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副刊: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
——《邢台日报·百泉周末》改版创新探索与实践

2016-02-18杨军会

传媒 2016年23期
关键词:邢台副刊党报

文/杨军会

党报副刊: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
——《邢台日报·百泉周末》改版创新探索与实践

文/杨军会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地方党报副刊应该如何创新?对此,作为地市党报《邢台日报》的周末版,《百泉周末》着眼于本地3500年的悠久历史,挖掘本地历史和传统文化,精心打造了一份邢台地区最具权威性、可读性、亲和力的人文专刊,让广大读者有强烈的地域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突出本土特色 主打历史文化

邢台,因为地震、洪灾、雾霾等灾难现象而被人们熟知,但被人忽视的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精湛的民间技艺和新颖的文化创意。作为地方媒体,《邢台日报》负有全面、立体地宣传邢台的责任;作为党报副刊,《百泉周末》的每一个版面都是这座城市的一扇文化窗口。

副刊的栏目向来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始终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在经过广泛的读者调查、向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后,《邢台日报》决定开设符合时代精神、契合邢襄文化、满足阅读需求、能持续不断提供优质稿件的副刊栏目。

2 0 1 4年4月1 2日,《邢台日报·百泉周末》由四开八版改为对开四版。这不只是一次版面由小到大的简单变化,从年初开始策划,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先后两次召开改版研讨会,重新设计了板块内容,以邢报风格为核心,以清新、大气、简洁、时尚为原则,以“邢台记忆”“大家来读书”为品牌栏目,使改版后的周末版更具权威性、可读性、亲和力。

以“邢台记忆”栏目为例,它分为传承篇、人物篇、传奇篇、风物篇四个子栏目,在周末第一、二版轮流刊出。2014年,“邢台记忆”栏目完成了四批选题,共38期,刊登稿件82篇。2016年4月周末版再次改版,将原有的四个版全部做成“邢台记忆”,分别用一个版面的篇幅来将每一个篇目深做、精做。因此,“重温历史,传承文化”成了这张报纸的鲜明特色。

此外,《百泉周末》在讲述历史的同时,用新颖的视角去解读历史,使版面内容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如2015年,《百泉周末》第三版开辟了“探讨与争鸣”栏目,先后就“文化邢台应主打什么文化品牌”“邢台如何提高文化自信”发动社会各界展开争鸣,引起市委有关领导的关注。栏目结束后将所有刊发稿件汇编成册,送交市领导作为决策依据。

依靠本地作者 繁荣本地文化

《百泉周末》作为地方党报副刊,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就作者而言,《百泉周末》主要依靠本地作者。如“邢台记忆”栏目的作者群由两部分组成,在栏目刚刚开始筹备时,报纸本着锻炼队伍,培养文化记者的初衷,在编辑部领导的支持下,抽调青年记者共同打造这个讲述邢台历史文化的栏目。第一批选题下发后,青年记者按照“创新创优、专业敬业”的精神,多次深入采访,挖掘第一手资料,遵照“大事求真实,小事求可读”的原则,通过触摸、对话、讲述,还原历史,写出了一批具有现场感的“邢台记忆”稿件,为成功改版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改版的深入,“邢台记忆”栏目吸引了本地多名文史爱好者供稿。编辑在编发稿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报记者与文史爱好者在稿件侧重点上的不同,在重新分配选题时,充分考虑到两者所长,逐步培养并壮大了栏目作者群。同时,栏目紧密联系市文联,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家,扶持和激励本地文学新秀,扩大报纸副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繁荣本地文化,为报纸副刊争来了大批作者,加强了副刊的品牌阵容。

运用本地语言 讲好历史故事

历史有各种各样的讲法,报纸必须“深入浅出”地讲历史、讲文化。《百泉周末》定位在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历史、讲街巷故事、名人故事和百姓故事,用故事串联起一段段历史,用故事来吸引读者。比如邢台的老街巷,自邢台修建城郭以来,一直有“顺德府好南关”的说法,有民谣描述了南关附近不同的功能,也描绘出邢台浓郁的市井风情,这些民谣至今仍朗朗上口,可是说起它的来历却很少有人知晓。对此,栏目策划了一个“城中旧事”的系列选题,讲述老街巷的历史,用一个个历史故事、一个个百姓生活场景来描绘古老的街巷。而那些发生在城门旁的历史故事、名人逸事和百姓趣事,构成一组生动好看的老城历史画卷。作为副刊的《百泉周末》,首先是一张新闻纸,是报纸新闻的一支生力军。这就要求在刊发一些有分量、有见地的稿件的同时,注重“接地气”,如果动辄引经据典,哪怕“句句有来历,字字有出处”,这样的文字也显然远离今天的语境。因此,在实践中,副刊逐渐探索出了一个原则:报纸是跟普通百姓的对话,必须“深入浅出”地讲历史、讲文化。正是在这样反反复复的磨合中,《百泉周末》形成了自己的版面风格。如回顾《家乡老粗布》《武林百年枝》,惋惜《梨花大鼓韵》《邢瓷的光辉》,寻访《传承的源头》《百年四师》,展示《商唐的形象》《白塔手工艺》等。同时,副刊还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推出一批图文系列专栏,如“寻访最美古村落”“邢台表情”“非遗展示”等,亦文亦图、文图并重,短新快活、寓教于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是副刊营养丰厚的土壤。《百泉周末》刊发文章数百篇,涉及邢台文化艺术、历史人物、城市变迁等各方面。如《乱弹中兴又一春》《<时苗留犊>平乡人的大戏》《酌古宜今 治国良辰》《寻踪游氏到任县》《又闻“鸡鸣桑树颠”》《一碗饺子“香飘”八十载》《崆山白云洞光阴织成的繁华锦绣》《守望四股线》等一批颇有分量的报道。“邢台记忆”栏目因在推动邢台文化普及和传播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

邢台是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五朝古都,邢襄文化光辉灿烂,是燕赵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盛世修史,资治育人,《邢台日报》“讲述邢台故事 弘扬邢台文化”,促使全市人民进一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建设家乡。

作者单位 邢台日报

猜你喜欢

邢台副刊党报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文化引领:副刊创新的有效策略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