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应然逻辑与发展趋势

2016-02-17张健

职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高职

□张健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应然逻辑与发展趋势

□张健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逻辑是指模式自身建构的规律和要求,包括以下五方面规范: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内涵多元的建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与超越的产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与多元的存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与科学完备的定义相吻合。模式建构的“五化”发展趋势为:整合化、本土化、创新化、实用化和多元化。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然逻辑;发展趋势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特色建构和创新成效。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的重点,当然也是突破的难点和创新的“惑点”。本文拟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逻辑和实然落差的现实比较中,探究其建构的境况,并就研究的发展走向和趋势谈点管见,以抛“砖”引“玉”。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应然逻辑与实然落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这一规律要求亦可视为其建构的应然逻辑。应然是对职业教育的理性判断和价值期待。姜大源先生认为,实然是指事实或实际存在的状态,应然是按常理应当是或理应是的状态[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应然逻辑代表着规范化、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人们对模式建构的理性追寻和价值期待,但现实的建构状况却总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很大的“落差”。下面我们将从建构的应然维度与实然境况的对比中来看。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内涵多元的建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而言的,它应该是内涵多元的集成建构。而现行的一些模式内涵单一,太过简单。如“2+1”模式,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分段教学和年限划分,而且是机械地划分,根本没有综合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因而也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如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王春社),其实讲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冠以人才培养模式,实在有点名不副实、过于勉强。也有的把人才培养模式当作单一的培养方法或手段的存在。将“教学模式之类”人才培养活动单一方面概括为人才培养模式,如有人把“三段式教学模式”视同为人才培养模式[2]。这种混淆现象,一是说明人们并不清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多元性。二是混淆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之间的界限,说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模糊性。

当然也有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属性,他们给出的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张建教授认为,“所谓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与一定办学理念支配下形成的,包括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在内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模式。”[3]这一模式定义包含了“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方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四个方面的内涵。黄尧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模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的实现形式。”[4]该定义也强调了理念、目标、内容、方式四个要素。应当说都基本正确地把握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

但内涵多元,并非模式的要素膨胀。有的定义罗列过宽,外延泛化,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5]。这种宁滥勿缺的罗列,同样逸出了正道,而误入了旁门。正确的观点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内涵既不能“缺”,也不能“滥”,而应适度把握其核心关键要素,将其整合成较为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我们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培养主体(谁来培养人)、培养目标(培养什么人)、培养内容(通过什么培养人)、培养方式(怎样培养人)整合于一体的培养实践过程的运行方式和实现形式。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我们看到,许多才培养模式界定都提到了“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或“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之类的话,事实上就是肯定了模式的建构必须要有理论内涵,思想基础、观念支撑。岳阳职院张建教授的定义核心部分也认为,所谓培养模式“是具有某些典型特征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模式”。同样强调了模式的建构要有理论的凝练和内蕴。但现行的一些模式多是经验总结、做法提炼,虽有实践根底,但缺乏理论内涵和支撑,造成了内涵空虚,理论贫匮,思想缺席。这是当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又一“硬伤”。这些模式大多有实践、没理论,有经验、没思想,理论被悬置和放逐。如“五阶段培养模式”,即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6]。其实只是对操作程序的一种描述或做法的一种归纳,有做法,无内涵,并不能真正构成理实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追求理实一体、有机融合。而不能是重实践、轻理论,甚或有实践、没理论的“两张皮”。理论不与实践接壤,就会造成理论的玄虚;实践不与理论过从,就会导致实践的盲动,只有两相融合,集理论和操作于一体,才能保证模式的建构既有理论高度,又接实践“地气”,成就品位高、成色好的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与超越的产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创新和超越的产物。何谓创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当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存在着去创新化倾向。一是依然沿袭传统的“以学科为导向、课堂为中心、灌输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若不加以颠覆重构,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错位化。二是职业教育模式的运用摹袭照搬严重。总是在“学工交替”模式,“学做合一”模式,“2+1”模式等几个旧模式中选择套用,同质化倾向突出。三是新模式的建构不伦不类。也有许多学校尝试建构新模式,但大多是“新瓶装旧酒”,并无多少实质性创新。如“四段全程职业化交互成长型”模式[7]名字听起来很新、很唬人,但实际还是“1.5+0.5+0.5+0.5”的工学交替模式变种。这种状况倘不改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构就只能是臆想的愿望、心造的幻影。创新与超越是形影相伴、形消影灭的关系。惟有创新,方可超越;惟有超越,乃真创新。创新是超越的手段,超越是创新的目的。但我们往往很难跨越创新的门槛,达及超越的境界。比如我们对国际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多为照搬模仿、食洋不化,很难实现本土化创新和超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只有实现创新和超越的联姻,才能突破当下的逻辑困境,开辟新模式、新路径、新境界。

