唯书、不唯心的独立人格将很有意义。
以上的教学课例启示我们在“聊作文”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工作要做好
“聊”什么、怎么聊,都是值得思考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在这其间,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也是一门艺术。
2.创设良好的聊天氛围
平和、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言善道,我们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训练空间,创设恰当的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恰当的写作策略。刘济远教授在《新课程实施与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实验研究报告》中指出:“作文只可‘导’不可‘教’,过去作文教学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把‘作文’课当成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去教。其实,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个人创造活动,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倾诉,为了使其倾诉能痛快淋漓,教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根据儿童作文心理规律,在学生写作前,激发其倾诉动机,帮助他们打开真情实感的‘闸门’,使其‘想写’;在学生写作时,引导他们回到自己要叙写的生活情境中去,帮助他们打开材料仓库的大门,使其‘有写’……”也就是说,就本质而言,作文能力无法直接从外部灌输进去,作文能力只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习作实践逐步获得,教师所能做的只有“导写”而已。
3.找准切入点,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水平,符合“跳一跳”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原理。只有定位准确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表达的主动性,打开书本与生活的通道,引领学生从粗浅走向深刻。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