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2016-02-17左崇良

职教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

□左崇良 胡 刚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左崇良胡刚

摘要: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我国高职教育新的战略选择,是保障应用性高等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举措。双主体办学具有跨界治理的属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具有特定的价值与目标、结构与功能。“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具备“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高校与企业遵循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现代学徒制,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一个法律为基、双元为体、责任共担、校企协调等体系完备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整体效益。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跨界治理;治理结构;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国际普遍认同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也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跨越性发展,对社会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开放的环境中,高职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并形成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高职教育新的战略选择,通过权力的分配与责任的分担,为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并对原有的教育体制构成了挑战。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治理体系构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命题,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值得深入探究。

一、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内涵与外延

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高职教育的发展事关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各系统的共同推进,需要社会各阶层各组织的共同努力。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双主体办学不仅是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是新的治理形式。双主体办学究其实质是一种教育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调整,在原有的高校单一主体独立办学的基础上,促使企业成为合作办学的双主体之一,从而实现双主体共同办学,形成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更好地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

双主体办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治理形式,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属性,也有其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跨界属性,需要进行预先设定。

(一)预设前提:双主体办学具有比较优势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在我国尚处于模式探索阶段,这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否持续有效地进行,关键在于双主体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否谋求其比较优势。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关系的联结点,就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与企业是最直接的两个利益相关者。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高等教育法在强调高校自主办学的同时,提倡高校办学要面向社会,邀请社会组织的加入。社会的进步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企业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的伙伴,并形成双主体办学的教育形式。相对于最为常见的单一学校主体办学,校企双主体办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具有实践教学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具有社会资源投入的优势,有利于增加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三是具有企业介入管理的优势,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办学绩效。在双主体办学过程中,企业和行业组织不再是消极的旁观者,不能游离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外。相对于企业单独举办的培训或其他教育活动,双主体办学具有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高等院校是国家设置或支持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他们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且深谙教育教学规律。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有利于打破企业的狭隘观念,增加全局意识,并能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教育的公益性。因此,双主体办学集合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和力量,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共治双赢。

双主体办学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个独特的治理模式,体现了其标准兼顾的优越性。第一,双主体办学反映了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行业、企业、公民等不再是单纯的顾客或被服务者,而是主权者,是教育决策的制订者、参与者与监督者。第二,双主体办学强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院校、企业、行业组织、公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互动,形成合力,协调共治。其中,特别要协调好高校与企业、政府与行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关系。第三,双主体办学追求的是社会整体效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主体及其成员围绕着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集合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张,形成公共理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提高治理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适用范围:应用型高等教育

双主体办学有其适用范围,那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应用型高等教育对应的主体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和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应用型高等院校不仅包括高职院校,还包括应用型本科和理工科大学,这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度高,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应用型的学科专业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存在于应用型高等院校,还普遍存在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些院系。这类院校或院系在组织机构、发展战略,以及招生、教学、人事、财务等各种职能体系中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其局限性,“双主体”的治理设想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双主体”并不完全满足合作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与统一。其次,“双主体”并不能完全解决主体地位指向不明的问题。双主体办学预期构造一个治理模式的通用框架,为校企合作双方搭建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创设一种共同语言。对于企业而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需要有更多的社会担当,自觉地作为其中之一的主体举办教育或参与办学,参与办学决策,接受学生对口实习,接受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确定资格与职业标准,提供评估与信息支持。对于高校而言,在实践性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深化双主体办学理念,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共同治理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要注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三)基本属性:跨界治理

校企合作具有跨界属性,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要实现的是跨界治理。高校和企业分属于教育界和工商界,两者之间存在着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1]。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经验,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验,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引入”阶段的开始。此后校企合作不断得到倡导,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验。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阶段,期间出现了各种矛盾与困境,这无疑制约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其中“壁炉现象”是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掣肘因素。“壁炉现象”反映的是校企合作中一方热而另一方冷的尴尬场面,这主要是因为院校和企业利益不一致和认识不统一,政府、高校、企业及行业尚未形成“合力”。[2]摒弃“学校单一主体”的办学思想,实施“双主体”办学模式”,建立教育共同体,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具有跨界治理的优越性,院校与企业跨界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本质,是要建立一个跨越不同领域的教育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在社会变迁中表现为不同的形态,是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主要取向和范式。教育共同体具有动态性、多元性、整合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教育行动者、联结的纽带、认同与共识、规则与互动机制,以及各种内生因素是其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双主体办学主要是通过校企之间的跨界制度平台,对参与其中的院校和目标企业进行由内到外的治理和由外到内的治理的双重治理进程实现的。双主体办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高校治理结构,形成新的治理体系。高校与企业共同办学,适用的法律不同、政策不同。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和揭示双主体办学中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高校与企业是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体系中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存在不可替代的关系,具有整体性和收益性。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法律制度完善、顶层机构的设计、跨界组织的资源整合,以及院校和企业对边界障碍的主动突破,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