(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与多元的存在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其模式的建构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这样的特色应该是根据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即“专业设置的岗位针对性;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人才规格的多元复合性;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证书发放的‘双证型’;办学体制的校企、产教结合性”。[8]这就需要打破“培养目标过于狭窄化,运行模式过于封闭化,教育结构过于单一化,课程体系过于知识化”的人才培养弊端,建构培养目标结构化,运行机制开放化,人才规格能本化,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内容整合化的富有职教特色的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合发展性、合目的性、合需要性、合规律性”,[9]保证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同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还应该是多元化的存在。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数已达1300所左右,总量已超过本科院校数。若以平均每校开出30个专业计,总量就近4万个(含重复)。如此多的院校与专业,倘若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贫匮,就难以适应高职办学需要,就会供不应求,被重复消费,不利于学校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实现创新发展。

(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与科学完备的定义相吻合

当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理论的界定与实际的建模“两张皮”。现行的模式内涵没有几个符合定义的规范,也没有几个定义与模式内涵吻合。理论的定义脱离建模的实际,兀自呓语说事;模式的建构脱离理论的规约,任意地概括总结。到头来,定义说的是一套,建模说的是另一套,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不消说,这样的理论研究或者说模式产出究竟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实在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正确的状态是,理论的定义与建模的内涵必须是有机统一的和吻合无间的。这样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模才是符合逻辑要求和应然规律的。不妨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来看。笔者给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培养主体(谁来培养人)、培养目标(培养什么人)、培养内容(通过什么培养人)、培养方式(怎样培养人)整合于一体的培养实践过程的运行方式和实现形式。基于这一定义,我们建构了高职教育“四维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在办学主体上:学校与企业联合,在专业素质上,技能与智慧复合;在课程内容上:知识和能力整合;在培养方式上:讲授与实训融合。应当说,这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吻合一致的。这样的研究才是理当如此的、符合应然之境的研究。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的发展趋势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建构的发展趋势是指这一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向和势态。它是模式建构的未来可能、变革走向和价值期待。这一趋势无疑是由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创新诉求和模式建构的应然规律等复杂的综合因素所规定的。我们将这一趋势概括为“五化”,即整合化、本土化、创新化、实用化和多元化。

(一)整合化

由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模式的融通整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建构的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卢双盈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基本确立,承载和表征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日渐清晰,这就是‘一体化’模式。”[10]我们认为所谓“一体化”,就是“整合化”。整合是经由统整综合,将事物分散的因素、属性、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合目的的整体的过程。整合既是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趋势之规,亦是方法之用。就趋势而言,人才培养模式不是单一要素、因子的自足存在,而是内涵复杂多元的建构,必须要进行整合,才能在综合中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模式建构的内在要求。湖南师大教科院孙俊三教授指出:“在教学模式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综合多种教学理论,综合多种教学模式,但缺乏一种在更高层次上,更深意义上的整合,……这可能正是我们不断构建和寻找新模式的动力。”[11]再从国外模式建构的情形看,西方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整合。如“由美国大学所倡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首肯的‘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德国则在“双元制”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又推出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两个创新性行动。“第一个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第二个是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创新循环行动。”[13]这些模式建构和创新行动都体现了整合化的趋势,是以整合为本的。就方法而言,整合是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根本的方法论。这一方法因其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而贯穿于职业教育办学所有的事物、现象、行为之中和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当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依循之“法”、一定之规、权威之则。基于上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走向和趋势必然是整合化的。

