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内容、特征及其启示

2016-02-18张亚兰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教英国技能

张亚兰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内容、特征及其启示

张亚兰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英国技能委员会针对英国的“14~19岁教育”提出了“教师培训是否与现行的教育系统匹配”的问题,并在2010年2月23日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对英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英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和具有代表性的职教教师培训政策反馈机制,对于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职教教师培训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英国;14~19岁教育;职业教育;职教教师培训

“技能委员会”是英国“Policy Connect”组织运行的由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组成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教育研究机构,近年来该机构在“Edge Foundation”慈善机构的支持下主要研究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政策等重要问题。早在2004年,政府就曾委托马克·汤姆林森(Mike Tomlinson)主席和他领导的“技能委员会”针对14~19岁阶段教育的评鉴报告书,整合当时所有的学术与职业考试与资格,重新建立新的文凭制度。如是之故,2005年2月23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DfES)颁发了《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 (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White Paper)》。“技能委员会”是颁布该白皮书的主要推动力量。

“14~19岁教育”计划的实施使英国职教教师数量大幅度增长,给英国现行教育体制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培训与正在实行的教育系统之间是否协调?为此,英国著名的技能委员会在教育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了调查,发现职业教师一直作为被忽略的群体,其与学术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至少存在了150年之久。现有的职业教师培训体制并不能够真正满足“14~19岁教育”对教师质量的要求。有基于此,2010年2月23日,汤姆林森和他领导的“技能委员会”在历经6个月的调查后,专门就英国现行的职教教师培训制度和实施情况等提出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对英国职业教师技术培训提出了相关建议,其中诸多建议对正在快速发展的我国职业教育不无裨益。因此,研究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职教教师培训政策反馈机制,对于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职教教师培训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基于对“14~19岁教育”的特别关注

英国中等教育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中等教育(Lower Secondary Education)为11~14岁阶段,后期中等教育(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14~19岁阶段的教育。2002年,英国教育绿皮书《14~19岁:扩充教育,提升水准》(14~19:Extending Opportunities,Raising Standards)及2003年教育白皮书《14~19岁:机会与卓越》(14~19:Opportunity and Excel lence)特别指出了学生从14岁开始进行职业选择的可行性,英国学生从14岁就可以接受职业教育,直至19岁中等职业教育结束,学生可通过考核选择工作或者升学。该阶段的职业教育主要在继续教育学院完成。上述两份文件也认可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观念。2004年,政府委托马克·汤姆林森(MikeTomlinson)爵士针对14~19岁阶段教育的评鉴报告书,建议整合当时所有的学术与职业考试与资格,重新建立新的文凭制度。

为了保障14~19岁学生的这种职业选择机会,2005年2月23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DfES)颁发了《14~19岁教育与技能白皮书》(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 White Paper),该白皮书是英国2004年底新上任的教育大臣鲁斯·凯利(Ruth Kelly)签署的第一份教育白皮书。《白皮书》指出,由于14~19岁教育与培训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青年人具备雇主所需要的技能,并能使青年人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改革必须有助于社会公平,形成新的社会背景、教育成就和生活际遇间的关系。要让青少年有机会展示能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以挖掘潜能,从而改变英国各阶层之间壁垒森严的传统。

该白皮书一经颁布,就在英国教育界引起巨大的反响。鲁斯·凯利表示,该白皮书“标志着职业教育与学术研究之间鸿沟的终结”。也有人指出,该白皮书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弥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的沟隙,而且是为了从侧面解决英国青少年17岁之前高辍学率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持相反意见,例如汤姆林森爵士认为,它会加深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分野。尽管如此,还是有人将这一白皮书的颁发视为英国中等职业教育黄金时代的开端。“14~19岁教育”将会大大提升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要,这一需要也会带来对专业的职教教师需要的增长。职教教师数量上的增长,给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鉴于此,2010年2月23日,英国技能委员会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后,针对英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专门出台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对英国“14~19岁教育”十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职教教师培训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见的意见和建议。

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的内容解读

职业教育是当下英国教育的核心,旨在为学术教育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和可替代的方式。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面向全体适龄学生,并应由具备特殊知识的、专业的和有激情的个体从事职教工作。报告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教师培训和现行的教育系统之间,是否存在一种不协调?报告特别调查了“14~19岁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师是否经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培训。这项调查的初衷是研究在学术性教师与职业性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是一种历史性遗留问题,在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表现更为严重,而该报告调查的目的之一就是逐渐弥合两种教育之间的沟隙。

