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创新涉农高职校内基地管理研究
2016-02-17万健
□万健
以“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创新涉农高职校内基地管理研究
□万健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以培养具有“双创”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校企双方存在的矛盾和诉求差异,以及各高校实训基地“部门化”、“企业化”的错误发展方向,学院薛窑基地(利德农贸公司)开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的试点,将基地作为农业众创空间使用,园艺、植保等涉农专业的学生以创新项目或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基地,基地的赢利模式从以生产为主转变为通过为创业企业服务获得,其运营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诉求达到平衡,实现基地经营业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赢。
高职;校内基地;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然而,高职院校育人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不一致性导致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涉农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矛盾更为突出,农业企业需要大量低端劳动力,往往将高职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与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涉农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是,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的校内基地作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以此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目前,几乎所有涉农高职院校都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农业生产实训基地,基地规模从几百亩至上千亩甚至数千亩不等。对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生产经营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然而,在校内基地的实际管理与运行过程中,这两个目标很难整合到一起。要么是基地“部门化”,以教育教学为主要目的,内部缺乏造血功能,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维持基地运转;要么是基地的“企业化”,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本不相干,无异于校外企业。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多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了“前校后园、学岗直通”模式、订单班模式、二级学院模式等多样化、复合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的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合作育人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对校企合作的“痛点”深有体会。学院在如皋市薛窑镇有面积近五百亩的教学基地,并成立利德农工贸有限公司对基地进行企业化管理,其功能以教学为主,学院需要进行大量投入。从多年的实践来考察,唯有对基地的功能重新定位,在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近年来,南通科院将“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导入基地,农业类专业学生以创业项目或创业企业的形式入驻基地,基地为其提供创业办公、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生活服务于一体的配套服务。通过基地的企业化管理与涉农的创新创业项目的企业化运作,校企关系从不对等的主从关系,转变为学校具有较强控制力;学校基地从单纯“输血”,变成了被动“输血”和主动“造血”相结合,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显著。
一、涉农高职院校校内基地运行中的两个倾向
如前所述,涉农高职院校的基地运行中存在“部门化”和“企业化”的两个倾向。所谓“部门化”,是指基地运行以教育教学为主要目的,学校投入资金,通过建立模拟工作任务环境进行人才培养,基地在资金投入、人事安排、经营管理等方面完全由学校掌控,相当于学校内部二级机构,功能类似“基地办事处”,成为学校的一个“部门”。这一倾向优点在于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缺点在于与市场的连接不紧密,学校管理成本大,造血功能不足。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包括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每年都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给办学经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业类实训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而且基本上属于消耗性实训,这方面的问题更是突出。
所谓“企业化”,是指基地引入现代企业的理念与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地以企业身份参与市场竞争,遵循市场运行规则,按照市场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运作。其优点是基地经营与市场的衔接紧密;缺点是企业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对参与实训的学生的需求与使用与其他企业相差无几,成为一个独立的“企业”。由于学生实训活动具有周期性,而农业生产需要延续性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大学生的性价比甚至不如普通的农民工,很多岗位优先考虑农民工进行生产。
涉农高职院校基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两大倾向带来的突出矛盾,既保持基地活力,又不能让基地偏离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模式形成基地发展核心驱动力
众创空间是新兴的创业平台,是指在一定物理空间内,“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1]的小微创业服务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众创空间的作用在于“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2]众创空间一般位于城市的中高端写字楼,入驻的以小微企业、“互联网+”企业为主。南通科院将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引入到基地管理中,开创了“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的先河。所谓“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模式,是指在涉农高职院校的教学基地采取“众创空间”的形式,在涉农类骨干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涉农专业学生以农业创业项目或创业企业的形式入驻基地,基地为其提供创业办公、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配套服务,基地和创业团队均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实现基地经营和人才培养双赢的基地运营模式。该模式使得众创空间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科技类项目拓展到农业类项目,为农业类创业者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为专业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内生驱动力,三者又共同构成了基地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驱动专业建设的课程项目化、工作化改革
基地的众创空间化驱动了专业的教学改革。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大学生,变成了不断提出现实问题的创业者,这对原有教学体系形成了严峻挑战,为了适应这一挑战,专业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引入行业标准或与行业合作,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阶段授课制及弹性学制,探索依照企业生产经营周期调整教学安排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专兼职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设计,将教学内容融入生产任务,并分解成若干子任务,让课程项目化、工作化,从而培养学生“过硬的岗位核心能力、适宜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使学生带着工作体验和工作经验走上社会。
(二)驱动基地建设的企业化运营
基地的众创空间化驱动了基地的企业化运营,激发了企业的内在活力。众创空间集创业、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企业,提供相应服务也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基地依据企业管理的需要,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基地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学生管理、生产管理、成本核算与经营管理等制度,可以保证基地在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
为了提升基地的经营效益,并增强对创业团队的吸引力。一方面,基地要加强软硬件建设,从创业辅导、融资服务、创业活动和营造创业生态服务等方面为创业团队提供更为周到细致的生活、生产服务。另一方面,基地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农业教授、专家资源,紧跟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定期召开产业调整和技术服务研讨会,与入驻企业的人员共同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入驻企业的生存机率。
