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为阅读、习作教学助力
2016-02-17黄周艳
文/黄周艳
思维可视化:为阅读、习作教学助力
文/黄周艳
依据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发展“思维能力”就成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运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关注思维的意识,关注行文的思维过程,关注思维的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刘濯源教授提出的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或图示组合,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学科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鱼骨刺图、表格等。它不仅仅指思维图示的绘制技术,还包括思维图示的呈现、传播、存储、交互、共享、修改等一系列技术。
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运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以多环助力、全程贯通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能。如何合理设计和使用这种技术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运用“思维可视化”提高教学设计及学生预学能力
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背景下,“思维可视化”让提升教师资料处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作业设计的效率和品质成为可能。
学生也可运用其中一些方法进行课前预习,在对文本进行主动建构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加工,借助简单的表格、图形、线段、箭头等进行文图意义的组合,清晰、直观、综合地使内隐的阅读思维外显。如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预习《威尼斯的小艇》:
以教材例文为支架,运用“思维可视化”提高教学效能和品质
鲁迅先生曾说:凡是已有定篇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就说明着“应该怎样”。“思维可视化”可以实现学生阅读思维的显性化、可视化,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本内容,探求文本内涵,归纳文本主旨,学习语言形式,还可以成为学生再次进行语言实践运用的“脚手架”。
学生在学习例文时经历的“言意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思维可视化在阅读指导中的框架构建运用体现于教材例文的教学处理过程,实质上就是将例文转化为对学生的构思能力有针对性的支架,即“言意转换”的过程。转化的重点可以根据文章的体式特点,提取关键结构要素,形成对例文进行思维可视化的框架建构,并将此作为学生习作的基本支架。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师生在理解与品味语言的同时合作完成可视化思维图表,提取文章的脉络,使作者的游览路线一目了然,导出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学生进行习作构思时,教师要帮助其“想清楚”基本内容和脉络组织,用课文样例来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搜集、提取习作素材。
当然,不同文体的教学,提取的关键要素也不一样。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母鸡》和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都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而“先抑后扬”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为了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他(它),同时注意抑少扬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抓住“印象、情感的变化”“详略”“具体写法”等关键要素,将它们在时间轴上展开,行成思维可视化的建构框架。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可视化图表进行习作,充分表达自己对于知识和生活中人、事、物的理解,解决学生构思困难的问题。这也是思维历程显性化的过程。
运用“思维可视化”,拓宽学生作文选材的路径
构思作文可以从拓宽选材范围方面练广度,培养行文思路的开阔性和多向性,然后再从中筛选或检索可供自己写作的材料。如“打伞”这一主题,可以进行如下构思:
再如,教师示范运用“写景状物”图表,让学生借助支架,尝试运用“写景”或“状物”构思图表,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思维可视化”是对阅读、习作学习的一个有机且有益的补充,其价值及实践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