(二)本土化

本土化是相对于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学习、交流、互动日益频密的今天,全球教育发展的联动和依存也日益加深,学习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将成为永恒的课题。但引进吸收先进的职教模式,“必须经历一个与本国、本民族文化相互接触、交融而实现的本土化过程。”[14]而不是生硬照搬、盲目套用。而我们的问题在于,“虽然推崇它们,却不懂得为它们准备合适的土壤、存活的根本,没能把它们‘化为中国本土的’”。[15]好比我们吃鱼,总要刮鳞、去鳃、除内脏,即要将不适合的、无用的剔除,保留精华的、可食的部分,而不能囫囵食之。那些生搬硬学者,与“囫囵食之”无异。所以于漪老师强调:“学习就要比较、深究、参照,就要立足本土,尊重国情,择其优秀者借鉴、使用、发展,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照般照抄,以此来炫耀、卖弄,抬高自己的身价。”[16]只有这样才能将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本土的、本境的、本我的,才能洋为中用,玉成自我,实现本土化创新和超越。这是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又一必然趋势。

(三)创新化

教育创新化是世界职业教育竞争发展的大趋势。创新竞争的实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当其冲。高职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鲁昕语)的教育。没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手段创新,我们是培养不出服务于“产业升级转型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这类人才的。也难以助力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更别说“中国创造”了。所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必须与培养人才的需要相适配呼应,推进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深化和转型发展。

在这一转型发展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目前仍处在建模的攻坚阶段”。[17]充满了“重构”创新色彩。虽然推进艰难,但没有回头路可走,必须努力“爬坡”,顽强推进,力争突破。所幸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亦有一些具有创新品质的模式出现,如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仿真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生产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递进:即环境上实现了从虚拟仿真到实际生产的递进,能力(技能)上实现了从生疏到熟练的递进,身份上实现了从学生到准员工的递进。[18]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构的“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19]还有我们在上文提及的,办学主体上,学校与企业联合;专业素质上,技能与智慧复合;课程内容上:知识和能力整合;培养方式上:讲授与实训融合“四维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只是这样的模式还为数太少,未来人才培养建模创新化的使命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四)实用化

实用性主要是指培养模式本身的可操作性,能为人们使用模式时提供具体指导。实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衡量和评价模式优劣高下的一个根本标准。一种模式倘若不实用,不能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产生实际效用,那只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所以走向实用性、追求普效性是未来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又一趋势。实用化源于对高职教育本质规律和相关理论的把握,源于对办学实践的熟悉和洞达,源于对人才职业诉求的明了与通晓。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律即整合,它是一种跨界的整合教育。明乎此还不够,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整合理论,才能运用其指导模式的实际建构。有了理论后,还必须熟悉了解办学实践。模式的建构不是纯理论的抽象存在,不是只能“伸手够着天”、曲高和寡的东西,还必须“双脚踩着地”、接纳实践的“地气”。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有熟悉实践,才能正确提炼办学过程的要素、运行的机制、程序等,并将其有机整合起来。第三,提高模式建构的实用性,还必须了解企业需要和学生的职业诉求。即明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这样有利于我们建模时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有此三条规范,建构起来的模式将是实用有效的、符合发展趋势的模式。

(五)多元化

多元化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发展趋势之一,取决于社会发展、办学条件、教育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首先从社会发展来看,新兴产业的勃兴、新增职业的孽生、职业岗位的细分,增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需要。其次,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异看,“各个学校之间在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上存在的差异,决定了高等教育中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甚至相同类别和相同层次的不同学校,都将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进而形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第三,从高职教育对模式需求的状况看,短短10年时间,全国高职院校猛增至1300所左右,已超过本科院校数的总和,占比约6成。各校开出的专业数(含重复)业已达到数万,如此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自然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给力支持,才能办出个性和特色。而眼下的问题是,我们所能提供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太少,就那么几个主流模式被反复炒作、消费、反刍,远远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就好比蜜蜂采花,倘若只盯在那么几朵上,所得就非常有限了。(鲁迅语)所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一定要走多元化之路,鼓励“百花齐放”、创新建构,这样才能创生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完备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境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应然与实然: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14.

[2]邓泽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

[3]张建.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创品牌——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几点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3.

[4]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6(5).

[6]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8.

[7]梁瑜,张培茵.高职“四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8][12][20]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148,114,172.

[9]张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10]卢双盈.中国能否贡献自己的职业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4-02-25(5).

[11]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2):34-38.

[13]李盟盟.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国际理念与实践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91.

[14]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34.

[15]杨启亮.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J].教育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1(6):70-71.

[16]于漪.寻找教育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3-09-02(9).

[17]安家成,时祖豪,苏付保等.高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

[18]丛文龙.高职教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96-99.

[19]王荣辉,吕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2(18).

责任编辑刘扬军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所特聘研究员。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实现途径与政策研究”(编号:AJA140002),主持人:杨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75-0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