汤姆林森指出,该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两个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即解决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分野问题;长期目标则是为“14~19岁教育”设定一个长远的可实施目标:确保现行的教育系统囊括所有的人才,并且整个系统是为他们量身定制。实现设想的核心是高质量的职教发展以及由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从事职教工作。报告对英国的职教教师培训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恪守“专业融合”原则

英国2007年新出台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普通中学教师与继续教育学校教师之间的分野。它规定,普通中学教师在经历一年的个人服务培训后就可以取得“教师合格证书”(Qualified Teacher Status,以下简称QTS)。而继续教育教师则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专业形成来取得“教师学习技能合格证书”(Qualified Teacher Learning and Skills,以下简称QTLS)或者相关 “教师学习技能证书”(Associate Teacher Learning Skills,以下简称ATLS)。

英国技能委员会指出,须建立融合学术教师与职业教师的培训机制,即“专业融合”原则。职业教师与学术教师专业融合原则是技能委员会对“14~19岁教育”设想的核心,也是通过“14~19岁教育”建立一个高质量的职教路径的核心。为实现有效融合,需要向普通中学和继续教育学校的教师提供新的教师职前培训(Initial Teacher Training,ITT)和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以下简称CPD)。例如,普通中学教师可能需要培训成人学习理论和工作技能,继续教育教师可能需要在行为管理和教学技能方面进行新的培训。这项培训可以提升非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并且帮助职教教师实现实践经验与专业化之间的转化。调查表明,专业融合将会确保教师培训系统与现行的“14~19岁教育”保持同步,帮助清除阻挡教育专业化的不必要障碍,并且可确保由具备合适技能的教育人群执教职教课程。英国技能委员会建议:“儿童、学校及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以下简称DCSF)和 “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以下简称BIS)应尽快意识到专业融合需建立在统一的培训体系之上。

(二)设立统一的教师合格证书

在英国,对教师职业证书的认证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保守党托利派不允许学位低于本科2︰2的个体取得教师资格。英国《独立报》对此曾调侃到:“托利派们是否会转变想法,还是坚持认为学位对于教师认证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这一规定出来之后,英国 ‘数学皇帝’霍达曼(Carol Vorderman)便不再可能获得教师资格,许多人也会因此不能够成为教师”。相对于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而言,《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指出,设立“教师合格证书”将会简化统一的教师培训系统,并使其更为有效和容易使用,进而提升社会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利于对教师职业资格的获得。统一的培训系统需要统一的考核标准,然而普通中学教师和继续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考核标准的差异在英国根深蒂固。QTS可以使普通中学教师到继续教育学校授课的时候只接受极少的再培训,而拥有QTLS证书的教师到普通中学授课只能以指导者的身份,除非他们再经过培训获得QTS证书。然而,如果他们选择指导者的身份,那么他们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和地位,尽管他们发挥了与拥有QTS证书的教师同样的作用。不公平现象还存在于兼职教师和工厂技师的专业化认证方面,大多数的学校不欢迎这两种教师到校授课,除非他们通过专业化的考核,否则只是给予他们指导者的身份,工资和地位都远远低于在校教师。

因此,该调查报告认为设立“教师合格证书”不仅可以简化教师培训系统,还可以缓解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现象。此外,放宽对兼职教师和工厂技师的学位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两类教师在校教授的课程都是有针对性的特殊课程,课程特点是内容精简、实用性强以及课时相对较短。在考核标准方面,如果过于在意教师的学位程度,将会阻碍职业教育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三)持续专业化发展(CPD)应成为所有教师的权利

持续专业化发展制度是维持和提升中学和大学教学质量的主要促进措施。它是确保教师拥有最新相关教育知识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丰富教师专业化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技能委员会将它看作是教师专业化主义的嵌入式组件。在新颁布的法律中,政府向学生和家长保证了他们在学校应得的所有相关权利,并且技能委员会建议这些权利要与教师的CPD权利保持一致。

