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

2016-02-18于崇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3期
关键词:多元化中学教学模式

◆于崇明

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

◆于崇明

梳理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提出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典型的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希望能够为课改后的中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3.094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新课改实施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似乎已经势在必行。因此,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研究对于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教学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同一般的教学模式相比,自然会表现出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就体现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在这个环境里师生都会受到影响,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而,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活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为具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功能。

目前,对于体育模式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时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大多是以搜索体育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第二个时期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对象为其概念和原理的实验研究,还属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出现的研究理论比较丰富,例如:钟秉枢进行的排球教学研究中运用的是程序教学模式;李杰凯进行篮球教学的研究运用的是发现教学模式;此后“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在李晋裕“八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的子课题中出现;“5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也由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提出。总的来讲,这一时期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呈现出综合化研究的态势。

第三个时期为新世纪以后。这个时期,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从理论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最为典型的就是提出了体育教学实验这一方法。2002年,周晓明更是在浙江省召开的第二届体育教学模式研讨会中将63所中学的实验情况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提出教学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张[1]。

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概念、分类、结构、应用等几个层次,这些研究方向都处在争议之中。教学模式实验的研究重点在改进教学方法上或是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上。所以,目前体育教学模式处在多元化并存的状态中,但这种多元化的合理性还未得到确定。而且在中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只是在理论层面上受到了重视,在实践中有运用的可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还未动手,没有任何改变。

2 体育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由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很多,让很多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更别提教学模式的灵活使用度。过去很长时间,我国对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借鉴往往是照搬硬套,根本不考虑国情而只学形式,不认真领会其实质,骨子里还是之前老一套的东西,最终大都成为一种失败的学习。

现在体育课教学交流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就是观摩课。一位教师和一群学生在操场中央进行示范,其他教师则在周围观看,看到精彩的时候就喝彩连连,课后教师一哄而散,剩下那些表演的学生,而为了这场示范,他们已经为此排练了很多遍。这样的观摩课教学法的继续存在已经出现危机,如何能够尽快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确实令人深思。

除此之外,体育教学模式中哪一种模式流行了,全国各地区都开始跟风,成为一种虚假的繁荣,体育教学模式实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突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 年9月颁布以后,一轮新的体育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起来,这引起中学体育教师与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但是,体育研究人员与中学教师之间并未形成默契的协作,教学过程中依旧出现很多问题,造成课程改革难以进行[2]。多元化模式是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按照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

因为目前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没有做具体的规定,只有教学目标,也没有对评价方法或是评价方案有具体的规范,这些都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国的体育教学专家一般都集中在高等院校,这样与中学体育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无形中就形成一种阻碍,使体育教学专家的研究成为闭门造车,其实践只能跟着感觉走。现在,这种不良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为以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理论水平,中学体育模式多元化的成功实施得到理论和人力资源的支持指日可待。

3 典型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和反映一定的价值观念,因为它受到教学价值观的支配,当然体育教学模式也是如此。虽然教学价值目标不同,但是对纷繁复杂的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会方便了解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类型以及各种模式上的优势。

学科取向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科取向的体育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技术、体能考核项目,在我国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已经应用已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运动技术或是体能的训练与考核并不等同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它并不适合新课程理念追求的教学目标。

兴趣与发展取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体育兴趣和发展取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参考,将学生的兴趣与发展作为关键点的组织教学活动,它将整个教学过程看成学习的经验。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并未在实践中得到主体地位,但是它的支持者一直都是趋之若鹜[3]。具体来讲,这种取向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成功、小群体等体育教学模式板块,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之间要养成相互协作、相互尊重的行为,并且将之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便于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同社会体育取得联系。

社会问题取向的教学模式社会问题取向的教学模式将以适应社会生活作为目标,把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聚集在一起,为学生适应或是融入社会做出必要的准备,主要包括体育合作、体育课堂社会实践、解决社会问题的教学模式。当然,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的体育活动,逐渐培养起他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行为。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一个目标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这样便可养成学生自我导向的意识,学生从内心中便可获知参与的方式、努力的方向,并积极尝试通过自我的行为规范实现对社会做出承诺。而这种尝试不能局限于课内,要上升到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层面上。

混合取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所谓的混合取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把学科规律、学生的心理需求、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等几个取向组织在一起,使学校教学的本质上升到三个目标的统一体。人的经验原本就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人为地将人的经验分割一部分从整体中抽离出来,必然会损害经验的全面发展[4]。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最为经典的便是杜威所提出的经验自然主义教学模式。他认为教学应该消解儿童、学科、社会三个部分两两之间中心与边缘的对立,真正实现在经验基础上三个方面的统一整合。这样一来,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可以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而且能对社会和人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因此,混合取向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实践与运动技术的提高,它十分重视学生的亲自参与,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4 结语

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多元化价值观承载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正在向更合乎信息时代精神的方向转化。当然,多元化的出现可能会引起一些混乱,这就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审视,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学校的实际,选择几种规范性的教学模式,这是很有必要的。

[1]周晓明.论构建高中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新理念[J].浙江体育科学,2002(6):22-24.

[2]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3]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6.

G633.96

B

1671-489X(2016)13-0094-02

作者:于崇明,烟台市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265500)。

猜你喜欢

多元化中学教学模式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多解中学创新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