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公益”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2016-02-17王虹
□王虹
基于“微公益”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王虹
“微公益”以其便捷高效的参与性和灵活多样的操作性,得到大学生的普遍推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积极借助“微公益”载体完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的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微公益;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不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养成课,因而实践教学无疑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中专门列出了实践教学的条目,要求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足见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凸显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进入学生头脑。然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育德的整体进程。“微公益”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大学理想道德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生成的有效方式之一。以“微公益”为平台,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各高校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中,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助推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离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方案即将实施,实践教学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利用直观鲜活的案例或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具体形式主要有:按照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分为个体实践教学和集体实践教学。个体实践教学包括:实地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集体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按照教学活动的区域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情景剧等;课外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按照教学活动的种类可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情景剧等;第二课堂包括志愿者服务、讲座、报告会、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第三课堂包括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按照教学活动的空间可分为线上实践教学和线下实践教学。线上包括问卷调查、在线测试等;线下实践教学包括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公益活动等。
由此看来,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和交叉性的特点。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采取何种方法,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激活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各类活动,通过访谈、调研、研讨等多种方式,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由于受到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处困境:
1.实践教学的课时和经费难以保证。《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然而绝大多数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根本无法保证这一课时要求,再加上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做不到全员参与,削弱了教学效果。
2.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教育仍延续了以往的理论知识传授模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塑造学生良好德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虽也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附庸,无法从实质上弥补理论教学的自身不足,更难以从整体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3.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创新,针对性不强。部分高校虽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但往往缺乏统一规划,常常是一门课程一种方案,一项任务一个活动,条块分割明显,统筹协调不足。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上,大多是由教师确立任务或主题,学生遵照执行,探索性、创造性和变革性相对不足,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及实际中的困惑,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
在当前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否有可能搭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在不占用课时又不增加经费的同时,促成覆盖全体大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模式,以凸显思政课教学成效?通过比较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方式,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微公益”活动无疑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为有效的载体。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推行“微公益”的现实意义
实践教学环节由多重要素构成,其中载体要素是凸显其优势的关键一环。所谓实践教学载体是指贮存并携带了实践教学信息,为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师生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下设计编制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微公益”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载体,主要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是当前最为倡导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当前,高校思政课所面临的宏观及微观环境均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微公益”为载体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效能,凸显实践环节的独特优势,达到“实践育人”的最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公益”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途径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在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路径选择上“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微公益”这一载体之所以受到推崇,首先在于它的“微”,即从身边的小事,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强调微事、微行动,因为聚沙可以成塔、聚水可以成涓;其次在于它的“公益”性,即从善事做起,强调利用微爱,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可以借助“微公益”这一载体活化实践教学,以尊重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路径选择,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来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对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马克思主义进学生头脑、进学生内心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二)“微公益”是高校思政课应对全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与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日益频繁。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各种思潮及社会现象愈加复杂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极易体现出对权威性的非理性反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政课的难度。如何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得共识,是思政课当前必须应对的全新挑战。运用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机械完成相应任务,多是生硬嵌入、流于表面,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统一性,不能有效地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形势需要。而“微公益”强调人人参加,时时参与,这种微小的付出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契合并彰显了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在发挥正能量的同时增强了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是一种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有效应对现实挑战的实践教学新平台和新载体。
(三)“微公益”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转型的必要手段
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转化,方能落实其育人育德的最终任务,其中包括:从单一向多元综合转化,从知识建构向价值引领转化,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化,从课内向课外转化,从校内向校外转化,从评价教学质量向评价教学影响力转化等等。这就需要构建起三个课堂联动、全员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微公益”既不受地点限制,也不占用原有课时,更不增加教学经费,能够很好地解决由于经费、场地、学生交通安全以及指导教师单次指导的人数和指导时间有限等诸多困境,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微公益”的实践载体可以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进一步突出实践课原本就有的“参与性强、积极性高”之优势,真正把实践活动融入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全程互动,提升思政课的创新性,满足学生的认同度,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转向,以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以“微公益”载体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
“微公益”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实施尚处在探索阶段。高等院校需要转变观念、整合资源,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理念推动“微公益”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不断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过程中完成育人育德的根本任务。
(一)把握“微公益”之特色,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一般意义上的“微公益”是指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带领和鼓励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公益小事。占时不多,强调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通过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等公益小事,实现个人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并吸引更多个体积极参与。然而,若严格考察“微公益”中“微”之内涵,可以发现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发起与宣传公益活动;二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件着手,积少成多,将点滴公益汇集成强大的力量;三是汇集学生的微少时间,见缝插针地自发开展公益活动。也就是说,“微公益”变革了传统的公益模式,体现出低门槛、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点。也许它没有传统大慈善的“行侠仗义”,但其“重在参与、自我管理”的活动理念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基本道德认知、学会进行道德判断、主动践行道德准则,并最终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微公益”之特点,跳出过去实践教学务必“大而上、少而精”的思维框架,转而聚焦生活细节,关注那些最简单、最细微的身边小事,鼓励学生善用各种手段,发挥主体意识,在“发现爱、汇聚爱、传递爱”过程中深刻认识我与“他”、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实现其价值理念的升华。
(二)搭建“微公益”之平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微公益”是高校思政课推进实践教学的一条创新之路,也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引导,为大学生搭建“微公益”平台,以推动高校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解决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动机功利化、过程形式化、项目单一化和组织无序化的现象;整合校内“微公益”资源,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具体来说,一是重点发挥课程自身平台。利用思政课自身优势,选准突破点,将“微公益”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和作风建设尤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注重思政课的制度规范和理论课相衔接。二是着力开发“微公益”网络平台,借助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课程网络微公益信息传递渠道,使“微公益”通过网络同思政课传统的实践教学实现有效嫁接。三是注重打造学生自治组织平台,指导学生社团或学生会组织各类微公益活动,扩大微公益的影响力,使其迅速传递、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每个同学能够得到切实的公益体验。总之,要通过各类平台的实施做到“四个贯通”,即“第一、第二、第三”三个课堂相互贯通,专业课、基础课、公共课课程贯通,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全校教职工的人员贯通,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互通,在“微公益”载体的创新使用中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营造“微公益”之氛围,增强思政教学实效性
除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环境同样也会对教育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校园作为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场所,不仅要有过硬的物质环境,更要有良好的精神氛围,这将会对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开展“微公益”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宗旨是根本一致的。而“微公益”之氛围即是一种诚信、互助、志愿的氛围。当每一个个体都能把“微公益”当作自己的一种意识或一种生活习惯,不断养成公益习惯,并能够自觉为“微公益”氛围的形成作出应有的努力,那就必定能构建起文明、友善、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不再是一种外界强加的硬性任务,而成为源于内在的主体需要;并且,在环境的催化作用下,从个体到群体的连锁反应,将形成意想不到的教育力量。因而,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微公益”的氛围,强化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最终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
总之,推进“微公益”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之路。它能帮助大学生扣好价值观形成链条上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放飞青春的梦想,书写人生的华章;也能让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融入社会、领悟人生。当然,提倡“微公益”并不代表其它的实践形式就不再需要;相反,只有实现各类载体的相互配合、各种方式的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共同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共同促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3-12-24.
[2]刘同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路径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3]江胜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45.
[4]刘瑛.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高职院校生的主体精神——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42).
[5]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6]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8-13.
责任编辑时红兵
王虹(1966-),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路径研究”(编号:D/2015/03/034),主持人:王虹。
G712
A
1001-7518(2016)20-00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