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理念与目标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高职教育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教育新气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成为兴起中的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协同治理的理念与目标。根据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的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开放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的“协同”会使无序转化为有序,分散的部分形成合力,实现整体优化[3]。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理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企双主体治理是多中心治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高校和企业对国家倡导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一种现实回应。校企双主体治理实际上是特定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协同治理,即一种双重治理进程。第二,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治理进程是国家和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行为体共同推动的。第三,校企双主体治理的启动和持续运行需要权力、利益和认同的共同基础,它们在互动和互构中形成协同治理所必需的物质和观念上的条件。第四,构建一个由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治理绩效等多维度的双主体治理框架,并有利于治理绩效的评估。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有其预期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我国校企合作制度的逐步完善,高职教育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改革创新,有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促使高校和企业合理分工,通过协同共治,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适用的高技能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一项制度创新,其主要功能是把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进行制度化设计。双主体办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双主体办学可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互补,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对口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已将校企双方置于经济社会的中心地带,发挥校企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意在促成区域资源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和整体效益最优化,既能促进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一线人才,还能激励高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创新水平。

三、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原则与要求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实现教育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应用性高等教育质量和特色的现实举措。高校与企业创建双主体办学模式,遵循的是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导向的互利双赢原则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基本前提是校企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首先要解决的是合作的动力问题。在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需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市场的作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双主体办学可以真正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减少学校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为学生就业提供稳定渠道,同时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所需人才,保证适用人才的供应。双主体办学可以为实习生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二)过程控制的共建共管原则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同心同德,做到人、财、物共投,资源共享,办学共管。学校与企业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技术培训、技术难题的解决、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做到了专业课程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

(三)系统优化的互补互促原则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要求合作主体通力合作,紧密配合,达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目标。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要搞好“三个对接”: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对接;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对接;人才评价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的对接。校企合作要进行整体推进,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遵循以上原则,推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可构成一种新型的教育治理体系。这种治理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双元性;二是治理权力的双重性;三是治理方式的双边性;四是治理结构的跨界性;五是治理目标的公益性;六是治理成果的共享性;七是治理行为的互助性。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体系,对参与其中的主体都会提出责任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是办学行为体,是双主体办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能够独立参与办学,并能独立行使办学权利、承担办学责任。双主体办学的教育治理进程,是校企双方行为体共同推动的,院校和企业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行为体。双主体办学是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的表现,随着教育开放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院校和行业、企业、事业组织都以行为体的身份参与到双主体办学中来。而且,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宏观治理进程是政府和行业企业、高校等多元行为体共同推动的,政府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行为体,兼具“领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政府需要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高校和企业之间起到平衡协调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结构与功能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及其构建,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格局和法治环境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校企合作很难取得成效。当务之急,需要对教育法律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修改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划清各主体的权责边界,并在政府的引导下,高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建立一种具有稳定性强、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中,高校和企业是两个最重要的治理主体,两者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探索“一校两制”或“一校多制”的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有助于突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其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营利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否能盈利是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利益空间,是校企合作走向成功的关键。“双主体”治理结构可望改变校企合作中动力性问题,在撬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护企业经济利益前提下,鼓励企业参与合作,这对破解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具有显而易见的指导价值。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结构,具有两个基本功能:权力平衡、利益共享。

(一)权力平衡

权力配置是双主体办学秩序化的起点,权力平衡是治理结构稳定的表现,两者一起构成校企双主体治理的结构性决定因素。治理结构能准确地体现系统中各主体力量的强弱和对比,并由相对强大的主体选择和行为所培育。校企合作双主体治理结构的权力分配与平衡,不仅由相对能力所决定,还由政治框架所界定,即政策、法律、制度等因素所影响。权力平衡主要是竞争模式,并通过利益交换、控股和联盟等方式来实现[4]。校企之间的权力平衡,主要通过创建新的治理制度,重构规范、规则及其决策程序,改变学校内外的权力分配,最终构建校企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责权利平衡体系。

