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闻报道全新模式提升学生记者人文素养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长江“人文行走”背后的思考
2016-02-18宋志辉
文/李 樵 宋志辉 杨 成 马 骁
探索新闻报道全新模式提升学生记者人文素养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长江“人文行走”背后的思考
文/李 樵 宋志辉 杨 成 马 骁
2016年10月24日至30日,在楚天都市报社主办的“万里长江人文行走”主题采访活动中,有一支青春靓丽的新闻生力军——《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活动期间,大学生记者与作家刘醒龙一道,从武汉出发,经皖南、苏中、苏南、苏北到达上海崇明岛,实地探访李白衣冠冢、乌江霸王祠、滁州醉翁亭等长江下游人文荟萃之地,见证、记录沿途水文站基层工作人员上下协力、保大江安澜的动人事迹,从新闻的角度进行人文思考。采写的新闻作品刊载在《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官方微信平台青春小微、团刊《青春志》、青春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行走”长江,一次浓缩的人文之旅
10月24日黄昏,大学生记者与“行走”团队来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大通水文站,水文站距长江出海口624公里,是长江入海前最后一个径流控制站,也是长江首个可以检测到海洋潮汐的内河水文站。水文站站长许毅带领团队实地探访水文站气象场、水位台、泥沙室、水文测船等工作区域,并与站内工作人员座谈,记录下这座水文站的新、旧变化。
次日清晨,从池州到“诗城”马鞍山采石矶,再到和县霸王祠,探太白楼、李白衣冠冢,读李白终老之地曾留下的53首壮丽诗篇和7篇文章,记者团完成了一次对诗人李白的朝圣。走进在汉代原址上修建的西楚霸王灵祠,观项羽生平木刻、历代凭吊诗词,和众人踏上60米长的墓前神道,来到项羽衣冠冢前,凭吊西楚霸王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26日至28日,大学生记者一行登琅琊山,入琅琊寺,观醉翁亭,回望一代文宗欧阳修的风骨;接下来,一行人赶往南京,于27日旁听作家刘醒龙在江苏作协的讲座。根据行程安排,一天之内,横跨南京、镇江、扬州三座城市。
28日下午,记者团赶到位于常熟沙家浜的徐六径水文站,这里是国家重点水文站,也是长江干流上最后一个水位站。在徐六泾分局(水文站)局长、站长浦泽良、长江口局团委副书记张静的带领下,记者团一行参观了水文站工作区,并于29日清晨乘渔船出内港,探访江心水文平台。随后一行前往崇明岛,在长江入海口取水,纪念此行。
长江边上,一路走来,这样的水文站还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大学生记者心生感慨:正是有无数这样的长江儿女守着江,望着海,才保障了长江的安澜,守住了大江两岸的灯火辉煌。
“明暗”交替,丰富新闻报道模式
为了紧扣长江“人文行走”系列报道的主题,《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制定了“微信为主、团刊为辅”的系列报道方案,依托记者团官方微信平台青春小微,第一时间全景式推送行走见闻,既有实地探访散文报道,又有新闻性极强的人物专访,通过时空的转化,折射长江沿线人文景观的历史变迁。
《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突破原有“单一线条”报道模式,首次提出“明线暗线交替”的报道思路,以大学生记者走访见闻为“明线”,记录长江下游段沿途人文历史景观;以大学生记者与作家刘醒龙的对话为“暗线”,从文化名家的视角,凸显本次“人文行走”的人文情怀。穿插大学生记者与作家刘醒龙的“对话”,通过作家独特的文学视角,提升报道的“人文含金量”。
整组报道,大学生记者和作家“同题作文”,相得益彰,使得报道的“明线”和“暗线”成为平行的两道风景线,丰富了报道主题的内涵和外延,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大快朵颐。
“人文行走”系列报道,以深邃厚重的笔触为基调,以角度变换的摄影图片为焦点,以无人机航拍为手段,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容量无限的特点,将“人文行走”从两个维度展现,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记者团长江行报道组连续采写编发了16篇近万字的新闻作品。大学生记者参与采写的9篇新闻报道,先后在《楚天都市报》刊发,作家刘醒龙欣然寄语:“青春有志,莫待明天”,肯定大学生记者此行的收获。伴随着长江“人文行走”活动接近尾声,八个版的《青春志》特刊已带着墨香,送到各大高校学子手中。
高效运作,前后方协同采编“链条”