学习研究所(Institute for Learning,以下简称IfL)应用的CPD模式相对来说比较严格。IfL的《CPD条例》规定,继续教育学校教师每年要接受30个小时的CPD培训,并根据培训内容递交一份文件报告。学校CPD模式非常灵活,只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提交CPD培训框架,不需要提交培训文件报告和参与企业为职教教师提供的安置方案。技能委员会建议持续专业发展必须面向全体教师,并且为了保证职教教师具备最新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企业技能专业发展也十分重要,应当从职教教师中选出一部分教师应对企业安置计划,保证教师实际应用技能的充值和更新。“儿童、学校及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以下简称DCSF)应与“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以下简称BIS)联合开展工作,确保职教教师具备最新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四)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应当作为优先研究项目

一直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相当不充分。职业教育不仅仅需要特殊的课程科目和专业化的知识,而且需要专门的教学技巧,比如在非传统教室中手把手地向学生授课的能力。成功地讲授职业教育课程将会比讲授理论课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教师也因此需要更多的培训。学校想要有效地教授职业教育科目,必须将职业教育嵌入到ITT和CPD之中。教师培训对精通传统教育的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学习适当的经验技巧,并把这些经验整合入科目的内容之中。作为复合型人才的职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来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可选择的课程包括主要课程、一般性课程、附加课程或者特殊课程。课程的多样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技能委员会还建议发展一种理论去研究应用技术学习,在此之前,英国还没有过这方面的研究。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应当优先被研究,并且嵌入到普通中学、继续教育学校、高等教育、教师职前培训和持续专业化发展之中。

(五)政府为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制定激励计划

“14~19岁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来执行,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参与可以保证资格证书设计得当,学习者可以尽快获得适应岗位的能力,职教教师也能够通过企业安置方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普通真实的职业经验对确保职教教师传授真实的学习经验以及获得持续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第三方”认证机构在企业安置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人员在这些机构中发现,有些组织如“新工程基金会”(New Engineering Foundation)和工业托拉斯曾经在职教教师进入企业的路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组织和他们的项目为ITT和CPD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他们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可合作的和有效的市场。

基于此,研究人员认为,政府应当建立激励计划鼓励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为职教教师提供企业安置方案,激励计划的基金用于抵消企业的花费;DCSF和BIS也应该为私人企业制定一个合适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奖励计划;当企业自身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的时候,公众部门也应当参与其中。

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该调查报告的基础问题就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英国政府在财政和管理上重视学术教育,忽视职业教育。技能委员会认为政府应当认识到职业教育在“14~19岁教育”进程中的核心作用,不应再将职业教育发展放在学术教育之后,将职教教师看作是“半专业人员(Semi-profession)”,而应将其地位看作学术教师的同行。

(二)具有切实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积弱使得英国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产出”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下英国产业界的需求,形成了当下困扰全英的“技能危机”现象:从2010年卡梅伦联合政府执政以来,“技能赤字”、“技能鸿沟”、“技能短缺”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精英阶层中的热议词。该调查报告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够在技能岗位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具有持续的发展性

在终身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已是终身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带动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等一系列的教育发展。继续教育学校是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然而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在2003年发布的题为《继续教育教师职前培训》(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urther Education Teachers:A Survey)的报告中指出:“当前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制度未能为这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之初奠定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接受培训的人几乎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教授他们的专业学科,而且在工作中他们也缺乏系统的指导和支持。”该调查报告提出教师CPD发展为重中之重,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职教教师培训,符合世界终身教育潮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调查报告提出后,2011年8月2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发了《14~19岁教育与技能实现计划》,该计划制定了2010~2013年的3年计划评审周期,并且决定于2013年在英国实现完整的国家权利,权利具体规定了14~16岁的青少年每年要学习的内容。可以说,这是英国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的直接回应。而对于技能委员会而言,也根据政府的改革将主要的工作任务作了相应的调整。2013年11月21日,技能委员会发表了《一个系统,多个通路》(One System,Many Pathways),该文章明确指出,之前的改革已经淡化了学术培训与职业培训之间的间隙,技能委员会将之后的重点放在培训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质量上。