(二)利益共享

共同利益的形成是校企双主体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目标所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和企业都是自利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校企只有在有助于获取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才会寻求合作,并形成长效机制。正如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所言,合作“最有可能产生于共同利益的存在”,[5]同理,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合作治理注重的是利益共享。这种共同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涉及培养、培训、研发、基建、服务等多个领域,又包括社会利益,涉及人力资源开发、对社区或行业的贡献、社会声誉等多个领域。在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合作框架内,两种利益密不可分。而且,这种共同利益既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合作主体的社会性,机构定位的合理性,合作机构的协调性,合作对象的公平性,合作目标的兼顾性,合作策略的科学性,合作形式的多样性,合作指导的全面性。权力平衡和利益共享是双主体治理结构的关键变量,其实现程度反映了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功能性目标。校企合作双方获得治理所必需的制度条件和物质条件,在长期的互动和互构中,构建起一套完备有效的共同治理的内、外部结构。

五、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运行与保障

如何有效地推进校企之间的合作,是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一项新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是一种紧密型、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也是一种机制创新的发展模式,它将成为推动和引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系统周密的制度体系。校企合作共同治理的机制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法律规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三方联动机制。

(一)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法律规范机制

校企合作的法律办学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涉及到立法、执法与司法实践等相关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校企双主体的权力配置和权益保护,以及权力滥用与误用的法律规制。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希望之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丹麦等,相继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作为其职业教育新的战略选择。同样,“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在我国也受到重视,并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不完善、企业参与热情低、校企合作层次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等。

如何克服传统校企合作的困境,实现新型校企合作的突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受到动力性、规约性和稳定性等难题的制约。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高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尚需调整,因此,需要树立校企合作的新理念、加强校企合作顶层设计、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按照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要求,完善立法,建立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标准控制和过程控制软硬结合,细化操作规则,保证产学合作教育的质量。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制度,培养出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德国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动力性支撑,帮助德国创造了经济的奇迹,并为世人所称道。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成功,首要原因在于法律制度的完备。在德国的法律体系中,《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双元制”建设起着基石的作用。1969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地位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立,《联邦职业教育法》对“双元制”中“企业”这一元的权力责任予以规制,以此作为实施职业教育各个环节的管理依据。同时,德国在联邦层面和州这一级也分别制订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双元制”中另一元“学校”的教学活动[6]。两种规范双管齐下,开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保障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法律的支持,1996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有其开创性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不足日益显露,其中对于校企合作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又没有配套法的及时跟进,造成校企合作等多种教育行为有法难依。21世纪以来,学界要求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德国保障其“双元制”有效运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我国修订职教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当前,我们要推进双主体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必然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新的《职业教育法》需要明确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与等级问题。首先按照法权位阶,《职业教育法》是在宪法的原则框架内,其立法依据体现在三个方面:着眼于国家的根本法,与其相关的最直接的基本法,明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职业教育法》是《教育法》和《劳动法》的下位法,如何处理相关法之间的内容关系,如何建立衔接,需要深入研究[7]。《职业教育法》从属于《教育法》,是教育法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因此,需要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对校企合作的规则予以细化,并避免重复。同时,《职业教育法》又受到《劳动法》的约束,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跨界活动,因此,在加强两者法规内容衔接的同时,尽量避免法律的冲突。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一项治理变革,它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改革的思路是以法律规范为手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建立高校、企业和政府的互信和契约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组织,实现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导向的社会权力参与。

(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利益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的难题是“双主体”之间权益的平衡与统一。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遭遇了“壁炉现象”,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一头热”,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一头冷”,学生在实习中被“放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突破。在长期实践中,我国高职教育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概括起来有八种:工学结合“三明治”模式、双定生模式、订单式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校地企全面合作模式、全方位教育合作模式。然而,通过实际考察不难发现,这些模式都涉及到校企合作中各主体之间权责的平衡和利益的协调。因此,如何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是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希冀解决的核心问题。

