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16-02-18傅晓亮

职教通讯 2016年24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保障体系教学质量

傅晓亮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傅晓亮

高职院校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与实施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重要的任务和内容,同时也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推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实践符合国情和校情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永恒的奋斗目标,只有紧紧抓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落实。高职院校在提高质量意识方面,要明确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的观念,增强对教学质量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1]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并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和完整教学质量保障的机制和制度,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也是高职院校生存的保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制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极大地充实和推进了外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而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相对缓慢。高职院校尽快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加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最初只要求高校写自评报告,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产生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和愿望,即高校要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质量标准,建立常规性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运行机制,并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实施。国内办学历史久远的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但从全国高校整体来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观念滞后、发展不平衡、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强化质量意识,尽快建立起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的时间短、经验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起步较晚,工作上还不够重视,观念上滞后,贯彻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且,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因为各学校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各学校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视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科学有效、适合校情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原则

高职院校要按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手段,以信息反馈为渠道,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坚持学术标准和专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应用型人才就是把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实践来创造直接价值的人,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3)坚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以学生为本”应该贯穿于质量保障体系之始终,质量首先是向学生保证的。(4)坚持与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5)坚持尊重学校的历史变革和现状原则,以自身的质量文化、师资水平、学科专长为特色制定标准。(6)坚持与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相结合原则,营造教学质量文化氛围,使教学质量意识渗透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在对国内许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运行模式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设计建构了由“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和改进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四大系统闭环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主要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建立质量标准。为保障质量标准得以实现,应提出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最后通过质量报告的形式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方案。

四个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一个闭环体系:(1)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包括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标准、专业课程设置质量标准、教学组织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师资队伍质量标准、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和实训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标准、教材建设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质量标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标准、产学研合作教育质量标准。[2](2)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组织机构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规章制度保障、运行程序保障、教学资源保障、教学经费保障、教学辅助保障、后勤服务保障、思想文化保障、督导监控保障。(3)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包括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十八项质量评定表、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十项质量测评表、专项评估、教学档案管理评估体系、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4)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和改进系统,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开展合格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此,构建起科学、规范、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建立自我监控、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质量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着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目标、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信息反馈改进、教学激励机制等部分。即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校院两级管理组织,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条件保障标准,实行教学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双线推进,加强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的目标是办学目标定位

学校要确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学发展思路,实现专业和专业群设置的合理布局,以及人才的培养方案的确立。[3]要立足地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要重视和发挥教学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的职能作用

学校要加强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组等机构组织的领导和人员配备,建设由教务处、系(部)、督导机构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教学质量保障合力,教务处和系(部)负责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督导专家组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制定相关的《督导工作条例》。学校督导专家组负责对全校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咨询与指导、信息收集与反馈,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可操作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院、系教学督导组坚持“寓导于督、导督结合、以导促督、以导为主”的原则,与教师建立和谐宽容、平等交流、信任合作的关系,增强教师质量意识,促进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规范化,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学运行制度体系,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学校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主要教学管理环节的工作流程,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四)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由评估、评价、检查、信息收集、分析等环节构成。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加强评估工作指导和管理,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考试试卷质量评估方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管理评估方案》《教材选用与评估办法》《教师评学方案》《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学生评教实施办法》等制度。坚持评教(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评学(学生学习状态评估)、评管(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专项评估(毕业论文或设计、试卷等评估)“四评并举”。教学检查包括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定期教学检查主要是学期初、期中、期末3次大规模检查。随机教学检查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的不定期检查。信息收集分析包括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诊断,通过教学检查、问卷调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教师及学生座谈会、领导听课等途径,收集师生对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信息收集具有经常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定期对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诊断,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包括试卷分析、院(部)教学质量分析、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以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等。学校要每年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统计教学基本数据,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教学措施。

(五)要加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学校要制定《教师教学质量优质奖评选办法》《教学名师评选办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等制度,开展教师教学大赛、精品课和优秀课评审、教材建设立项、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活动。教学激励机制的开展与落实,可充分调动教师搞好教学及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形成积极上进的教学风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要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要及时整理和处理来自师生的教学信息和教学评估检查分析结果,以报告、汇报、简报、通报、交流等形式,及时反馈给主管校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使其及时了解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信息反馈与改进,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不断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王关义,赵贤淑.关于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系统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13-18.

[2]陈立万,向春荣.转变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7):78-80.

[3]曾德伟,席海涛,龚方红.试论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42-43.

[责任编辑陈国平]

傅晓亮,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6)24-0070-03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保障体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