(三)驱动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大学生创业团队作为创业者,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态度从“不想学”变成“抢着学”。作为基地的生产主体,创业团队在生产实践、理论学习、经营管理等方面均面临众多的问题。这些来自实践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创业者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为其提供了三个学习平台:一是学校的指导老师,可以对专业知识进行辅导;二是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为其提供创业知识的辅导;三是与其他大学生创客一起,相互学习。当下的大部分创新都发生在跨学科领域,南通科院学生的农业创业团队主要来自园林园艺与植物保护专业,同时也有电子商务、营销、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同学参与。学科交叉性使得团队间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办事作风等方面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有助于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产生新的创意,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三、“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模式推动基地“企业化”管理的实施途径——以南通科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南通科院以“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模式创新涉农高职院校校内基地管理,学院园艺、植保等涉农类专业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双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明确要求涉农专业教学达到“三分学,七分做”,即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要达到3:7,推动师生从三尺讲堂走向田间地头。涉农专业对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权重比例的要求,提高了专业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进而使专业在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模式中处于核心和主导的作用,这一模式中形成三组关系:“学校—专业”、“基地企业—专业”、“创业学生—专业”。专业在学校的领导下,参与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创业。在众创空间各环节的运营中,“企业化”是主要的发展机制和评价机制。
(一)基地管理的“企业化”
基地成立公司,实现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由学校以重点建设专业为主体,组建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履行股东职能。通过公开竞聘,择优选择管理人员组建公司经营班子。利德公司作为校办企业,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机构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总经理负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骨干专业负责人负责学生和教学管理,并在基地工作方面接受总经理领导,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的内部管理机制。
基地的土地根据用途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经费管理形式:由创业团队直接经营管理的土地部分,主要由学生负担;在教师指导下,由班级建制的创业小组实施创新项目的运作,其经费学生和基地约各占一半;企业的经营性产业部分以及公共服务部分由基地负责,并转由众创空间的企业通过招投标流程承包,由利德公司承担相关费用。
基地的盈利主要通过“服务”获得,利德公司不仅仅提供物理空间,还需配套办公自动化设备、网络等硬件以及人力资源代理、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代理等软件服务,相关服务可以获得收入,还可以从知识产权代理、人力资源代理、商务代理、培训等方面取得收入。此外,对于有前景的项目,基地可以参股成为项目投资人或股东,从而获得超额回报。
(二)学生实践性教学的“企业化”
入驻众创空间的学生的身份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创业者”,学生在众创空间的活动,既是教学活动,也是生产经营活动。学生采取三种方式组建创业团队:整班建制入驻基地,由教师根据利德公司的建设和生产需要,自由组合成创业小组,分段投标实施项目化运营;学生根据创业项目的需要,撰写创业计划,经过学院创业领导办公室审批,入驻基地实施创业计划;学生中部分已经有创业经验的在校生,根据创业水平的高低,入驻基地扩大生产。
学生创业团队在经营中实施独立核算,基地为其提供的生产场所、生产物资、生活条件,均需缴纳相关费用,除可根据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的需要进行减免或优惠的部分外,由学生团队自行筹集。其募集资金的方式包括三种:学生团队众筹或由创始人团队自行筹集;教师与学生合资;教师向学生团队投资。基地提供一定额度的免息或低息的创业基金,学生团队可以根据生产项目进行申请。
“企业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专业教师的入股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专业建设的超前规划和创业指导的全面护航为创业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形成一定创业压力,营造了全真的创业环境。
(三)专业课程的项目化和“企业化”
专业通过对行业、企业的需求进行大量的分析筛选,设置专业岗位(群),进行课程定位,并开展课程项目化、项目课程化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以适应众创空间内学生学习需要。专业根据行业和专业特点,完善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和发展生产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建立符合农事季节和企业生产计划的教学周期和作息制度,重点完善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以园林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企业园林技术专业岗位群的分析,确定本专业的设计员、项目经理、种植(养护)员等三个核心岗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工作岗位,构建了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园林砌体工程、园路工程等大教学模块,具体设计了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土方工程施工等工作任务。在企业工作中根据岗位技能标准来进行,实现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
(四)师生评价考核机制的“企业化”
学院把基地服务企业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专业建立了学生服务企业工作业绩与教学成绩相融合的评价考核机制,并将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实践指导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以整班建制的创业项目实施为例,在具体实施中,教师通过学习性工作任务单布置任务,学生8-10人左右为一组,为每组学生提供3-4亩土地,经过农资准备、工具准备、安排生产、采摘销售等环节完成教学,并记录作物生长状况,鼓励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对种植作物做适当调整。教师依据各组现场操作、田间记录、生长发育状况分析报告、作物产量、销售业绩等给出专业能力评分,在完成每项子任务时进行采集。
(五)学生身份的“企业化”
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经营并享受相应收益。如在“园林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中,结合薛窑基地新建绿地建设,以“模拟公司招标”的形式进行。学院对于学生中标的标段按照合同履行,团队所获收益归学生所有。有了这些宝贵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园林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创业比率显著高于平行班级,高达30%,其中有十余人创业成功,黄建同学等年营业额过千万元,万亮同学等多名同学成为规模以上园林企业高管,在校生钱帆、宋清涛等已取得年收入超50万元的较好收益。另一方面,为学院节约了绿化养护成本,还为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补助。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涉农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势所趋,是在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在和未来。教学型农业众创空间,作为创业孵化平台之一,与学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实践、平台孵化”四位一体的创业体系对接,推动学校培养的人才从传统的技术技能型向“技能+创业”型人才转变,为社会培养了产业人才,孵化了创业企业,同时还解决了涉农院校基地建设的主要矛盾,使得基地的校企合作进入一个学校可以少投入或不投入,同时又对企业具有高度控制能力的发展新阶段,实现了基地经营业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丰收。
[1]王占仁,刘海滨,李中原.众创空间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全国6个城市25个众创空间的实地走访调查[J].创业就业教育,2016(2):85-86.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8-10.
[3]姜桂娟,许纪发.种植类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总体设计——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7):72-75.
责任编辑时红兵
万健(1968-),男,江苏海安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校内基地‘企业化管理’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SJG090),主持人:万健。
G717
A
1001-7518(2016)20-0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