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连台手术器械处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2016-02-18许楠

天津护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清点手术器械品管圈

许楠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品管圈活动在连台手术器械处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许楠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品管圈;连台手术;处理时间

品管圈活动小组,简称QC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就医患者的不断增多,手术量也陡然增加,我院日均手术量由原来的80台左右提高到140台左右。在有限人力物力的基础上,手术室如何高效安全的运转,以提升外科患者的周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连台间隔时间的长短是评价手术间使用率的重要指标之一[2]。我院于2014年4月成立QCC小组,围绕“缩短连台手术器械处理时间”的课题开展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4年2至3月手术室承接连台手术共计2314台,间隔时间平均为35 min,调查分析手术衔接的各个环节发现:麻醉拔管送患者出室平均4.7 min,处理手术器械平均13.8 min,做卫生平均1.5 min,手术间层流15 min(规定时间无法改变)。其中连台手术器械处理时间较长,平均达到13.8 min(828秒),是造成连台手术时间间隔长的主要环节。

2 方法

2.1 成立QCC小组 2014年4月成立QCC“天使魔方”小组,其中组长1人,组员7人,另设辅导员1人(由护士长担任)。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程序进行活动。

2.2 调查连台手术器械处理环节现状 包括术间整理器械、器械打包、装车、运送器械到处置室、与供应护士清点、对器械初消、再次整理器械、推车回到手术间。本小组于2014年4月期间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了调查(表1),其中器械护士与供应护士清点及运送器械往返耗时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表1 改善前连台手术器械处理平均耗时情况

根据症结并参考自身能力,设定目标值为296秒,其公式为:目标=现状-(现状×症结×圈能力)=828-(828×80.43%× 80%)=295.2

2.3 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排队与供应护士清点耗时长及运送器械往返耗时长2个主要症结进行现场查看和分析,查找到7个要因,并确认了制度中未明确清理时机、流程不便捷2个真因。

2.3.1 制度中未明确清理时机 小组成员通过现场及制度查看,外廊敷料、垃圾的堆积影响器械护士推车通过,卫生员清理的频次及时机已不能应对现在的手术量。

2.3.2 流程不便捷 小组成员通过现场查看,供应护士不能随时在器械处置室等候,及时与器械护士清点;当手术集中结束时,器械护士排队等候清点,浪费大量时间;现有流程已不能应对现在140台的手术量亟待科学优化。

2.4 制定对策并实施

2.4.1 完善制度,及时检查监督

2.4.1.1 完善制度 规定卫生员在9:00~17:00内每2 h清理外廊敷料、垃圾1次,做到“勤巡视,及时清”,保障外廊的整洁通畅。如有垃圾外泄等情况及时通知卫生员进行卫生清洁。

2.4.1.2 设置检查表 设立收集敷料的检查表,包括清理时间段、收集人员姓名、检查人员姓名等,由卫生员主管负责检查签字,护士长各组长不定时抽查。

2.4.1.3 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规程 规范医护人员术后敷料、垃圾临时存放位置。为便于操作,每个手术间外廊门口均设有专用污衣袋及垃圾筐,防止乱丢乱放,占用通道阻碍器械转运。

2.4.2 改进工作流程及利用现代化手段沟通追溯

2.4.2.1 精简器械处理流程,器械统一处理 将供应护士与器械护士清点环节改为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清点无误后将器械打包好放置在电刀车下层,并在外廊门窗上悬挂 “笑脸”标志以提示供应护士室内有需要处理的器械。供应护士定时上门收取挂有“笑脸”标志手术间内的器械,做到统一收取,统一清点,统一初消,统一清洗。

2.4.2.2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时沟通 手术间设有面板集中系统,手术间与各个协助岗位及各科室均能做到一对一直接沟通,如特殊器械、精密器械与单包器械或特殊加急处理器械,手术间护士可通过面板电话及时告知供应护士,做到供应护士上门清点收取。供应岗位与护士站之间配有对讲装置以及语音播报系统,如电话无法沟通可通过对讲、广播及时告知。

2.4.2.3 完善追溯系统,保障安全 保障器械相关信息确认,确保安全,每份器械包内都放置有“追溯牌”。追溯牌上标有患者信息、手术间号码、手术时间、器械名称、器械与巡回护士姓名,外包装标注手术间号码。供应护士收取器械时,如无包内外标识将不收取器械。供应室统一清点器械后,如发现器械不全或缺损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通知使用的手术间,并进行无惩罚式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登陆网络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自行上报,定期科内总结通报全员知晓以示警示。

3 结果

将QCC活动前后连台手术器械处理耗时进行t检验。见表2。

表2 QCC活动前后连台手术器械处理耗时比较(s,±s)

表2 QCC活动前后连台手术器械处理耗时比较(s,±s)

组 别 n连台器械处理耗时 t P QCC活动前QCC活动后50 46 827.88±108.43 144.39±48.88 39.23 0.00

4 讨论

4.1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连台手术器械处理时间,促进手术间高效运转。手术室的配置和成本日渐昂贵,而外科手术也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因此,临床科室对手术的空间和时间的竞争也就变得非常激烈[3]。本组通过分析手术衔接过程,找出耗时的2个关键问题 “排队与供应护士清点器械”、“往返运送器械”,通过制度明确,流程再造,使连台手术衔接时间由原来(827.88±108.43)秒降低到(144.39±48.88)秒,平均缩短了684秒(11.4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而证明本次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后2014年手术量比活动前2013年增加2 709例,增长率为10.98%,而手术衔接时间的缩短有效保障了手术间的高效运转。

4.2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手术器械使用周转率 通过对现有连台手术器械处理流程的改变,由原来器械护士与供应护士清点改变为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流程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器械处理的质量和安全,反而“笑脸提示”使普通器械更快速进入流通环节,术间面板集中系统、对讲语音系统使精密特殊器械有了最大化的保护和流通运转,“追溯牌”的使用保障了每份器械各个环节的完整性和可查性。手术衔接环节的改变,使手术室在人员,器械不变的基础上,利用、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缩短连台手术等待时间,提高器械使用周转率。

4.3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感,提升团队凝聚力。在活动中运用头脑风暴法,每位成员均产生了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才得以顺利找出问题的根源,在众多的方法中筛选出最佳方案,最终获得成果。整个过程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管理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4]。

〔1〕王雅君,孔莹,连欢.品质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器械缺损追溯准确率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1):58-59.

〔2〕李莉,徐志芳,王梅新,等.手术室上班至首台手术开始间隔时间与连台间隔时间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23(8):63-66.

〔3〕 许玲玲.改进流程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63-164.

〔4〕王洁,佘滨虹,周琳,等.品管圈活动在ICU中心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5,23(5):451-452.

(2015-08-20收稿,2016-06-02修回)

R473.6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6.06.031

1006-9143(2016)06-0535-02

许 楠(1981-),女,护师,本科

猜你喜欢

清点手术器械品管圈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原位清点法应用于术前物品清点的效果研究*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显微镜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和清点方式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