洞识职业教育“壁炉现象”之根源,在于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一致。高职院校和企业是不同的活动主体,他们对校企合作有不同的期待。学校本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保证企业的获利,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只是被动应付,工和学的结合只停留在形式上。有研究表明,相较于政府举办和民办的高职院校,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水平较高[8]。职业教育集团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具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其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职教集团的产权关系逐渐从以行业及行政隶属关系为主导向以资产、契约等为联结纽带转变,其治理结构也由行政权力主导转变为多元治理结构。基于产权关系与治理体系的变革,职教集团各参与主体应本着协同合作、效率优先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构建“双主体办学”的校企利益协调机制,是破解“壁炉现象”的可行之道。校企合作的机制构建,不能忽视企业的理性选择,不能忽视职校学生的职业取向,需要在利益均衡的合作机制上,赢得高度的企业参与。摒弃“学校单一主体”的办学思想,实施“双主体”办学模式,创建校企双制的教育形式,将是有益的改革与探索。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制度。校企双制是一种典型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和高职院校的某些院系或专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实行“企业先招工,职校再招生”的策略,赋予实习生“准员工”身份,明晰企业对“准员工”的劳动力支配权等,构建适应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的新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还有,校企共建企业学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高校与企业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愿组合,就某个或相关几个专业的建设由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形成两个利益主体,并参照股份制方式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这是一种校企共同体,致力于实现校企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校企双方共同愿景、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教育模式立足产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的协作机制,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

(三)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三方联动机制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有效运行,不仅依赖于健全的法律规范和利益协调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服务机制。近两年来,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和企业已经开始先行先试,开展双主体办学,并初见成效。但这些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反映,双主体办学的实施难度大,耗费的经费成本大,制度和物质的支持度不够,欠缺配套的服务体系,缺乏稳定的区域合作平台。校企双主体办学进一步的改进策略是,在双主体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中央——省——地方三级分工、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运作机制,优化经费投入机制,促成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双向互动,做到标准控制和过程控制的软硬结合,从而保证工学结合的教育质量。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治理体系是一个区域制度创新系统,校企合作的教育活动涉及地方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等三个主体。政企校三方联动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创新之路。

政府是制度创新的执行主体。不同于高职院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政府的职能是规范与监控、引导和协调,政府通过政策法规,通过扶持合作企业,引导学校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创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纽带和指挥系统。由于我国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政策、法律法规滞后,政府除了加快完善立法之外,还需在政策层面建立权威、科学的组织协调制度,认可和规范高校和企业的办学制度和办学行为。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要求政府积极转变角色,构建专门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建设服务性科技网络信息平台,对校企合作办学提供制度法规和资金帮助和支持,不断协调和解决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的矛盾。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认同程度,是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从调研结果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着利益主体相关度差异、合作深度不足等特点。但在意愿层面,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同程度较高,只是没被有效激发,因此,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未来充满希望。实施由政府介入并搭建校企双主体合作平台,并在以企业赢利为原则下开展合作,构建校企共生机制和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外部的宏观环境必须优化,树立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确立行业组织的主导地位,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是经济组织和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应允许企业充分表达理性。双主体办学是一种协同治理,校企双方各自选派高层组成理事会,在治理过程中通过自由平等的话语权,达成利益最大化的交集,形成决策。从目的和功能看,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应该走“服务企业、推动企业、引领企业”的发展之路。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也对高校提出要求,高校需要进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建立一套促进校企合作的机构及制定一套规范其运行的有关制度。内容包括:高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分配、晋职晋级、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并完善评价制度和相关的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三方联动机制有其明确的功效,促使政府、院校、企业等相关主体形成合力,并为推进高职教育有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从政策干预到自觉行动:推进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集体认同;从冲突到协调:各主体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从工具到价值:实现“供给导向”与“需方选择”的结合,实现共同利益[9]。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三方联动机制,力求实现对校企合作方各项资源和人员的有效治理,既能实现对人才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满足高职教育对企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不断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积极推动高校出击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企业主动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的三位一体,互惠共赢的校企深度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张旭翔.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43.

[2]王为民,俞启定.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探究: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4(7):54.

[3]H.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417.

[4]吴建新,欧阳河.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理论与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5.

[5]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82.

[6]王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1-3.

[7]孙琳,董奇.《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及内容衔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6):33.

[8]金鑫,王蓉.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差异与校企合作水平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2):50.

[9]赵军.职业教育共同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2-5.

责任编辑宋庆梅

本栏目由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协办

作者简介:左崇良(1974-),男,湖南衡阳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律;胡刚(1965-),男,湖南保靖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高等学校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省域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6ZD010),主持人:左崇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50-07

猜你喜欢

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基于院校治理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