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6-02-18魏宏

中学语文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章过程

魏宏

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魏宏

对于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我们一直都是将阅读看成一项需要掌握的能力。也就是说阅读能力是由很多项技术能力构成的,对于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反复的操作和研究,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并且运用。在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整体整顿过程中,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重新摆正位置,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要对象,把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水平作为教学的主导。

一、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在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应该要求我们的学生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使他们能够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让他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通过自己心灵上的感应,对文章有独到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对一个好的作品所表达的一些情感元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得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赏析过程中,需要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本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写的一些片段,采用的一些写作技巧,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都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和作者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素质教育的概念,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对于个性的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单是要求我们对于受教育的对象进行选择性的培养,而是要求我们研究和开发出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方法。因此,张扬阅读个性是课外阅读教学的正确途径。

第一步,要把学生的感情完完全全的投入到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用心来感受文章中的要点,从中感受到阅读给人带来的欢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作为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每一个人物和角色的特点所在。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就是要求对作家的情感进行很好的理解,要求我们了解文学作品中的每个人物的行为特征,在阅读课外作品时,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文章的每一个细节,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角色的鲜明特点,进一步提升课外阅读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将阅读水平的目标设定的更高。不要简简单单以应付考试的形式来进行阅读,也不要把课外阅读理解成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必须面对的一项工作,这样会使得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去,只是将阅读当成课堂学习的一部分产生厌恶和敷衍。在我们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思考相关的内容,通过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观的培养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审美观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树立自己看待事物的观念,能够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真正做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课堂上传授美学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艺术审美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的课外阅读当中去,感受到语文的一些不可预知领域所带来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以及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语文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作品的人文艺术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分配角色朗读把学生带进教材课本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于人文学习和情感因素的交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提升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加入一部分感情色彩,能够更好的感染到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阅读能力

广义的积累性的阅读不仅要求我们能不断进行相关的语文阅读的学习,而且还要求我们对于知识文化有一个积累性的过程,如同一棵植物在土壤中获得最最基本的养分一样,在关于课内外的相关作品和杂志的阅读中,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对于各种语言的运用有一个基本的积累过程,积累其中的优秀要点,积累更多新的知识。在进行广泛的相关阅读积累的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进行阅读其实是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这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对于艺术的创作做进一步的引导,使其能够更深层次的思考。《老人与海》的作者,美国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就曾经把艺术当作是大海上的冰山一角,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这么一角,我们最初阅读能够看到的可能只有八分之一。但隐藏在文章下面的其实还有更多,需要我们的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里面,自己去探索文学的奥妙,可以领略到更多的内涵,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的重要性。换个角度来说,单纯文字的表述通过学生最初的阅读只是理解文章的内容,欣赏文字的韵味。而再通过老师的解析和讲评,使得学生领悟到文章更深的含义,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悟。让学生慢慢理解和学会就是要通过对于这些文章的分析和研究,获得更多的东西。所以,老师在进行相关的艺术分析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让学生大胆讨论相关的内容,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和探索作者所留下的内涵。例如我们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小说人物孔乙己,对于孔乙己的形象的设定,有的人觉得这是一个可怜的人,有的人甚至觉得他是可恨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并且探索。其实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活跃的,他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引导他们能够更好地思考和想象文章所带来的乐趣所在,让学生们能够自主的认识到学习的魅力,阅读的魅力。

★作者单位:甘肃民勤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章过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