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语”作舟 载满希望去远航
2016-02-17戴东祥
文/戴东祥
学海无涯“语”作舟 载满希望去远航
文/戴东祥
一所学校,到了某一阶段,总会凸现出其独有的风格,这种风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者,我在观察、在总结;一所学校,总要有这么一种风气,大家都喜欢,这种风气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有效凭借,作为领导者,我在搜索、在定位……
正如大众语言系统的完善和谐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一样,校园内师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办学水平的指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校园中缓解学习压力的渠道,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是灌溉和谐校园的源泉。所以,落实和加强校园语言文字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时之需、战略之举。它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南粤大地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中心的广州,她有着独特的地方语言——粤语。不得不说,粤语并不是方言,它并不属于普通话语系,这跟其他属于普通话语系的所谓“方言”“土话”有本质的区别,其他方言也许只是变一下音调就可以学会普通话,但粤语是完全不同的。粤语是一套有完整的发音体系和标准的语言,如《广州音字典》所见,每一个字都有发音标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广州只讲普通话,甚至我们的下一代不会也不愿讲粤话,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也令人忧虑的事情。对此我们鼓励并倡导学生们要在传承传统语言文化的同时,去学习推广普通话,去感受祖国绚丽多彩的语言的魅力。
身处校园,置身学习语言的生动乐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中要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据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课堂教育教学这个主渠道,规范并提高学生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我们深知,在校园里,对语言知识的汲取主要在课堂上的朗诵和阅读。但单纯依赖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课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对青少儿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演讲练习天天见学校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采取每班轮流的方式,让学生发表演讲,来展示自己的普通话表达水平。校园广播站每天安排不同的同学去主持节目,通过讲故事、读新闻、美文诵读、诗歌鉴赏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每天的广播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坚持不懈,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语言活动年年有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每个孩子都渴望站上舞台去表现自我并得到他人的认同。流畅的表达是体现和提升一个人自信心的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语言类的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校园小主播”评选、“甲方乙方辩论会”“粤语节目表演比赛”以及电视媒体举办的冬夏令营等等。
媒体平台定期搭如今我们处在一个被各种媒体包围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利用我校的电视台、广视学院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学生多与媒体平台接触并参与节目制作,在学校开设“传媒艺术”特色课程并邀请一线的演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来校表演、授课或讲座,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眼界,还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为此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当地广播电视台节目录制、电视表演比赛,并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语言作品发表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为学生多开一扇窗,他们就有机会领略更多不同的风景。
走向社会,感受语言的美好天地
走上街道 纠正发音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除了要指导孩子的正确发音外,还要让他们学会听出错误的发音并及时纠正它。所以,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走上大街,试着去念牌匾招牌,以及路边看到的生僻字。让学生与学校周边社区、各行业的本土人及“新客家人”学习交谈,学习他们地道的粤语,并指出纠正他们讲普通话时的发音错误。
走进社区 经典诵读在校园内诵读之余,我们还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去体验生活,传播语言。我们让学生进社区,给当地居民朗诵《弟子规》《大学》等经典作品,配合着历史情景剧、粤剧表演与民族乐器演奏,将翰墨书香飘进社区,飘向基层。这样不但传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激发了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与经典阅读的兴趣,更打下了社区对学校工作支持的良好基础。
关怀孤寡 情暖人心除了完成基层社区的经典诵读之外,学生还通过自导自演节目,自己主持舞台表演与孤寡老人、孤儿开展联谊活动。孩子们在台上说着、演着,台下的老人、儿童看着、笑着、感动着、快乐着……如此,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传播了知识与文化,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彰显了学校语言文化传播的精神内核,更播撒了人文精神与关怀。
“创意家长会” 打造学校语言新形象
家长会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必不可少的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在大家的印象里,开家长会都是令多数孩子紧张、部分家长焦虑的一件事,但在我们这里,让人头疼的家长会却是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节目表演拉开序幕有的班级的家长会以诗歌朗诵《我的梦》作为会议的开场。孩子把本学期的学习活动编写进诗歌里,让家长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
变“成绩通报”为“才艺展示”在这个让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些紧张的环节,学校采取表演节目的形式来进行。让成绩较好的孩子表演集体节目,而成绩稍差的学生自己准备个拿手的节目,既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又让家长懂得,文化成绩并非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戴东祥校长在美国交流
﹥﹥广州第二十一中学“步步高”教学楼
﹥﹥诵古风雅韵
﹥﹥学生辩论赛
我们有话对“您”说在家长会的最后,我们鼓励学生们把心里想说的话,说给爸爸妈妈听,孩子们或是自责的反思,或是满怀信心地为自己加油鼓劲,或是对家长提出建议。台下的家长们无不眼含泪光,细细聆听。此时的家长会,就犹如一个极富教育意义的舞台,让家长们都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关键在于培养。
培训教师,刷新学校语言工作的新业绩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说得准,孩子才能说得好。所以我校多措并举,使教师在不断历练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加强培训学校每年制定语言规范化培训计划,提高教师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我们对外省大学毕业招聘或中途调入的老师开展粤语培训。针对培训内容,组织教师进行语言水平测试,每次测试都进行成绩统计,结果纳入教师考核评比中。同时,还定期举行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影响和引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
鼓励升级学校教师中,虽然普通话“二甲”的人数不太多,但为了激励教师们晋级“一乙”,学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极大激发了老师们苦练普通话、提高等级水平的热情和信心。
﹥﹥戴东祥校长在华盛顿大学学习
请进专家,学校语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专业队伍来协助有时我们可能很敬业,但却还不够专业。对于语言表达的传授与推广,我们也只是初窥堂奥,要想真正掌握语言表达的精髓,让语言文化在校园更好地开展,就必须借助专业力量和民间语言人才能实现。因此,学校与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进行了友好合作,专委会定期派老师来学校对师生们进行语言表达的专业指导;学校积极联系一些民间语言高手开展现场学习交流。有了专业老师和民间语言高手的辅助,学校的语言文化推广工作渐入佳境。
丰富活动去参加专委会的到来,不仅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专业的提升,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更广的舞台。专委会每年都会举办青少儿语言大赛,这是全国各地学生们交流朗诵经验的一个平台,也是对学校语言教学的检验。同时专委会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语言活动,像“小记者在行动”“酷学酷玩夏令营”等等。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走进社区、走上文化广场、表演舞台、电台电视台用听或讲粤语古仔、广东话讲故事、电台播放古仔、粤剧等,组织学生前往香港学习纯正地道的“白话”。诸多活动的开展都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参加测评上等级不能被证明的目标再宏伟也是海市蜃楼,学生们学习语言一段时间后,都想得到及时的肯定或中肯的评价。专委会的播音主持等级测评就很好地实现了学生们的这个愿望。当孩子们通过了测评,激动得欢呼雀跃的时候,这一纸证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学校和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褒赞,更激励着我们更上一层楼。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新时期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坚持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同时也要传承地方语言这种灿烂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我们校园里这一系列语言文化的推广措施,能让我们的莘莘学子,都会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更能够熟练运用当地语言开展沟通交流。学海无涯语作舟,满载着希望去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