四、《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后重新起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迄今仍面临许多问题。虽然政府最近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职教教师依然短缺。2008年,我国职业高中学生与教师人数平均比例为23︰1。2010年,教育部颁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年)》,计划逐年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数量,力争使全国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达到20︰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量比例达到25%;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得以实施,师德素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正如学者迈克尔·巴伯(Michael Barber)所说:“一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并不能超过其教师的质量。”只有职业教育教师质量得到提升,才有可能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因此,英国《职教教育教师培训》调查报告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从具体建议措施方面,都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第一,要以专业融合发展“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专业型教师。专业融合更是借助普通教师培训的优势,完善职教教师培训。国家急需从立法、校本培训和教师联盟等多个方面发展“双师型”教师。专业融合和“双师型”教师培训结合通过普遍的教师合格证书实现。汤姆林森提出的“专业融合”主张学术型教师与职业型教师的培训相互结合,这与我国“双师型”教师的设想不谋而合。我们应借鉴其专业融合的实现方式,即实行普遍的教师合格证书。在我国,职业技术证书层出不穷,多种多样,令企业不能够分清哪一种证书适合自己的岗位,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考取哪一种证书。证书的合格标准不能随心所欲,没有统一严格的评价标准,证书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第二,要认证非正式职教教师的地位。建立兼职教师和工厂技师专业化认证机制,重视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过分强调教师合格证书认证程序,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会给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兼职教师尤其是工厂技师,往往不具备学科的理论研究能力,他们在工厂真实的实验情境中所得到的经验是职业教育革新的重要源泉。他们想要进入学校授课,必要的专业化培训必不可少,比如教学技巧、行为管理的培训等。然而,他们的专业化认证标准必须与普通职教教师有所区别。政府应当制定一套简化的专业化认证机制,确保企业创新经验能够顺利进入职业院校。这种专业化认证也可以通过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完成。“第三方”认证机构是指通过采用特定的认证标准,评价被认证者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符合职教师资的素质要求等,按照特定的认证程序对志愿从教的人员进行“专业化”认证。

第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培训是重中之重。相较于实践能力,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更为不可忽视的一环。职教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教学,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关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培训是职教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假如职教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却不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师便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师。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同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重视理论的深入探讨,职业教育更注重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就要求职教教师在教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虽然有些职教教师培训学校会开设教学技术训练之类的课程,但是一般情况下,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类似于入职培训,需要教师向有意向的学校提出申请,并在学校参加学校课程和教学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校真实教学的实践经验。总之,职教教师的培训、认证、实习,都是我国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A Report by the Skills Commission[EB/OL].[2015-07-07].]http://www.edge.co.uk/media/17075/teaching_ training_in_vocational_education_-_report.pdf.

[2]陈怡如.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整合:以英格兰14-19岁课程与资格证书之变革为例[J].比较教育,2007 (62):154-158.

[3]14-19Education and Skills.[EB/OL].[2015-06-07]. http://www.dfes.gov.uk/publication/14-19educationskills /docs/14-19Whitepaper.doc.

[4]刘冬,王辉.高等学徒制——英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6):46-49.

[5]Ofsted.The Initial Training of Further Education Teachers:A Survey(2003)[EB/OL].[2015-06-07].http://www.ofsted.gov.uk/resources/initial-training-of-further-education-teachers-2003.

[6]唐玉凤.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4):72-74.

[7]宋洪霞.英国职教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6(11):33-35.

[8]李艳.“满足每一个青年人的需要和渴望”——英国《14-19岁教育和技能白皮书》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2-43.

[9]张文军,刘珍.英国2005-2015年14-19岁教育发展战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5(5):89-92.

[10]孙翠香.职教师资培养——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3(25):63-70.

[11]王建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1-56.

[12]王晓宇,刘亮.基于多元模式与课程的英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41-46.

(责任编辑:王恒)

Content,Features and Enlightenment of UK's Teacher Trai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Ya-l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China)

The UK Skills Commission raised the question of"whether teacher training matches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regarding"14-19education"andonFebruary 23rd,2010advanceda survey report titledTeacher Training inVocational Education,in which specific suggestions onteacher traininginUK's vocational educationwereput forward.Researchonthesurveyreport andthe represent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of teacher training polic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specially for th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UK;14-19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er trai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G719

A

1672-5727(2016)02-0086-06

张亚兰(1992—),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教育史、职业教育史。

猜你喜欢

职教英国技能
高级技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