长江“人文行走”成行之前,考虑到地域跨度大、采访路线不定等因素,大学生记者团便根据行程安排,提前制定报道计划,主动设置议题,大胆尝试大型报道“新闻报道前后方对接”新路径,并为如何形成高效有序的“采、编、发”运作链条,进行了有意义的积累和探索,为当天采访、当天成稿、当天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尝试“图文组合”“新旧图片对比”“360度全景式航拍”等组合式报道方式,提升大学生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
在《安徽大通水文站走访记》《采石矶上寻李白》《乌江忆霸王》《雨访醉翁亭》4篇报道中,大学生记者尝试做到移步换景、情景交融,加上无人机摄影,将行走现场多角度再现,满足了读者视觉、情感上的需求,报道突出现场感。在《采石矶上寻李白》的报道中,大学生记者尝试将眼前景象与历史记述相糅合,把李白在马鞍山留下的诗篇与马鞍山市建设“诗城”的背景材料贯穿在报道中,选取李白衣冠冢特定场景,铺陈马鞍山借助李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事实;在《雨访醉翁亭》的报道中,大学生记者尝试将《醉翁亭记》融于行走见闻,选取醉翁亭对联“只范希文素心可证”,表现出欧阳修乐寓山水、心忧天下的胸襟,采访报道描叙结合,描中有叙。
借助访谈、行走日志、采访手记、航拍等多种报道形式,依托微信平台,运用图片文本、图像文本,让信息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在,打破传统新闻写作的局限,实现了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报道新闻事件。
网友星火烛天留言:“笔墨所触、细腻动人。”网友大欢欢点赞:“像一篇散文游记,文笔很细腻,看着很舒服。想有一天我也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写写。”
提升素养,作家解读“行走”内涵
长江流域人杰地灵,涌现过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活动期间,大学生记者与作家刘醒龙同行,并聆听了刘醒龙的讲座,走读长江、走读文学,人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刘醒龙、画家李宁、大学生记者听取导游介绍醉翁亭
大学生记者江边取水
“也许项羽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贵族,他继承了当年的春秋大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子,真正民心所向还是这种堂堂正正的君子。”10月25日下午,观霸王祠,刘醒龙面对大学生记者“项羽作为失败者为何依旧受人崇敬”的提问,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2006年,刘醒龙出任《芳草》主编。改版第一期,他就为杂志定下了“汉语神韵,华文风骨”的文学理念。刘醒龙认为,社会上近几年出现的官场小说确有很大的市场,但这种偷窥心理,终归不是社会主流和文化主流:“写作时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问题,中国的文学作品要符合中国的价值观。”
长江“人文行走”期间,大学生记者不失时机采访刘醒龙:“您对网络文学怎么看?对于作家财富排行榜,您怎么看?”
“文学,不管网络文学还是其他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否则就没有意义。”刘醒龙批评了设立财富排行榜的行为,“文学存在的意义不是在排行榜排了第几位,如果想要去上富豪排行榜,不如做生意来得快。”
刘醒龙认为,对于写作者来说要学会面对诱惑与挑战:“我们在选择一条征途的时候,会极端的寂寞和极端的枯燥,甚至看上去一点前途都没有。包括成功者,你也看不到太多的鲜花、粉丝。真正的写作者在诱惑面前,更应该表现一种坦然。”他借用考古学家对河南、玛雅同时期出土的带有破洞的人头盖骨的考证,阐述了文学存在的意义。“我们的老祖宗认为疾病是魔鬼作祟,要将头骨钻个窟窿,把灵魂修理一番,这种非凡的想象力对于当代文学依然有用。文学,就是对那些看不见的灵魂进行修理,这也是文学本身存在的理由。”
作者李樵、杨成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记者
宋志辉、马骁系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记者
小贴士:《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成立于2012年3月,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协办。4年多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一报两网”(团刊“青春志”,官网“青春网”,官方微信“青春小微”)的新闻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