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在读杂志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2016-02-17张文静
张文静
以前早晨挤公交上班,乘客们不论站着坐着,人手一份报纸,也有拿杂志的,比如《读者》或者《青年文摘》。我甚至好几次瞥见过有人提溜着我们的《祝你幸福》。
我真想上去跟他/她聊两句。
那种心情就好像突然知道茫茫人海之中竟然有一枚知己。你和他/她连个照面都没打过,但你们在同一精神世界里,有彼此的心心相映。
只几年的工夫,什么都没有了,一水儿的手机。看综艺节目的,追电视剧的,读网络小说的……钟爱报纸的老年读者,也拿着MP3外放器播评书。纸的东西,一下子从车厢里消失了。
车厢里纸质阅读的衰落只是一个缩影。这时候,各种消息纷至沓来,这个报纸停刊,那个杂志破产。“谁还买书啊?谁还看杂志啊?”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还有人问:你们做杂志的又能看几本书、订几本杂志呢?
其实,我想告诉问话人:读书、看杂志,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之前拥有,你之前衷情,跟社会流行什么、火爆什么并没有关系。
我相信,至今仍然在掏钱订我们杂志的每一位读者,除了从杂志中获得一定的信息,一定是认为“陶冶情操才是人生的真谛”。与流行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有自己内心的坚持,在这个功利的社会里,带点文艺腔调地活着,功利地说,“不至于那么焦虑”。
有人就是相信白纸黑字的东西;也有人昨天刚转了微信的一条消息,第二天一睁眼就看到辟谣,一来二去,关了朋友圈,重新回到白纸黑字。
我挺赞同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连一篇文章都没耐心读完,连一本书都没耐心看完,还谈什么改变自己(更奢谈与孩子一起成长)呢?(当然,书很烂,文章很烂的除外。)
据说,未来杂志和书将成为奢侈品。我觉得,不是因为字贵了,纸贵了,说到底,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奢侈,正如作家迟宇宙所说:“即便不掌握足够的财富和权利,也活得自由、丰富、饱满,内心纯净、浪漫、柔软,有一片小小的栖息地。”
我相信,每一个买我们杂志的读者,都拥有这样的轻奢侈。我尊敬你们,无论你们在乡村还是县城,无论你们是白领还是蓝领,你们在这惶惶的世道,把别人用来刷屏的时间,用来读一本杂志,用来阅读和思考,你们收获了更多的自我,更多的成长;我也相信,这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给了你们的孩子,这比家财万贯还要受用。
如此,对杂志,对白纸黑字,我们更有了一份敬畏。我们,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