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家孩子开涮,没门!
2016-02-17紫藤
紫藤
有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情况,需要父母及时出手救救孩子,就是当大人逗引孩子时。大人觉得是玩笑,但孩子的感觉却是恐惧、困惑和羞辱。这时双方力量太悬殊,孩子根本处理不了。
在老家时,一个邻居逗我儿子:“你妈妈不要你了,过几天就回北京了,你跟我们过吧。”类似的逗引,很多孩子都碰到过。
我问儿子:“如果有人说妈妈不要你了,你相信吗?”儿子并不确定地看着我。我非常确定地告诉他:“不管任何人说,你记住:妈妈永远永远不可能不要你,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这样向孩子保证绝不多余,很有必要。
随后再问儿子:“如果有人说妈妈不要你了,你相信吗?儿子底气十足地说:“不相信!”孩子相信爸妈对他的爱永远不会变,才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受了伤也敢回来对爸妈说。
对于不怎么熟悉的人的逗引,还能拉得下脸来制止对方。如果是亲朋好友,就有些抹不开面儿了。其实也有办法,就是以孩子的口吻来代替孩子回应。
有次去亲戚家玩,告别时,亲戚一边送我们,一边逗儿子:“下次来时只让你爸爸妈妈上楼,你不要来我们家了。”儿子讪笑。亲戚没看到孩子害怕和祈求的表情,就又重复了几次。我看到儿子的表情慢慢地变化,从讪笑到强装笑以掩饰受伤害感,最后快要哭出来了。
我赶紧以孩子的口吻说:“不要再逗弄我了,我不喜欢这样哦。”
亲戚看到我说话了,又看到孩子确实快哭了,停止了逗弄,跟儿子说:“别担心,让你来。”
事后,只有我和孩子一起时,我告诉他:有些大人就爱逗弄小孩,你越害怕他才越高兴,就像小朋友搞恶作剧一样,你吓唬我,我害怕你就很高兴。下回再有大人逗弄你,别理他,他觉得没意思,就停下来了。
孩子不见得能听懂这些话,但他能听得出话背后我对他的关心和爱,知道我是站在他这边的,这就足够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被逗哭了,不但不安慰,反而觉得自己没面子,会训孩子:“哭什么哭,逗你玩呢,又不是真的,羞不羞呀!”这就跟看到孩子被比他强大的小朋友打,却袖手旁观一个效果了。
明显的以大欺小,家长就得管!
有一天,儿子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一个大几岁的孩子拿着棍子追着儿子他们跑,小孩子们吓得如临大敌的样子。
孩子们的妈妈在一边聊天,偶尔瞟一眼孩子。看得出她们也很纠结,但年轻妈妈们从育儿书上得到的教导更多的是,孩子的事情自己解决,如果出面干预,好像就挺落后。
我没法旁观,喊住了那个大孩子,对他说:“你是大哥哥,他们是小弟弟,真正的英雄是绝不会吓唬这些小孩子的,真正的英雄敢于和强的对手对抗,你这可不是英雄行为。”那个大孩子不好意思地停下了。
这种情况,双方力量太悬殊,想让孩子自己处理基本是痴人说梦,父母就该出手相助。一些严重的校园暴力案例,被欺负的孩子往往保持沉默,甚至不堪受辱选择自杀,自始至终都不向父母和老师求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这种习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别人(大人或老师)。一个人不可能扛得住世间所有的事。
有人会说:你看不到时怎么办?那就是另一码事了。亲爱的妈妈在身边却袖手旁观,和妈妈不在身边没办法出手相助,孩子的感觉能一样?
而反过来,自己孩子在伤害别人时,父母得出手相阻,让孩子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千万别觉得那是占便宜的事,孩子现在需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发展社会兴趣和社会情感,一个缺少社会兴趣和合作能力的孩子,终究是要自尝苦果的。
不管何时,父母的袖手旁观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恃强凌弱是对的。当他有一天变强时,他就更可能去欺负弱者。所以,有一些被欺负的孩子,有时在某个阶段会变得很有攻击性,欺负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